让作文返璞归真

时间:2022-09-25 01:17:31

让作文返璞归真

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以成人的观察视角、生活体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来指导学生作文,超越了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和认识水平,使学生感到不知写什么、怎么写。即使硬着头皮敷衍成文,也是缺乏真情实感,内容肤浅空洞,读来味同嚼蜡。那么,怎样才能避免这些作文教学的弊端呢?

根据我多年作文教学的体会,我以为只有反璞归真,才能避免这些作文教学的弊端。所谓反璞归真,也就是在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不能抱着成人的标准去描写生活、抒发感情,而应该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让他们回归生活,走进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真正的美、善、丑、恶,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以我笔抒我情。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言有个性,避免成人化

在作文教学和作文考试中,教师总是以用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优美,修辞是否恰当等,来衡量天真无邪的孩子们的涂鸦之作。于是,当我们看到“被云遮蔽了一半的月亮烂了”,“春天来时,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头发”,“雨滴是天公公被妈着做作业流下的眼泪”,“夕阳下倦鸟投林是鸟儿趁着夜色的掩护去偷偷和精灵约会”时,我们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些描写不符合我们一贯的思维习惯,更严格一点说,它们不符合语言规范,当然谈不上优美了。于是我们毫不留情地将它们一一“封杀”。更有甚者,把它们当成反面教材来反复剖析评点。这些原本能够写出充满灵气、富于想象词句的学生,在成人化要求的影响下,渐渐放弃了自己个性化的言语方式,开始下意识地使用从语文课本中学来的规范的词句。如此一来,作文中便到处充斥着口号式的成人语言,在关键时刻总是能够想起某些英雄人物的豪言壮语,“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之类的言语随处可见。

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该怎么办?我们必须抛弃以前死抱着的那些条条框框,还学生们自由写作的空间,让他们用充满童趣的语言,无拘无束地去抒写丰富多彩的生活,去释放天真烂漫的心灵。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兴趣作文,才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用童稚的、富于个性的语言去抒写自己的性灵。也只有这样,作文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二、感情要真实,切忌虚假捏造

一篇文章,不管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状物,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表扬什么,批评什么,喜欢什么,厌恶什么,无不在作文的字里行间表现出来。故所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文之本源也”。也就是说,情感是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学生只有对社会生活产生了情感才能产生写作的动机。常言道:“文章不是无情物。”

学生对一些社会生活现象并不是没有自己的看法,但我国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项目陈旧,作文要求偏高,特别是教材作文定题材、定范围,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从而导致教学中教师不顾学生认识水平和思想能力的局限性,过分追求思想性、艺术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因此,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出现了“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怪现象。一旦作文,学生不是抄袭了事,就是不顾实际,胡编乱造。如明明生活在秀丽如画的江南,却写生活在寒冷的北方;明明是生活在乡村,却写霓虹闪烁的街头和几个同学逛书店;若写《记一件助人为乐的事》,则有近一半的学生内容如出一辙,都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老人背着很重的东西,帮他把东西送回家……这种有意无意的编造、作假,严重地妨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极大地挫伤了学习写作的积极性。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师要坚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鼓励学生直抒胸臆,“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抒真情,求真知,做真人。特别要尊重学生内心的真实体验,要对那些不合心意的观点和看法宽容一些,使其有一席之地,真正“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景、物,做到写真话,表达真情实意,不说假话空话”,并突破种种对学生写作活动的束缚,放手让他们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真正获得表达的自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彻底地抛弃虚假捏造,摆脱束缚,“言为心声”,真正做到直抒胸臆,实话实说,将赤子之心原生态地表露于笔端,使作文成为生命的呼喊和心灵的歌唱。

三、主题人性化,力戒政治化

在作文教学训练的传统模式中,我们往往强调作文要主题鲜明,立意高远,要写思想健康、有意义的事。话虽不错,但什么算是“健康”“有意义”的呢?

人们常常把它局限在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的小范围里。于是,作文中就出现了“五子登科”的怪现象:上街帮老奶奶拎篮子,公共汽车上让位子,星期天捡到皮夹子,在家帮妈妈扫屋子,为邻居阿姨看孩子。这些纯粹为了作文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而无奈编造的谎言,自然很难说是学生的“真话”“真情”“真水平”。但为了严防“题旨不明”“立意不高”之类的毛病,他们自然而然地把选材的方向圈定在主题积极向上的大事上,以为凡作文,必写高尚、崇高。于是,他们的作文里满是排斥自我的、排斥心灵的情感宣泄。谎言随处可见。如写《我的老师》,为了表达老师无私奉献的主题,有写老师备课到深夜,第二天上课时眼圈还红肿着的;有写老师冒雨到家为我补课直到深夜的;还有写老师见我病了,背着我走十多里山路,把我送到卫生院的……

又如,写《一件小事》,原本学生可以选取一些很人性化的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来写,但他们为了主题或立意深刻鲜明,硬是挖空心思写出一些深刻高远的微言大义来。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一天,妈妈做了两碗面,一个碗里有荷包蛋,另一个碗里没有,他自然选了有蛋的那碗,结果另一碗里却藏着两个。第二天,又是两碗面,妈妈又让他选。他吸取教训,选了那个没有蛋的,结果里面没有一个蛋。第三天,还是两碗面,还是一碗有蛋,一碗没有。这次他学乖了,让妈妈先挑,结果得了便宜,下面有两个蛋。最后他得出结论:做事不要图便宜,“不想占便宜的人,生活往往不会亏待他”。小作者通过这样一件小事却悟出了如此深刻的道理,实在有些令人意想不到。但通观全文,不难看出作文完全是为了达到主题突出、立意深刻的要求而精心编造的谎言。哪有父母这样去教育孩子的?即便这样,那最后的“学乖”也不过是在几次吃亏后所拥有的成人的狡黠,全然没有孩子的直率和天真,莫非他的母亲是要委婉地告诉他生活就是这样残酷么?

文为心声,作文本来就应当真诚地袒露心迹,热诚地拥抱人生。不能因为传统作文理念过分强调主题的教化功能,就让小学生作文也讲究“主题先行”“立意在先”,从而为了突出“立意”而滥用套话、假话和政治化的口号,形成一种不敢说真话的坏文风。现在,我们必须改变这种凡作文皆正面歌颂的观念,语文教师必须抱着一颗平常心,不要急功近利,也不要硬性规定作文只能写正面的话,要真正放开学生的手脚,让他们从日常生活的积累中,选择那些曾经打动过自己或自己感兴趣的人和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考虑“主题”“立意”之类。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会鲜活生动,富有感染力。因此,只要学生写的是真心话,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哪怕主题不鲜明,立意不深刻,也要肯定、表扬。因为这远比那些凭空捏造的充斥着政治化、口号化语言的文章要好得多。

作文本身就是一种具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创造活动,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摈弃成人化、政治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抛掉假话、空话和套话,反璞归真,回归生话,让学生写出富有真情实感的、鲜活而又极具个性的优秀作文来。唯其如此,我们的作文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鲜明的个性、美好的心灵。

(作者单位:益阳市赫山区沧水铺镇花亭子学校)

上一篇:议论文的写作教学思考 下一篇:宽严相济 激励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