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江苏服装出口持续增长原因探析

时间:2022-09-24 11:23:19

人民币升值情况下江苏服装出口持续增长原因探析

人民币2005年以来就一直处于升值状态,近 5年来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0%,汇率因素已成为今后影响江苏省服装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人民币加快升值使得江苏服装企业出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江苏省的服装出口企业在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近三年仍能以两位数的速度递增。本文从分析江苏省服装出口的现状开始,立足于分析江苏省服装出口企业面临人民币升值情况下依然能蓬勃发展的原因,从而为我国其他服装出口企业找到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江苏服装出口的现状

(一)江苏服装出口的规模

根据江苏省统计局最近几年的统计年鉴显示,江苏省2010年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总额为192399.93万美元,2011年的服装及衣着附件的出口总额为230949.5万美元,同比增长了16.7%。2012年江苏销售超亿元的服装企业达370家,累计实现产值2527.7亿元,占纺织服装服饰行业的64.1%,同比增长17.9%,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2013年上半年,全省十类传统产品出口275亿美元,同比增长7.5%,增幅较一季度回落3.8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194.7亿美元,增长6.7%。因而,江苏服装出口行业仍然是我省出口创汇的领先行业之一,对外依存度较高,对于汇率的变化较为敏感。近年来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其还是有相当大的影响。

(二)江苏服装出口的特色

江苏作为服装出口的大省,目前已有近30多个专业化特色显著、产业链发展完善的服装加工区域,比如:常熟的服装、常州武进的织造、吴江的丝绸、、江阴的毛纺、张家港的毛衫等。另外江苏主要的服装出口企业有:无锡的红豆、阳光集团的“阳光”;苏州的波司登、雅鹿;扬州的虎豹;常熟的龙达飞、洲艳等。

同时,该省的服装出口市场相对较为集中,基本出口到欧、美、日等地,比如无锡出口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盟等地;南通出口主要集中在欧、美、日、韩;苏州则主要集中在欧美、日本、香港等地。另外,根据中国统计局的资料显示,服装出口企业的出口地区也相对较为单一,多数企业只出口一两个国家或地区。这样服装企业对出口地及其市场就会过度的依赖,一旦这些国家进口政策发生变化或是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的升值等情况,就会使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外汇风险。

另外,江苏服装出口的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必须加快出口贸易方式的转变。企业如果不能改变传统的经营模式,只满足于挣低廉的加工费,企业争取国外客户的订单会变得越来越困难。江苏的服装出口企业,特别是像江苏苏美达集团、海澜集团、江阴阳光集团等大型企业早就认识到了现今必须把重心放在调整产业结构上面,所以大部分大型服装出口企业早在三年前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在出口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的比例在逐年增长,2009年达到了503348万美元,2010年达到801367万美元,一般贸易增长率达到37.2%,2011年更是达到了915809万美元。其实,随着江苏外向型经济的不断发展,加上目前邻国如越南、印度、老挝等国在外贸政策、人力成本等方面的优势日益凸显,众多海外公司纷纷转移到这些地区,故而我省部分出口服装订单向外转移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江苏服装出口的压力不容忽视。然而,压力就是动力,比如无锡江阴阳光集团就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技术创新为主导,配置了从德国、美国、英国、瑞士等国家引进的先进设备和流水线,服装制作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平,其出口额每年在1000万美元―2300万美元之间,其中一般贸易出口额所占比例日益增加。

二、 人民币升值对江苏服装出口的影响

(一)对江苏省服装出口规模的影响

我省服装出口除了2009年受美国经济危机的影响出现过负增长外,从 2002年以来一直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其中,2012年江苏就实现出口总额281.3亿美元,同比增长17.9%, 2013年上半年,服装出口总额已达194.7亿美元,增长6.7%。其中累计对美国出口36.2亿美元,增长11.2%,累计对欧盟出口 21.5 亿美元,保持平稳增长,增幅为 10.4%。对其他主要市场日本、东盟、俄罗斯等的出口保持一定的增长。

(二)对江苏省出口服装价格和利润的影响

江苏省的服装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技术含量不高,多数出口企业从事的是OEM生产,故而出口多以价格低而在海外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根据企业调研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人民币每升值0.1%,棉织、毛织及服装行业的利润将分别会降低0.3%、0.2%及0.6%。目前包括无锡的太平洋集团、江阴的阳光集团在内的大多数出口服装的毛利在0.45元人民币,即出口1美元的产品,获毛利0.45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会使出口企业直接遭受出口收入转化成人民币时的汇兑损失。在这样的情况下出口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的利润,必将提高服装的出口价格,但在目前竞争如此激烈的形势下,出口企业哪怕只是抬高1美元的价格,就有可能失去一个客户,为此,企业为了争取大订单,往往会降低自己的利润空间。

(三)对江苏省纯加工型企业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以及越来越多的订单转向越南和印度等地,单纯依靠OEM生产的服装加工型企业将失去出口服装在价格上的优势,本来OEM生产方式利润就低,这样之后就无利可图,直至失去国外订单,企业破产倒闭。根据中国海关官方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江苏省各档次服装出口中,4.5美元以下的服装出口量同比下降了13%左右;而价格在10美元至15美元之间服装总量同比上升了14%左右。这说明,服装的附件值越高,出口量同比增加的也越大,附加值越小的,受各类因素的综合影响,出口总量下降地较为明显。同时受欧债危机持续扩大、美国经济复苏缓慢等的影响及国内的原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上升及国内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存在,如果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技术、专利、人才等核心的资本,单纯依靠国外订单进行加工生产,这一类型的企业势必会受到重创。

三、 江苏服装企业出口持续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合理使用外汇风险管理的方法,有效规避了外汇风险

目前,对于江苏省内的大中型服装出口企业如波司登、阳光集团、海澜集团等而言,面对人民币的不断升值,往往都能有效选择合适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法来有效规避可能发生的外汇风险,做好货币选择,优化货币组合;同时,利用保值措施,签订保值条款,在合同中,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好合适的结算方式;还能利用外汇借贷业务来有效规避外汇风险。比如江苏阳光集团国际贸易部在出口业务中,就善于运用货币组合的方式来有效规避服装出口中的外贸风险。其产品主要出口地区为美国、日本、意大利、法国、中东、香港、台湾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故而在出口合同中,会选择美元、欧元、港币等不同的币种来进行结算,从而有效规避外汇风险,降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种种不利影响。

(二)调整服装出口的结构,多做高档服装

在服装出口中,低档次的服装容易受人民币升值的影响,但是高档次的服装出口不易受此影响。故而江苏省的服装出口企业都在不断增强本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提高服装的附加值,同时加快服装出口的转型升级,从而使得江苏服装出口更有效地抵御汇率变动的风险。如江阴的海澜集团,目前所引进的生产线都是国际上一流的服装加工设备,请的服装设计师都是技艺精湛,有着独特设计风格,海外市场开拓的部门里也是人才荟萃,高手如云,即使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因所生产的服装附加值高,所以能赢得欧美市场客户的青睐。还有,阳光集团的“ GEZELIA ”(佳思丽)女装,早在2000年就引进了日本杰出的高级女装生产工艺技术,采用法国版型,使该品牌既精致又充满着法国时尚,面料全部采用“阳光”功能型高档时尚面料,年产量达55 万套,产品全部出口日本,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声誉,深受日本白领一族的喜爱。

(三)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知道,单纯走加工路线,企业将面临失去订单、失去客户并且濒临破产的局面,因此创立自己独特的公司品牌就尤为重要。目前,波司登股份的“波司登”、海澜集团的“圣凯诺”、红豆集团的“红豆”、梦兰集团的“梦兰”、省纺工公司的“Sutex”、苏豪国际的“苏豪”、黑牡丹集团的“黑牡丹牌”、舜天股份的“舜天”、紫荆花纺织股份的“紫荆花”、AB集团的“AB”、云蝠集团的“SHERFFER”、南京纺织的“朗诗”等都是江苏省内发展经营不错的品牌,在国内外已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故而这些企业的出口订单量都较大,占到了全省出口量的64%左右。事实证明,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企业,走品牌化的发展道路肯定是没错的,建立起深受海内外客户欢迎的服装品牌,就能得到更多的订单,并能有效抵御人民币升值的风险,加大企业在出口合同谈判中的砝码。

(四)走差异化的路线

通过服装企业的调查走访,我们得知不同类型的出口服装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是不同的,这与服装的特色、款式、面料、适合的人群有关。了解到这一情况,众多省内企业纷纷想办法改变传统的生产模式,摸索着适合自己企业发展的独特方式和方法。因而,服装出口企业要了解当地消费者的偏好和需求来调整产品的种类,发展有自己特色的服装品牌,走差异化的路线,就能在海外市场上独树一帜。比如江阴的海澜集团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高档男装生产基地之一,是中国服装业唯一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众多品牌中脱颖而出靠的就是“欧美风格”这一特色,故而深受欧美和国内男士的欢迎。所以出口服装企业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做深做精,做出自己的特色来,特别是要走差异化路线,才能在众多的服装企业中成为一个特色的、有个性的企业,从而深受国内外客户的青睐。

(五)引进并留住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江苏省内的服装出口企业舍得高薪引进专业优秀的服装设计师及业务开拓方面的优秀人才,这也是近几年虽然人民币升值严重外加整个国际经济不是很好,但是江苏整体企业出口量仍能以15%左右的速度增长的原因之一。特别是目前在长三角地区普遍出现大规模的“用工荒”,即使留住低层的员工都不是很容易,中高层的员工就更难留住。员工流动性很高,对于任何企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江苏省内多家服装企业想出各种各样的奇特方式来留住自己的优秀人才。比如:无锡某服装企业,为了留住员工,总经理大胆作出这样的一个决定:在未来十年内拿出企业总股份的20%,无偿送给每一位中层以上的员工。在2012年的12月份,该公司就实现了这一承诺,公司有60多名员工都拿到了公司“股改”后的首次分红。这一旨在应对“用工荒”的大胆举措,充分提升了员工的积极性,稳定了人心。对于企业而言“敢用人才,用对人才,留住人才”,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六)开拓其他的海外销售渠道

欧盟原先是江苏最大的贸易伙伴,其次是日本、美国、俄罗斯和韩国,人民币升值必然会减少江苏对美国等地服装的出口,降低服装的利润空间。但是最近三年省内大部分企业已经慢慢将出口主要地区向香港、东盟、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转移,从而可以有效分散出口的人民币升值风险,在不断开拓其他海外销售渠道的同时能争取到更多的订单量,从而保持出口量的可持续增长。2013年6月份的数据显示,对东盟、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保持一定增长,对香港出口小幅增长,对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台湾、拉美等重要贸易伙伴出口增长幅度较低。

上一篇:袁成:倾家荡产解救黑砖窑童工 下一篇:地基基础等隐蔽工程的施工技术与通病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