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认识

时间:2022-09-24 09:31:14

对我国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认识

【摘要】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养老问题凸显。其中,“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越发引人关注。“失独老人”无论在经济支持、生活照料还是情感关怀等方面都面临更多的困难。而我国对“失独老人”的社会养老支持机制不尽完善。因此,面对这样一个规模日趋可观的群体,依据我国的客观实际,建立一套“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最大程度地满足失独老人在经济供养、精神慰藉、医疗照料等方面的需求,大力促进养老的多元发展,形成一套社会养老风险的共同机制,成为我国社会养老政策优化与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失独家庭 养老保障 养老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

失独家庭主要指独生子女家庭中由于各种原因失去了唯一的子女的家庭,而失独家庭中的老人被称为失独老人。独生子女是相对于“双生子女”和“多生子女”而言的。

我国自1979年提出并严格实施独生子女政策。作为一项为我国经济带来巨大红利的独生子女政策,其实行使我国人口出生数减少了4 亿。而在人口红利的背面,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失独”的风险。

卫生部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显示,15岁至30岁的独生子女的人口疾病年死亡率为40人/10万人。由此估计,我国每年15-30岁独生子女死亡人数至少有7.6万人,带来的是每年约7.6万个“失独家庭”。

由此可见,失独群体的养老问题已然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目前对“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主要由民间互助团体来承担,这些团体具有随意性和不稳定性,政府对于“失独老人”的养老政策也存在着很大缺陷,如何保障他们的养老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完善社会体系、构建美好明天、实现中国梦的一步。

二、失独老人现阶段养老的状况

2011年,中国计生协会曾对全国14个省的1500余户的“失独家庭”开展调查。调查发现,相当一部分的“失独家庭”在生活、养老、健康等方面存在困难。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状况较差,超过一半的家庭达不到当地平均水平。二是患病率较高。近一半失独父母患有抑郁症,超过60%患有慢性病,70%―80%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创伤或心理障碍。三是照料资源缺乏。失独父母在生病或年老时,或相依为命,或只能依靠邻居帮忙。

(一)经济扶助方面

2001年底,我国颁布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然而,对于“必要的帮助”是什么、具体由哪一部门执行以及如何实施等问题,该法并未具体提及[ 谢勇才,黄万丁,王茂福.失独群体的社会救助制度探析―基于可持续生计视角[J].社会保障研究,2013 (1):72-79.],在法律上没有一个具体的量化标准,执行起来也有很大的伸缩性。

直到2007年,国务院开展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以及财政部共同印发《全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试点方案》,规定了该方案将在10个省市先行试点(重庆、贵州、甘肃、山西、吉林、湖南、上海、江苏、山东、青岛),此后向全国推行。

随着政府和社会组织对“失独家庭”的持续关注,各省市在考虑经济发展、物价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下,目前我国部分省市针对“失独家庭”的相关补助都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适度地提高与补充,这无疑对于“失独家庭”未来将面对的养老风险起到了防范作用。

总体而言,目前我国对“失独家庭”的经济补偿方而基本上达到了地方最低生活水平的标准。一方面,部分省市规定的“失独家庭”扶助金的水平相对较高,并基本上涵盖了城市与农村的失独家庭。另一方面,部分省市在扶助金的基础上,补充了相应的配套政策。如北京的“暖心计划”政策,将规划每年为每位失独父母出资2800元,购买涵盖养老、医疗、意外险、人寿险、女性安康险等险种在内的综合性保险。

然而,部分一线城市的“失独家庭”扶助金标准仍然不高。如在物价水平以及医疗成本高昂的广州,“低水平”的经济扶助无疑难以有效缓解“失独家庭”潜在的生存风险,而且也缺乏其他相应的养老优惠措施。而对于农村“失独家庭”而言,仍有不少的省市存在着扶助标准低,甚至是“空白”的局面。

(二)精神慰藉方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进行了新的定义:“健康不再指没有疾病或残疾,而是指人们在躯体、社会以及心理都处于完好的状态。”这个对健康的定义很明显已经扩展到了社会与心理的范畴。在老龄化的社会下,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成为了政府与社会组织制定和提供老年人基本公共服务时不可忽视的方面。

由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尽完善,对弱势群体的救助渠道仅有“经济扶助”,缺乏精神层面上对老人的关怀。对“失独老人”而言,面对残缺的家庭,他们更渴望得到非物质层面上的交流与抚慰,以缓解精神上的孤独。因此,“精神养老”成为“失独老人”除“经济养老”之外的重要需求。

2012年4月,国务院公布的《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在养老保险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养老保障工作,积极探索为独生子女父母、无子女和失能老人提供必要的养老服务补贴和老年护理补贴。”一方面,部分省市的“失独家庭”扶助政策开始涵盖为应对“失独者”潜在的风险而提供的一些额外保险与补贴。另一方面,各地的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也开始为“失独者”提供相关的服务和活动来填补其空虚的精神生活。

然而,由于我国仍未构建一套完整的关于“失独家庭”的信息管理数据库,导致相关部门对“失独者”生活质量与状况登记未能实现有效、持续的跟进与了解。目前,我国对“失独老人”的精神关怀,主要是由社会自发的互助团体来承担。一方面,他们会设立相关的网站以及QQ群来实现失独者们跨域间的自助与互助。另一方面,一些由社会相关人士自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也在形成。

总体上,社会自发的公益组织和志愿者服务在帮扶“失独老人”的精神生活上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不过,这些团体的发起和延续,往往都带有一定的随机性与不稳定性。而且,事实上,目前能在较广范围内发挥作用的社会团体还是少数。

(三)医疗照料方面

一个人进入老年后一般都会出现生理老化、病理老化,进而患各种疾病。一般而言,老年人的医疗保障需求主要通过医院治疗或者居家照料的方式来满足。随着老龄化形势的加剧,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成本也随之增加。然而,目前我国的老年医疗卫生政策与措施仍不够完善,针对老年人特点的专业化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针对“失独老人”的医疗照料方面,主要的政策导向体现为:国家(政府)在承担其基本医疗服务费用的基础上,以社区以及邻舍间互助为依托,并增强失独者的自救能力来进行。

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仍未建立一套针对“失独老人”的长期照护的保障制度,导致各地方政府对于这个群体的照料费用支出仍显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养老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导致部分社会医疗资源保障难免存在着制度的“逆向分配”现象。譬如,“失独老人”入住养老院的入院担保规定(任何老人入住养老机构必须要有监护人签署相关协议担保。而监护担保人必须是直系亲属,没有直系亲属,需委托非直系亲属或老人原单位或居住地街道办事处指定担保人。

直到2013年3月,民政部提出了“失独老人”入住养老院无需“签字”后,相关的问题才得以基本解决。但是经社会调查发现,仍存在部分社会养老机构以医疗床位紧张等原因拒绝对“失独老人”的照料。

三、失独老人养老困境分析

“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是由多方面形成的,不能仅仅只从政府层面找原因,也不能只依靠“失独老人”自己解决。具体的分析,一共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建设不完善,投入经费短缺

社区主要由家庭养老和社区服务这两个部分所构成,是“失独老人”养老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失独老人”养老较有保障的方式之一。独生子女的死亡,家庭养老的愿望基本破灭。所以社区养老是“失独老人”最后的一个保护伞。然而很多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失独老人”娱乐活动单一。再加上经费的短缺和投入的缩减,很难让“失独老人”的生活得到良好的保障。

(二)专业学术研究较少,精神治疗欠缺

国内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失独老人”这一群体有专业的精神医疗救助群体,很多“失独老人”都是通过网络组建相关的精神互助群体。这些组织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较差,人员的流失和管理都有很大的随机性。因此,“失独老人”精神关怀没有得到切实保障。

与此同时,国内学术界对“失独老人”关注较少,研究也不多。自然而然能够得到精神关怀和专业精神救助的“失独老人”也就少之又少。由此说来,“失独老人”能够得到的精神关怀途径也就有限,获取专业治疗的相关方法也相对较少。

(三)民间团体重视不够,救助合力较小

政府不是提供福利和保障的唯一团体,从“失独老人”的养老多重保障方法来看,必须借助于民间团体,慈善机构等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救助方式灵活且容易凝聚弱势群体,“失独老人”已到人生低谷,创造的社会价值较少,很多团体不愿帮扶。再者,民间团体将大部分用于社会帮助迫切的群体中,对“失独老人”需要“漫长时间和耐心对待”的这一群体并没有很大的兴趣,不难看出,“失独老人”并没有得到非政府组织的关怀。

四、我国失独老人养老对策及方法探索

解决“失独老人”的养老问题是需要多方面配合的,总的说来主要包括:提升老人的自我赡养能力,加大社会救助力度,突显精神关怀和政府有效的政策帮扶这五个大的方面。不能仅仅只从一方着手,也不能单单只依靠各方合力的简单相加,应当形成“相互连接,前后相溶”的有效循环模式,不仅如此,还应当结合“失独老人”个体进行差异化和多样化的帮扶方式,在有实效性的保障下才会有老人的受益成果。

(一)多种措施加强政策帮扶工程

(1)福利部门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社区照料体系。“失独老人”的家庭养老无法完成,针对这一状况,为失独老人提供特殊心理情感服务。因此要加大经费投入,在社区中配置较为全面的心理咨询服务和娱乐设施。同时,要根据“失独老人”的年龄分布、生理特点、居住习惯和照顾方式有针对性地设计不同层次的期照料服务,从而解决“失独家庭”配偶的照顾负担。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着力发展以配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顾为辅的长期发展模式,建立相应管理和监督机构;同时应大力探索“社区化家庭养老照料的新模式”,积极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失独老人”养老新模式。

(2)逐步放宽二胎生育政策,扩大失独老人继承范围。很多“失独老人”还有生育能力,有必要放宽二胎生育政策。政府应该对有再生育意愿的老人给予二胎生育资格,不仅如此,计划生育部门对这类“失独老人”提供绿色通道,为“失独老人”提供免费的计生各项服务和减免“失独老人”的产后费用。

对于没有生育能力的“失独老人”,我们应当从法律上扩大他们的继承范围,从而确保他们养老利益的维护。例如添加侄子女、外甥、外甥女为法定继承人,这样可以促进晚辈赡养老人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为国家赡养老人减负、减压。此外,政府应该积极出台《继承法》的监督体系,当“失独老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相关继承人也应当承担责任。只有这样,“失独老人”这一弱势群体才真正得到了养老法律保障。

(二)多种途径寻找精神安抚方法

(1)加强学术研究力度,构筑专业治疗体系。“失独老人”学术研究可以专门就“失独老人”提供比较科学的、全面的、系统的治疗方案。不仅如此,它也可以为政府的精神救助计划给予建议,医疗救助的相关部门也可以得到具体的方法和实施的定量步骤,形成合力。同时,应当建立起完善的治疗体系。懂得如何对症“下药”,让“失独老人”早日从悲伤的生活氛围中走出。

(2)―失独老人的精神慰藉的新思考。宗教的精神慰藉作用是显著的,它不仅可以减轻“失独老人”的精神压力,还可以重建“失独老人”的内心世界,让“失独老人”重新面对自己,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希望。同时,宗教也会让“失独老人”对至善、至美、至真的不停的追求,从而转移“失独老人”的注意力,淡忘“失去孩子”这一想法。

(三)多种方法扩大非政府救助范围

(1)加强慈善机构及民间团体对失独老人的帮扶力量。“失独老人”的救助可以由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构成,非营利组织可以填补政府福利资源的不足。因为民间团体和慈善机构更容易亲近弱势群体,并与他们沟通。再者,“失独老人”的帮扶方法不能仅靠政府的法律条文,还需要针对个体有具体的对策。民间团体和慈善机构实施起来较为方便,对当地的人文风俗,生活习性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对“失独老人”的照料也会较为周到和缜密。

(2)突出社会工作者对失独老人的有效精神慰藉作用。

社会工作者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治疗师”,有专业的学术背景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让社会工作者成为中间桥梁,提供有差异的专业康复恢复疗法,这对“失独老人”有很强的精神慰藉作用。

(四)多种维度增强失独老人自我赡养能力。

要想让老人自己拥有较强的主观克服“失独现状”感受,老人自己必须有加强的自我赡养能力。具体说来有两大方面:

(1)提高身体素质,从生理上提高自我赡养能力。由于中老年人身体免疫力的下降,时常会有疾病发生。锻炼身体,降低生病概率,失独老年人就可以有多余的精力从事文娱活动,减轻精神压力。只有拥有健康的体魄,才能让养老有根本保障,才不会陷入“失独伤痛”和“身体疾病”的双重打击中。

(2)重拾旧业,从经济上增强自我养老能力。“失独老人”都有自己职业,虽然经济创造能力大小有所不同,但自我养老的根本还是看个体,国家的政策支持和其他团体的救助只能治标而不治本。“失独老人”若能重回岗位、发挥余热,那么,“失独老人”的经济能力的增强,势必会使精神减压和专业治疗的效果增强。

上一篇:社群忠诚度影响因素的模型设计 下一篇:四川省保险业发展趋势及其前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