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时间:2022-09-24 07:56:54

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新课标倡导全面和谐地发展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成为学会学习的人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一、正确的角色定位,是“合作学习”的前提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合作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切实发挥自身主导的作用,担当好“指挥员”、“指导中”、“参战者”、“联络员”等各种角色。

一是指挥角色。合作前,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确定合作学习的任务。学习任务的确定,既要考虑教学内容,又要兼顾发挥小组功能,密切组织联系,使他们荣辱与共;既要能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又要具有适当的挑战性,让学生意识到困难,并感到组员的相互帮助下可以解决困难。合作结束时,不仅要注意学习结果的汇报,更要注意对合作过程的评价。比如:师生可共同评出“最佳沟通奖”、“共同进步奖”、“集本智慧奖”等,这样使小组合作学习更积极向上,使学生更乐于参与。

二是指导员角色。小组合作,教师要积极地看,积极的听,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所思所想,随时了解合作的情况,以便灵活地组织学生更深入的合作学习。如:别人发言如何听,如何陈述自己的意见,如何评价别人的观点,如何吸纳他人的见解为我所用,从而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提高。

三是参战员角色。合作学习,教师以参战员的角色与学生学习,做学生的大朋友,合作伙伴,体现了教学民主,接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当小组无法正常开展合作时,教师参与到合作小组中,与学生平等对话,提出自己的见解,可以使学生在“山穷水尽”时“柳暗花明”;当学生在合作偏离正题时,教师的参与可以让学生步入正常的轨道。

四是联络员的角色。随着所学知识的不断深入,有些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个别合作小组可能会有困难,为了让这一部分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时教师就应当充当联络员的角色,沟通小组的联系,传递较好的合作经验或方法,或者直接让他们去参观其他组的学习,然后把思路、方法带回本组,与组内同学一起交流,最终形成小组意见,达到小组之间的互补互促。

二、选择合适的讨论问题,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是合作教学法的保证,教师要把握好尺度。

1、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是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施。讨论的问题应是文章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如在《草地夜行》一课的教学中,我让事实说话学生反复读第14、15自然段,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不先写“进泥潭里了”而先写“小鬼快离开我”?为什么要写他用力地把我往上顶?为什么两次提到“快离开我”?学生讨论后,体会到老红军在生死关头想到劳动革命、想到他人的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随机我引导学生总结发现问题的一些思考角度:(1)词句的顺序安排上有何可推敲之处?(2)可用不可用的词为什么要用?(3)重复出现的句子有什么作用?然后让学生读最后两个自然段,并按上述思考角度去发现问题。这个要求是有一定难度的。学生似乎难住了,课堂里寂静无声。此刻紧张的思维活动在学生们脑中展开,而语文学习本来就是一种艰苦的心智劳动,可不多久,学生们做出了满意的回答,并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如:为什么两次提到要“记住革命”?“透过无边的风雨,透过无边的黑暗”的句序是否可以颠倒?

2、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让学生通过讨论获取知识,掌握学习语言文字的规律。又如我教《手术台就是阵地》时,按由浅入深的顺序提出要求,以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读第一遍要求学生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读第二遍要求学生思考:从描写“情况”的句子中和描写白求思“表现”的句子中可以看出什么?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对课文大致了解达到深刻理解,从而懂得了要学好语文必须养成这种习惯。这样就激发了他们训练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3、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问题要发人深省,要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能引发学生思考、争论、求异、求新、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合作学习讨论的问题要有利于学生全员参与,适合不同层面学生的能力训练。

三、采用科学的形式和方法,是合作学习的关键

合作学习方式开展的好与否关系到学习讨论的质量、水平的效果,因此,很有讲究的必要。

1、合作学习的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业水平、兴趣爱好、能力倾向和性别及至家庭情况进行综合评定,然后以学生自愿为原则,搭配成若干等质或异质的学习小组。①两个合作学习。一般是以同桌组合为主,这种合作只适用于讨论难度不大的问题。②四人小组合作学习。通常是由学习水平有差异、学习快慢不同的学生按优、中、差1:2:1的比例搭配。各组设有组长一名,组长可以让组员轮换担任,也要以由学习优秀的学生担任。③自由合作学习。让学生选择合作的伙伴,人数不定,进行讨论。④男女搭配学习。从心理学角度看,来自异性的支持和帮助总是有鼓舞力,更容易产生效果。小组以4―8人为宜,男女各半,组长由女生担任。

2、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更多地体现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讨论的方法。①比较补充法。由小组长指定一名学生作为中心发言,其他同学将其与自己的自学结果作比较,互相补充,得出正确答案,由小组长归纳。②辩论法:由小组长负责,按步骤交流,组员提出不同的意见,并摆明理由,经过争论比较,由小组长综合归纳。③连锁法。小组成员以次发表看法,提出各自的见解,由小组长归纳。④分割法。小组长把问题分解给各个组员,最后小组长听取组员意见,归纳总结,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反驳法、反问法、答辩法、对答法等多种形式进行讨论。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使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走到学生中去,改善了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减轻了他们的负担,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操作中要尽量避免重形式、轻实效、重结果、重结果、轻过程,重开展、轻指导几个误区。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