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产业制度创新简析

时间:2022-09-24 07:43:31

出版产业制度创新简析

[关键词]出版产业;制度改革;问题;道路选择

一、 中国出版业改革驶入快车道

以《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制定、为重要标志,中国出版业改革驶入快车道。“规划”明确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完成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主体进一步完善,活力进一步增强,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稳步推进过程中,出版体制改革成为整个传媒业改革的先锋。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部署了关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和任务。其中包括:全面完成经营性出版单位的转制任务;开辟融资渠道,推动跨媒体、跨地区和行业的战略重组;实现政府职能的根本转变,等等。对于全国500余家出版社而言,这预示着体制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都已明晰:除公益性出版单位外,其他出版单位在2010年底前完成转制;同时,国家首次把民营出版定义为“新兴生产力”纳入到总体管理体制中。

五年来,在明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路径的指引下,出版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效。目前,包括印刷、发行、出版、音像在内的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转企改制的任务基本完成,新型市场主体地位初步确立,第一批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接近尾声,全国先后组建了120多家各类出版传媒集团,已经有49家新闻出版企业在海内外上市。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真正造就了一批文化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

二、目前出版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转制以后,国家给予了出版社很多相应的政策扶持。

当前,我国出版业仍有诸多困境需要自身来突破。在我国,出版业是文化产业的龙头产业、骨干产业,多数出版单位都是赚钱的。但是我们也该清醒地意识到,这并不是产业发展兴旺发达的反映,而是垄断地位带来的垄断利润,源自出版社利用垄断资源获取的收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宏观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我国的经济逐步融入世界经济大潮,国外的出版集团迅速向中国图书市场渗透,我国出版业面临的挑战和竞争是无法回避的。我国每年出版图书的品种数远高于美国,而产值却较美国少了很多,出版效益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出版社未真正成为市场主体,资源配置受政府行为支配,没有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资源配置效率低下,难以使出版资源配置实现最优。

从国家宏观层面看,我国已迈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种对文化的期待进一步反映在市场的变化上,对出版产业如何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新变化也是一种考验。尽管出版产业近几年实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从总体上看,还不适应当前整个大局的要求,发展还缺乏紧迫感,表现为:出版体制还没有完全理顺,发展动力欠缺;出版同质化现象突出,缺乏市场竞争力;创新能力较弱,与科技融合程度不高,等等。这些因素制约着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按照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外资可占49%—51%股份的合资书店如今已在一些主要城市被允许开放,国内发行领域对外资逐渐放开,不再受投资比例、设立地点、经营项目等条件的限制。像美国的麦格劳希尔、英国的朗文等许多国际出版巨头都已开始有所行动,做好了抢滩中国出版市场的准备。面对这些紧迫形势,国内出版业必须加快自身改革的步伐,着力走产业化道路,真正实现体制的创新。

三、产业化道路选择

出版业必须产业化,使出版社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按照企业规律办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使之真正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我国经济领域的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已经充分证明,现代企业制度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出版业向企业转化,走产业化道路,应当引入现代企业制度,其核心是构建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严密的委托——关系,所有权与经营权适当分离。要按照《公司法》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明确所有者、经营者各自职责,形成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要求、体现文化企业特点的资产组织形式和经营管理模式,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既有利于形成高效的决策机制,又有利于建立起面向市场的经营机制,使出版业真正成为具有强力竞争力的微观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逐步做强做大我国的出版产业,使之真正走向国际。

同时,要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通过引入其他行业大型国有企业作为战略投资者,出版传媒集团之间联合重组、参股等方式进行股份制改造,壮大资本实力,实现股权多元化。

要大力推动出版传媒企业上市。上市是成为真正市场主体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完成公司制改造的重要标志,也是开放融资渠道的主要办法。上市公司的投资者是多元化的,可以加强与民间资本开展合作。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提出了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出版经营活动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因此,出版传媒集团可按照总署的相关要求,与民间资本开展深层次的产品合作、项目合作及资本合作。

另外,还应当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出版市场体系,符合现代市场规则。全国出版市场应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而不再出现垄断经营、条块分割、地区封锁的非市场特征。垄断经营产生垄断利润,它养成了既得利益者的惰性,无力参与即将出现的平等市场竞争。因此要打破垄断经营,建立统一的市场体系。现代出版市场还应当是开放的,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国际国内的市场都要开放。所谓竞争的市场就是要构造市场多元主体,让他们都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优胜劣汰的机制,不断提高经营服务的水平,降低销售成本,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经过数年的努力,将会在中国成就一批新的市场主体,能够形成一批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出版集团,参与世界文化市场的竞争,我国的文化产业将更加辉煌。

上一篇:关于加强县级农村信用社反洗钱工作的调研 下一篇:“海外电视模式”风靡中国荧屏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