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2年级体育新课程水平目标解析

时间:2022-09-24 01:06:55

小学1~2年级体育新课程水平目标解析

由于各学段体育课程目标的差异并不体现在学习领域的不同,而是体现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水平及其具体表现上存在差异,将小学1~2年级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进行简要解析。

小学体育水平目标

1前言

小学1~2年级(水平一)体育课程的目标是指在小学2年级结束时,期望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五个学习领域达到的结果。具体表现在上述五个学习领域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

2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我国基础教育小学1~2体育课程的水平目标进行了梳理和解析。

3结果与分析

3.1运动参与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解析

水平一的学生,很难全面地理解体育活动对于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为了达到“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目标是“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当学生达到“对体育课表现出学习兴趣”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在: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认真上好体育课。

3.2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解析

水平一的学生,模仿动作的能力很强。该学段是基本运动技术学习的大好时机,1~2年级的时候,学生刚刚开始接触与学习正规的运动技术。教学中要充分考虑他们的身心发展特征。他们身体的小肌肉群尚未充分发展,完成动作的精细化程度不高。为了达成“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这一学习领域的目标,所要求学生达到的水平目标是“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当学生达到“初步掌握简单的技术动作”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在:在球类游戏中做出单个动作,如拍球、投篮、运球等;做出单一的体操动作,如滚翻、劈叉等;模仿简单的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

3.3身体健康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解析

3.3.1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为了达成“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是“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当学生达到“注意正确的身体姿势”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是能够做到:指出坐、立、行时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的区别;说出处于正确和不正确身体姿势时的感受;努力改正不正确的身体姿势。

3.3.2发展体能

体能是人类适应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应具备的各种身体能力。为了达成“发展体能”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是“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当学生达到“发展柔韧、反应、灵敏和协调能力”这一水平目标时的具体表现是能够做到:学习实际生活中的移动动作,如走、跑、跳、攀爬等动作;随同集体完成各种必要的操练,如队列练习、广播操等;在游戏或基本运动中进行多种移动、躲闪、急停、跳跃的练习;在投掷或球类游戏中进行各种挥动、抛掷、转体的练习。

3.3.3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

水平一的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的限制。往往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感受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为了达成“具有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达到的水平目标是“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当学生达到“知道身体各部位的名称和自己身体的变化”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是:知道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名称;辨别左右、前后、上下的方位;定期测量和记录自己的身高、体重的变化。

3.4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解析

水平一体育课程在“心理健康”学习领域的目标有以下两个:

3.4.1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

水平一的学生情感体验非常直接而且外显。他们在体育学习和游戏活动中会逐渐地认识到成功、进步与失败、退步的情绪体验是迥然不同的。并逐渐开始意识到体育学习和游戏活动与自己的情绪体验存在着某种关联。为了达成“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节情绪”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是“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当学生达到“说出自己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这一水平目标时表现在:体验并简单描述进步或成功时的心情;体验并简单描述退步或失败时的心情。

3.4.2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一的学生,尽快地使他们“适应环境,被环境同化,成为环境的一部分”是该学段的学生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为了达成“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是“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当学生达到“在体育活动中适应陌生的环境”这一水平目标时,表现是:在陌生的场地进行体育活动和游戏;与陌生的同伴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和游戏。

3.5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水平目标解析

3.5.1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

水平一体育课程在“社会适应”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目标之一是“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当学生达到“体验集体活动和个人活动的区别”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是:比较并尝试说出与他人一起活动和独自活动的区别;按顺序轮流使用同一运动场地或设备。

3.5.2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

水平一的“社会适应”这一学习领域目标所要求达到的另一个水平目标就是“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当学生达到“在体育活动中尊重他人”这一水平目标时具体表现在: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不妨碍他人参加游戏或运动。

4结论

4.1各个学段的领域目标的不同要求并不表现在分类上,而是表现在水平目标上。确定水平目标的根据各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和学习内容的特点。

4.2课程标准将每一个学习领域目标细分为若干个水平目标,并对如何达到相应的水平目标提出了若干建议,而不是规定。这就给学校、教师和学生留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和空间,这也说明,不管选择什么内容、采用何种方法,只要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就行。这样做的好处正是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的差异和实际情况,从而使课程标准的操作性和适应性增强。

参考文献:

[1]张良平.对新课标下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领域目标实现途径的研究——论体育课程中必须重视运动技术教学[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张良平.中小学体育运动技能目标实现途径——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教学内容[J],2009.

[3]教育部.体育(1~6年级)体育与健康(7~12年级)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上一篇:浅谈《煤矿地质》课的实践教学 下一篇: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如何运用电教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