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的实践体会

时间:2022-09-24 10:57:12

对初中物理教学评价的实践体会

摘要:传统的评价体系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评价的发展性原则,而新课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学生学习评价,提倡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以促进学生发展。面对新的评价体系的改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都有深刻的实践体会。

关键词:评价体系;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2)9(S)-0034-2

“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这是传统的评价体系夸大了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发展性原则,“评什么,怎样评”。将直接影响教师教、学生学,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因此课程标准要求构建新的评价体系,即物理教学要改革单一的以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观念指导下,应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构建多元化、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的不断进步。

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教师是唯一评价主体的现象,建立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教师、家长、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以及社区等都可以是评价的主体。特别强调学生本人的自我评价和对同学的评价,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当然家长和老师也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评价活动中发挥他们的评价功能。如在“小小电动机”的制作中。家长和学生一起寻找漆包线、支架、电池、磁铁等,并和学生一起探究让线圈持续转动下去的方法。这个过程让家长感觉到学生是在经历一次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而家长的不断支持、帮助和鼓励,对学生探究过程的恰当而有效的评价,更能使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积极性得到发挥。再比喻。在学声现象时,让学生回去自制水瓶琴、小柳哨、小提琴、小鼓、声波传递能量等器;在复习展示课上,让学生对自制的器材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对小制作总评,这里既有老师的评价,又有学生的自评和同学的互评,还有家长对学生的制作过程中的评价,几方面结合学生不但更好地掌握了声音的产生,音调、响度、音色,声音的利用等知识点、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体验整个探究过程带来的乐趣。

2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考什么教什么”这是以往传统的评价内容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而新的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对学生的评价要着眼于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评价。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让学生从基本物理现象和对自然认识的基础上来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内容及与应用,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注意把物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融合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去。初中物理教材中在每一节、每一个知识点前大都有“探究”、“想想议议”、“想想做做”、“STS”、“小数据”、“科学世界”、“动手动脑学物理”、“科学作文”等栏目,这些栏目引导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进行科学探究,从而掌握知识和锻炼技能。如在“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中,笔者没有直接给学生提供任何器材只是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创新实验进行探究。通过这些探究活动,物理知识与技能早已被学生掌握。对知识与技能的评价可以依据学生能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物理概念的含义,也可以对学生探究活动的记录、实验报告等进行评价。

对过程与方法的评价主要蕴涵在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中,一开始只是对探究活动中的某一个目标评价,这个目标对于学生来说很容易获得,随探究活动的深入或一阶段的学习后,达到如通过“控制变量”“转化法”的研究方法来设计实验,在这基础上再完成整个探究活动的评价。如在《研究串联、并联电路电流的规律》一节时,笔者就设计了学案,引导同一个探究小组的成员给另一个小组的成员从整个探究过程的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交流、反馈进行评价。再如,“水的沸腾实验”中,每个实验小组5—6人,具体分工有照顾仪器、报时间、报温度、报气泡的变化、记录数据填表、描绘图象,所以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团队精神是一个评价的内容;同时实验仪器安装以及数据收集、处理也是一个评价主要内容;再者由于熔化曲线图的不同,各个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甚至是争论也可作为一个评价内容。这些评价的内容通过有目的设计的实验报告详细地体现出来。如小组成员分工表;实验装置安装完成时间、效果;小组内对实验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小组间讨论的内容记录等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始终贯穿在物理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对这一目标的评价主要依据是学生在各种各类活动中的体验和关注程度来体现。如在物理学习活动中有很多实验和情景能激起学生对自然、对科学的热爱;如在每一节课中,我都设计一系列的生活情景或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进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物理,热爱科学的情感。在《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光的反射》和STS《电冰箱》、《水的故事》、《地球的温室效应》等,让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在《汽化和液化》一节时讲述蒸炉里的物理学家。让学生对这一现象大胆质疑,通过科学探究,引导班内同学的讨论,结果对学生触动很大;再如在一些课外拓展作业评语中,如“假如没有摩擦的世界”,“能否制成永动机”等,给予有创造想象能力的学生以鼓励性、激励性评价;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小制作,小作品进行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等等。

3 教学过程中要重视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发展是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的。只有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才能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一个学生的发展状况,评价方式多元化包含个人经历记录;书面测试;实践活动评价;综合评议等等。

课堂教学中笔者非常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时时留心,通过教学观察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动向,做的好的及时给予鼓励,或微笑、或一个手势,或富有“激情”的表扬,以树立榜样,培养学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各环节的习惯和能力。营造在学习上“你追我赶”的氛围。在书面测试题中,增加开放性、探究性答案不唯一的试题,加强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

在教学过程中还建立“小组学习评价表”和“个人成长记录”,小组的评价得分是小组评优的依据;“个人成长记录”是收集和分析反映学生学习过程、结果的资料,是全面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把学生物理学习的“个人成长记录”反馈给学生,促进学生改进和提高;反馈给班主任,作为学生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而学生自己的小制作、小作品的照片、科学小作文、在同学们相互观摩评价成长记录的过程中,促使他们不断地发现问题、自我反省、自我评价、自我激励。

教学评价是衡量学生实际水平的一把尺子,它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掌握情况,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丰富情感态度的主观体验。“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断地尝试和摸索,对初中物理评价体系改革做出积极的贡献。

上一篇:普通高校学生安全事件预防预警机制探究 下一篇:当前设施农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