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医学支持 助他成功戒烟

时间:2022-09-24 08:58:27

心理和医学支持 助他成功戒烟

在上海控烟立法呼声极高的大背景下,戒烟被许多烟民放上了议事日程,我院戒烟门诊的就诊人数也节节攀升。在我们的观察中,大多数长期吸烟的人对戒烟几乎不抱任何信心:已经吸了那么久,肯定戒不了;戒烟这种事完全要靠自己,跟别人没关系;戒过很多次,最长的一次几个月,后来还是复吸了。不过,当已经吸烟长达30年之久的刘处长成功戒烟时,他禁不住感慨:戒烟还真是一门学问,不服不行!

初次见面的“吸烟健将”

第一次接触刘处长,是去政府机关进行公务员戒烟大赛宣教。有些讽刺的是,见到他时,他恰好刚买了两条烟,左右腋窝各夹一条,典型的资深烟民形象。在我再三请求下,他接受了尼古丁依赖测试,结果是“高度依赖”,而呼出气一氧化碳测定结果更是出现了红灯报警。刘处长这才饶有兴致地问我:“这个小机器干什么用的?亮红灯是什么意思?”借着这个机会,我把吸烟与一氧化碳的关系以及可能造成的风险跟他详述了一番。他若有所思地谈起,以前也曾尝试过戒烟,但很快就放弃了。我递过戒烟门诊的名片,并有些意气用事地说:“刘处长,我们可以打个赌,如果在我的帮助下成功戒烟,你要带动身边的同志戒烟,如果不成功,那我就再也不来宣传了。”没想到,一周后,刘处长就出现在我的戒烟门诊。

初见成效的戒烟尝试

在充分了解吸烟历程、戒烟意愿并详细评估身体情况之后,我将刘处长的戒烟周期定为8周。我解释道:戒烟开始的4周内属于阵痛期,是最困难的阶段,特别是第1~2周,无论“烟瘾”还是“吸烟习惯”都会是戒烟过程中的巨大挑战;第4~6周属于快速减量期;当戒烟持续到第8周,则进入烟草无反应期,戒烟者对于烟草的需求完全消失。刘处长将信将疑,毕竟这样的说法他第一次听到。

我提了一个小要求,希望他能匿名加入我创建的戒烟门诊微信群,感受其他烟民戒烟的各种困惑和问题,以及成功戒烟后的喜悦和大家的相互鼓励,他欣然接受。同时,我反复提醒他要关注自身的吸烟行为,从减少非成瘾性吸烟开始,首先把那些可吸可不吸的烟戒掉,然后随着身体对尼古丁依赖程度的降低以及戒断反应的消失,将每天最容易吸的那几支烟戒掉,那么,其他时间段的吸烟情况就会变得相对容易控制。

4周后,当他第二次来戒烟门诊时,从他的面部表情,我便知道他的戒烟历程初见成效了。

主动设立的最终戒烟日

让我意外的是,一到诊室,刘处长就表示,微信群里各位戒烟者的感受给了他很大的触动,特别是一位年逾八旬的老者也加入到主动戒烟的队伍,着实让他吃惊。目前,他的吸烟量已基本上可以控制在每天5支以内。很显然,对于这个结果,他还是有些得意的。

在肯定了刘处长的戒烟历程之后,我详细询问了他在戒烟过程中的身体反应、饮食习惯改变等情况,并反复提醒他勿忘初心,随时在微信群更新戒烟获益,让身边的人以及一起戒烟的人彼此影响、相互支持,从精神层面和替代物层面进行双重覆盖,从而使“烟瘾诱导性吸烟”和“习惯性吸烟”同步戒除。同时,我还提醒他,戒烟过程需要家人、朋友以及医生的鼓励、支持和监督,在戒断过程中应避免几种可能造成“肆意”吸烟的场景,如与亲人争吵、工作或生活不顺心、交通拥挤、空虚无聊、外出会友等。此时的刘处长对于彻底戒烟已经有了充分的信心,并主动提出将彻底戒烟日定在2周后的星期一,因为那正好是他的生日。

尾声

刘处长最终戒烟成功了,生日那天他与相伴30年的“老伙计”说再见了,而且是再也不见。他没再来过戒烟门诊,只是在群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戒烟的确是一门学问,需要心理和医学支持

上一篇:青春飞扬伴成长 下一篇:为湛江正大打造丰收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