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研究

时间:2022-09-24 08:57:42

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研究

〔摘要〕本文在研究了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基本原理、制作步骤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研究了舆情信息分析事件-行为模式图在舆情信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舆情信息;事件图;行为模式图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3.10.003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3)10-0012-06

在舆情信息分析领域中,经常会遇到分析某事件变化规律的情况,这就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舆情信息分析。对某事件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不能想当然,不能空洞,而是要真正利用一套科学及实用的舆情信息分析工具和舆情信息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为此,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在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基本原理,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制作,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案例应用的基础上,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事件-行为模式图在舆情信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基本原理研究本文将从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相关概念、功能、构成、形式等方面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基本原理。

1.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模式图的相关概念研究

1.1.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概念及功能研究

(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概念研究

舆情信息分析中关于某事件的事件图,实际上就是将某事件发生的顺序按照时间的坐标,通过图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图形分析工具。事件图本质上就是关于某事件的流向图,只不过流向图是将某事件中物质实体随时间变化而转移的规律用图形表示出来的一种图形分析工具,而事件图是将某事件发生的顺序通过图形表现出来的一种图形分析工具[1]。

(2)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功能研究

为了尽快清楚某事件发生的整体变化及未来发展状态,舆情信息人员在分析复杂的事件时,应尽快将关于此事件的各子事件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分析并绘制出来。因此,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绘制,具有便于舆情信息分析人员及早清楚该事件整体的发生及变化过程,并为分析与预测该事件的未来发展做准备的功能。

1.1.2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概念及功能研究

(1)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概念研究

舆情信息分析中的行为模式图与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事件图较为相似,事件图表示的是事件中各子事件随时间发展的变化规律,而行为模式图则表示及揭示的是该事件中人员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情况。事件图分析的是事件内容发生及变化的顺序情况,而行为模式图分析的是事件中人员行为的变化规律。事件图是行为模式图的基础[1]。

(2)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功能研究

通过行为模式图的分析和制作,可以归纳出某事件的人员的行为规律,可以建立出某事件的人员的行为模式,可以提供出某事件一系列人员行为之间的关系,可以评估和预测出某事件人员行为的未来发展方向。

1.2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模式图的构成研究

1.2.1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事件图的构成研究

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事件图由事件文本框、方向指示线和时间表示符3个基本要素构成。

事件文本框可以用矩形框或圆形框表示,再加之主要的文字解释,共同用来说明事件的内容。同一事件只能用同一类型文本框(或只用矩形框,或只用圆形框),文本框内的文字解释要尽可能简要和主要(见图1)。

方向指示线用来表示某一事件发生后又发生了某一事件,即各事件之间用带箭头的方向指示线表示(见图1)。

时间表示符用来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具体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在事件文本框内表示事件发生的时间(见图1),另一种是在事件图的上方用条状的时间线表示事件的发生时间(见图2)。

2.2舆情信息分析中的行为模式图的构成研究

舆情信息分析中的行为模式图由关于某事件的人员行为模式文本框(圆形或矩形)、方向指示标线(带箭头的方向线)构成。文本框内要加注关于该事件人员行为的主要和简要内容,方向指示标线主要用来标识该事件人员行为的变化顺序方向(见图3)。1图3行为模式图1

舆情信息分析中的行为模式图必须围绕以下3项条件构成:一是什么行为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为而存在?二是什么行为必须在某行为之前发生?三是什么行为必须在某行为之后发生[2]?从图3可以分析出,索要保护费、遭到被勒索人拒绝、进行威胁、再次索要保护费、被迫交纳保护费皆属于能够独立于其他行为而存在的行为;索要保护费一定是在被勒索人拒绝之前发生的行为,而被迫交纳保护费一定是在再次被索要保护费之后发生的行为。

1.3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模式图的类型研究

1.3.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类型研究

尽管事件图表示的是同一事件中多个子事件之间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但本文认为,从时间表示的角度来看,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一般事件图,另一种是时间线事件图。从所提供的事件舆情信息是否已被核实的角度来看,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类型主要包括两种:一种是确定性事件,另一种是推断性事件图。本文主要研究一般事件图、时间线事件图和推断性事件图。

(1)一般事件图的研究

一般事件图是指,将子事件发生的时间与该子事件的主要内容的文字描述放在该子事件框内,并用方向指示标线将该事件的每个子事件框按照子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排列(见图1)。

从图1可以分析出,该案例事件共涉及5个子事件和相应的5个子事件的发生时间,这些都相应地放在矩形文本框中,皆按时间顺序进行横向排列。其中,有两个子事件发生在同一时间(3月14日),即放在同一纵向轴上,其余3个子事件皆按时间顺序进行横向排列。每组子事件框之间用方向标示线进行连接。

(2)时间线事件图的研究

时间线事件图与一般事件图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各子事件文本框中不出现该子事件发生的时间,而只是将该子事件的主要描述性文字放入该子事件文本框中;将所有子事件的发生时间统一放在时间线上,并将该时间线至于图的顶部;所有在同一时间发生的子事件都放在时间线相应时间的下方(见图2)。从图2中可以分析出,图2就是在一般性事件图(图1)的基础上,将所有子事件发生的时间统一放在时间线内,并将时间线放在图的顶部位置上进行统一标识而绘制的。

(3)推断性事件图的研究

确定性事件图所依据的舆情信息都是经过核实的,而推断性事件图所依据的舆情信息则有一部分并不是舆情信息人员通过收集途径获得的,而是经过舆情信息分析人员推断而形成的。然而,在原始舆情信息收集不充分的情况下,这种推断又是必须的。只有分析出这种推断,才能促使舆情信息人员更进一步的去获取和补充该事件的原始舆情信息,以便更进一步的核证这一推断。

因此,推断性事件图与其它事件图最明显的差别就是,确定性事件图的文本框是用实线表示的,而推断性事件图的文本框是用虚线表示的(见图4)。从图4中可以分析出,在该推断性事件图中,14∶15分~16∶50分之间所发生的张丽拿走王红办公室文件这一子事件是舆情信息分析人员通过分析前后两个子事件的情况推断出来的,因此,用虚线框表示。1图4推断性事件表示图1

1.3.2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类型研究

由于舆情信息分析人员经常通过对事件的系列子事件进行个案研究,来为决策者提供事件发生的行为模式,并通过行为模式图表现出来[4],因此,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经常是在事件图的基础上形成的。事件图是对事件中相关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的描述,尽管事件图不能揭示出事件发生行为的模式,但舆情信息分析人员可以通过事件图的研究,挖掘出事件发展演变的内在规律,构建出能揭示事件发生行为模式的行为模式图。本文的行为模式图(图3)即是在事件图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的舆情信息分析中,主要使用该种类型的行为模式图。

2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制作步骤研究2.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制作步骤研究

2.1.1在所提供的事件舆情信息中选择并标识与该事件有关的各子事件

在制作舆情信息分析中的事件图之前,舆情信息分析人员应在所提供的所有舆情信息中,选择与该事件有关的子舆情信息并将其用颜色表示出来,然后再按照时间顺序把相应的各子事件的舆情信息进行排序。

2.1.2绘制各子事件的文本框并填入对该子事件进行描述的文字

在绘制各子事件文本框之前,首先要确定子事件文本框的数量,然后将同一时间或同一时间段发生的事件进行归类,再按发生的时间顺序在图纸上从左到右进行事件框的排列。对于在同一时间或同一时间段发生的各子事件,应将相应地各子事件的文本框列于同一纵向轴上,并从上至下排成一直线。若绘制的是一般事件图,则需要将各子事件发生的时间及相应地各子事件的内容文本逐一填到各事件文本框中。若绘制的是时间线事件图,则需要在该事件图的上方先画出时间线,并在时间线上标注好相应的时间。在绘制时间线时,应注意标注的时间点应包括所有涉及该事件的各子事件的发生时间,然后将发生在某一特定时间的子事件排列在对应的时间点下方。

2.1.3用方向标示连线连接各子事件的文本框

通过方向标示连线可以清楚地表示各子事件之间发生的顺序和各子事件之间的内在规律。在绘制好时间线并相应地排列好所有的子事件文本框之后,应按照各子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各子事件的文本框用带箭头的方向线进行连接。

2.2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制作步骤研究

2.2.1在所提供的事件舆情信息中选择并标识出与事件相关的行为

在绘制行为模式图之前,舆情信息分析人员要在所提供的事件舆情信息中选择出与事件相关的所有行为,并加以标识。

2.2.2对标识出的事件行为进行分析研究

将所有的与该事件相关的行为标识出来之后,舆情信息分析人员应对这些行为在事件中发生的时间、地点、内容、过程、目的、条件、后果等进行分析,研究出各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时间的顺序关系等。

2.2.3将所有的与该事件相关的行为用行为符号绘制出来

行为符号一般用圆形框表示。在确定了各行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其时间的顺序关系的基础上,确定出行为模式图中应出现的行为数量,并按照上述关系,绘制出相应的行为符号。

2.2.4在行为符号中填入描述该行为的文字

在行为符号中用文字形式填入各行为的主要内容。

2.2.5用带箭头的方向线连接各行为符号

在行为符号中用文字形式填入各行为的主要内容后,应将各行为符号用方向线进行连接,以表示各行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流向。此外,还应在该行为模式图的上端加注图的标题,下方加注制图人和制图日期。

3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应用研究

制作舆情信息分析事件-行为模式图的目的是为进行某事件的舆情信息分析,以便为用户提供决断依据,因此,本文将在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基本原理、制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事件-行为模式图的案例应用,以便研究舆情信息分析事件-行为模式图在舆情信息分析领域中的应用。

3.1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图的案例应用研究

3.1.1案例1:2009年7月3日,某超市遭到抢劫

案发当天中午11时36分,某超市值班经理刚吃完午饭看到一名男子拎着一个手提袋走进该超市。5分钟后,该男子突然掏出手枪命令超市人员都站到营业柜台后面,并命令一名工作人员将柜台上的现金递给他。11时50分,该值班经理欲进行反抗,该男子立刻持枪威胁某年轻的女超市人员,该值班经理只好作罢。11时53分,现金被递到该男子手中。11时55分,该男子逃离该超市。案件发生后,舆情信息分析人员进行了现场勘验和调研,获取了相关舆情信息:约中午11时30分,一些群众看到有辆黑色帕萨特轿车停在该超市边上,并有两名与抢劫该超市的那名男子体貌特征相似的可疑男子在超市附近游荡。大约在6分钟后,有一名男子回到车上,另一名男子进入到该超市。还有的群众在11时55分看到,有一名男子慌张地从该超市跑出,跑到该黑色帕萨特轿车的副驾驶座位,然后该车就开走了,从该男子跑出超市到该车开走用了不到2分钟的时间。

3.1.2绘制该案例的舆情信息分析事件图

根据案例1中的舆情信息,可确定出该案件发生的所有时间及相应的各子事件。先画出时间线,再在每个时间的下方画出各子事件的文本框,再在各文本框中填入相应子事件的主要内容,再将各子事件按时间顺序进行方向性连接即可(见图5)。1图5案例1的推断性事件图1

3.1.3得出该案例的舆情信息分析事件图的舆情信息分析结论

根据图5可以分析出如下结论:2009年7月3日中午的11时30分到11时57分,某超市遭到了抢劫。该案件共涉及了7个时间点、9个子事件。其中,作案人有2名男子,一名负责进入超市抢劫,另一名负责在黑色帕萨特轿车中接应;作案工具有黑色帕萨特轿车一辆、麻袋一个、枪支一把;抢劫的地点是某超市;抢劫到的物品是现金;群众举报的大约11∶30分,看见两名男子在超市附近游荡,属于推断性子事件;群众举报的大约在11∶57分,看到一名男子开着黑色帕萨特轿车跑了,属于推断性子事件。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舆情信息分析人员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可以进一步收集舆情信息以便对上述两个推断性子事件进行补充和核实。二是将此分析结果提供给舆情信息用户,便于决策者进行该案件的侦破。

3.2舆情信息分析中行为模式图的案例应用研究

3.2.1案例2:2008年10月6日,某邮局遭到抢劫

(1)上午12时35分,某邮局被抢劫,当时有5名邮局职员和3名顾客在场。

(2)两名劫匪在运钞车到达该邮局后不久进入该邮局,他们用手枪威胁邮局职员并将50 000元现金放入一个麻袋后逃跑了。两名劫匪身高均在1.70米以上,头带绿色帽子,其中一名穿着过臀上衣,另一名穿着黑色上衣。

(3)劫匪骑一辆摩托车上市中心方向逃跑,一名目击者声称在案发后5分钟曾看到两个人带着一个口袋,驾着摩托车快速驶向市中心方向。

(4)案发后的2小时以后,在某公路的附近发现了一辆摩托车,车边有一麻袋,麻袋里有两件齐臀的大衣,两顶绿色的帽子,两副手套,两双尺寸分别为42码、41码的耐克软底运动鞋,两把9毫米、8毫米口径的勃朗宁自动手枪。经查,这两把枪于2008年3月被盗。

(5)2008年10月7日14时30分,一辆被盗的广州本田车在市中心被发现,该车是2008年9月20日被盗的。

3.2.2绘制该案例的舆情信息分析行为模式图

(1)首先根据案例2所提供的舆情信息绘制事件图

根据案例2所提供的舆情信息,绘制出的是推断性事件图(见图6)。因为,两名劫匪抢劫现金5万元的行为发生在12∶30分后的不久,这一时间点是不确定的,所以,该时间点对应的该子事件不确定,所以,案例2的事件图是推断性事件图。

(2)在事件图的基础上,绘制行为模式图

在案例2的事件图(图6)的基础上,可以抽象总结出该案件发生的行为规律模式,此规律模式用图7表示。

1图6案例2的推断性事件图1

1图7案例2的行为模式图1

3.2.3得出该案例的舆情信息分析行为模式图的舆情信息分析结论

从案例2的行为模式图中可以看出,2008年10月6日发生了某邮局抢劫案件,该案件是在2008年3月两支9毫米、8毫米口径的勃朗宁自动手枪被盗,2008年9月20日一辆广州本田车被盗的基础上发生的。此外,两名抢劫犯抢劫成功后,使用摩托车逃离了现场,最终是利用广州本田车逃跑的。

这一犯罪行为模式的舆情信息分析结论说明,犯罪人对抢劫邮局早就做了详细计划,从作案地点、作案工具、作案对象、抢劫现金、现场逃离、最终逃跑都做了精心准备。鉴于此,舆情信息分析人员可以将犯罪人的此行为模式提供给舆情信息用户,以便用户进行该案侦破的决策。

总之,在舆情信息分析领域中,不能空洞的、想当然的进行舆情信息分析,应利用图表法、统计法、归纳演绎法等进行科学地舆情信息分析。特别是要引用事件-行为模式图法等图表法进行案例的实际分析,以便真正为实际的舆情信息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的指引。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法是舆情信息分析中一项重要的分析方法。本文即是通过对舆情信息分析中事件-行为模式图的原理、绘制、案例应用的研究,来进行科学的舆情信息分析研究的[5]。参考文献

[1]陈刚.犯罪情报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166.

[2]崔嵩.再造公安情报[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579.

[3]李广仓.公安情报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300.

[4]翟晓敏,杨寿青.军事情报分析与预测[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224.

[5]靳娟娟.公安边防情报分析与预测[M].北京:群众出版社,2005:236.

上一篇:高强抗磨材料在漏斗内壁中的应用 下一篇:动态旋转分离器在双进双出磨煤机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