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自主招生对中学教育改革的促进

时间:2022-09-24 02:33:50

浅谈自主招生对中学教育改革的促进

摘要:近年来,随着国家发展人才战略的进一步实施,教育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全社会都期待建立一个透明、公正、开放、融合的多元化人才选拔体制。教育部近些年也做出了很多积极的改革去促成这一良好愿景,从目前的效果来看,针对高考设立的高校自主招生政策确实为国家教育改革带来了新的突破。

关键词:学校教育;自主招生;高考录取;报考事项;中学教改

一、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现状

高校自主招生政策从2003年正式开始,至今已经有10多年的历程。仅从数量上看,全国有资格进行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的高校从当初的22所发展到目前的80所,目前还在继续增加,一些有条件的二本院校也在尝试进行自主招生。为了避免影响中学正常的教学秩序,防止自主招生战线拉得过长,教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2011年自主招生考试定在春节后举行。因为春节后举行自主招生考试,且要安排在周末,高校间为了防止考试时间的相互影响,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给参加考试的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2011年中国高校自主招生进入以“联盟”的形式互相对抗的时代,高校之间频频“抱团”作战,以清华大学为首的“华约”联盟,由2010年的5所的基础上增加到7所;以北京大学为首的“北约”联盟一开始的7校联盟就让人吃惊不小,但后来又迅速扩展到了11所;中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独具特色的只面试不笔试的录取招生;以同济大学为首的理工类卓越联盟,已经包括了9所高校;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在国内高校中最早试行了联合自主招生,2011年继续实行联合招生;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代表的只笔试不面试的录取方式……面对如此激烈繁复的招生模式,考生为何趋之若鹜呢?

二、自主招生对高考录取的影响

自主招生给了高校更加全面的考核考生的机会,为实现人才的针对性培养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拓宽了考生选择学校的途径,增加了就读的机会。不管是均衡发展还是特色突出的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通过自主招生来提升被自己心仪的高校或专业录取的几率。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的2010年具有高校选拔录取资格的考生公示名单显示,北京大学1500多人,清华大学1300多人……假定没有自主招生资格的同学670分可以考清华、北大,而这些同学650分以上就可以上!在2012年的高考中,吉林松花江中学的于方博同学就以651的分数被北京大学录取!如果没有北大自主招生资格,这是完全不可能的。再以2009年吉林某中学理科考生李x为例,2009年吉林省理科一本线为539分,他考了534分,由于他是少数民族考生(满族),又是中国政法大学自主招生合格考生(中国政法大学录取优惠政策是过一本线即录),他顺利进入自己渴望就读的中国政法大学!而2009年高考中国政法大学理科吉林省的提档线是611分,也就是说李同学由于有了自主招生就可以低于中国政法大学的提档线77分进入中国政法大学!当然,李同学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平时关心时事,喜欢思考法律问题,对国际政治尤其是海牙国际法庭的案例和世贸组织的贸易纠纷裁决案例有一定程度的研究,立志成为一个优秀的法官,热爱中国政法大学,这些平日积累的知识对他通过中国政法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就中国政法大学而言,也招收了一个适合其培养的优秀学生。这个案例说明,借助自主招生这个平台,高校和考生都达到了目的,实现了双赢。

三、报考自主招生应注意的问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考生只看到高校对参加自主招生考试合格考生的优惠政策,忘记了自身的条件。事实上,和高考填报志愿一样,报考自主招生首先要明确两个定位,即院校定位和个人定位。院校定位是指院校在考生所在省录取时的大概分数。个人定位是指考生在未来高考中的大概分数。如果考生个人和院校定位结合适当,该考生就可以被录取,如果个人定位高于或低于院校定位,就会出现高分低录或未被录取的情况。在自主招生工作中,首先,考生要选择自己差不多能够考取的院校作为自主招生备选学校是明智之举。如果高考分数够了该校的提档线,考生就获得了加分选专业的机会;如果未达到提档线,通过降20~30分录取的政策,考生一样可以被录取。因此,老师和学生在自主招生前做好这两个定位,从而使自己更好地选择学校,最大限度地享受自主招生的优惠政策,获得满意的结果。其次,考生应该了解优惠政策。自主招生优惠政策往往需注意三个方面:①降多少分录。多数学校降20~30分录,还有很多降到一本线。②加多少分选专业。有加20分的,有加10分的,也有分不同档次加不同分的。③额外优惠。有些学校对有奥赛证的同学有专业录取优惠,有些学校直接给专业,有些学校确保第一志愿录取。

四、自主招生对中学教学改革的促进

自主招生工作受到了全社会的空前重视,它也必将给中学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给传统考试模式带来了巨大的观念冲击,以往基础教育那种“圈养式学习”:学生被圈在知识点中,只要上课听讲,课后强化记忆,多多做练习,就能考出好成绩的做法已经不灵了。中学教育必须在培养学生多元智能,强化多元思维和发展上下工夫。从自觉或不自觉地培养“考试机器”向培养真正的人才转变,由“单纯讲授”向“激烈争鸣”转变,由“课堂单打一”向“社会、家庭、学校和实践”的多重历练转变。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宽泛的视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科学施教,全面育人,改变应试思维,与时俱进,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从而轻松应对高校的自主招生选拔考试。笔者从2006年开始对高校自主招生工作进行研究,并在教学改革的方向上做了以下尝试。

1.加强对学生运用知识能力培养,鼓励学生根据爱好参加各类竞赛

基础知识全面并且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始终是高等院校的最爱。目前的高考难以让这些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中学完全应该对那些喜爱并有竞赛能力的学生进行学科竞赛方面的辅导,获得一等奖在自主招生中获得更大优惠,二、三等奖也可以为他们参加自主招生获得初审资格铺路。以2007年自主招生为例,整个吉林省有28人获厦门大学自主招生初审通过资格,当时的江城中学有14人获得该资格,正好占了吉林省获资格考生的一半,原因就是这14名同学全部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奥赛二等奖!同时竞赛辅导也可以对他们在自主招生中获得优异成绩有很大帮助(相当一部分高校的自主招生题有竞赛内容)。自主招生选的都是最拔尖的学生,因此,考试内容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像北大、清华自主招生考试达到了奥赛联赛预赛的难度,如果学生没有参加过竞赛,很难下手。曾有一道考题,问学生如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一般学生都会用这个定律解题,但往往很难说出其中的原理,还有,专家可能在面试时问,在火箭发射过程中,你能想到哪些物理现象和化学现象等类似问题,如果考生运用知识能力差,就难以正确且全面地回答。因此,中学应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鼓励独立思考,诱导并激励学生在感兴趣的学科上作比较系统的探究,树立“均衡发展,特长突出”的学生典型。

2.强化和高校的联系,充实优秀生源基地的内涵

优质生源基地的建设为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沟通搭建了一个新的平台,一方面,基地校为高校培养选拔输送更加优质的生源;另一方面,高校在名家讲学、师资培训、自主招生等方面给予基地校同等条件优先录取等优惠政策,进而推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无缝衔接,促进高校与中学的共同发展。因而建立生源基地校不仅仅是高校的要求也是中学的要求。就自主招生而言,学生要过三关,即初审关、测试和高考关,初审能否通过即高校是否允许你参加测试是第一个重要环节,而要做到这一点,两个方面最重要,即校荐和自荐。校荐是大学给生源基地校及部分重点中学的专项推荐指标,有这种指标的同学,基本上初审通过是不会有问题的;而自荐考生的初审通过只能是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因此,学校推荐名额的多少起到重要作用。各校均对基地校有政策倾斜,多联系就多为考生拓宽了渠道,让他们拥有更多的机会。此外,中学应该利用优秀生源基地这个平台,不定时地邀请全国知名专家来校讲学,拓展中学师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综上所述,自主招生要求学生平时多积累课内外知识,注意观察社会现象,积累生活阅历,并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归纳总结的习惯。这也就对中学过去的应试教育形成了强烈地冲击,促使中学教育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素质的培养、能力的提高。显然,自主招生已经为中学教育及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学应该抓住自主招生提供的机遇,深化课程改革,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 吉林省松花江中学校)

上一篇:让“晕轮效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下一篇:幼儿教师师德之浅谈“三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