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无可替代的生活

时间:2022-09-24 01:07:44

论思想政治教育来源于无可替代的生活

摘 要: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教育形式单一,评价形式单一,理论化抽象化等问题。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不贴近生活,远离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论与实际脱节。那么在当今时代下,如何使思想政治教育符合时代要求,真正发挥它的有效性,实现生活化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还是要做的理论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再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生活化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38-02

苍茫宇宙衍生万物,人类也孕育而生,开创人类的纪元。人类的生产生活,无一不是从生活中找到灵感,使自己生存发展,不断地变革,不断地更新,完善自己,也完善整个世界,使人类文化得以传承发展,所以才有,知识来源于生活,也才让我们感悟到,一切不能脱离生活这个本质,思想政治教育也正如此。

1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打开国门,吸取全世界的精华果实,并处在快速的发展之中,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到来,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然而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却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以往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存在着滞后性并没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能解决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把思想政治教育当做一种深奥的高高在上的理论系统,标准崇高而伟大,使人望而却步,将思想政治教育从生活中剥离出来的,作为一种单独而神圣不可侵犯的存在。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划分成若干抽象的知识点,枯燥乏味而又要求标准化。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过程仅仅变成一种知识的承接与积累,不要求你的发挥与感受,只需照本宣科即可。这些做法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严重脱离了与之紧密相连的现实生活,从而使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敬谢不敏,无法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是教学效果,也不容易让学生感悟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更加难以实现让学生将他们所受的教育很好的应用于实际的社会生活当中,至此无法适应社会,无法成为他们的精神动力与支持,继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遭到抛弃,也无法为我国社会的发展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家园。

思想政治教育的考核还是主要以应试考试的方法,题目内容基本都是来源于教材或是平时上课中教师补充的知识点,为了这样的考试,学生大多采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目的并不是为了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也不是培养自己的良好情操,目的很简单,单纯的为了获得高分数,考一个好成绩,将来能考一个好大学和有好工作。所以结果很简单,考试完毕以后,这些思想政治教授的东西全部又都返还给了课本,那么这只是一次无用的教育,浪费了时间精力,却没有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

2 国内外的探索研究

我国学者李焕明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发表一篇名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文章,这是国内首次将生活化引入都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文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1]”。但是,缺憾的是他没有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概念。

接下来的几年中,不断地有国内教育专家产生这一类的构想,并作出了更加全面的构想与表述。陈兰荣、张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概念作了简要的概述,可以说这是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这一理念第一条完整的阐述。他们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要立足生活,在生活中寻找契机,以人为主体、以生活为中心、以教育为导向的教育模式[2]”。胡凯的《生活世界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孟江萍的《浅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必要性》;阳剑兰、曾长秋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追问》等等。都对这一理论做出了较为深刻的描述与论证。

国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理论最早来自于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一是教育要顺应自然:二是教育要培养“自然人”其中的第一条与我国的教育家的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不谋而合。此外美国学者杜威提出“生活即教育”。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曾描述了“类生活”的概念,在他看来,“生产生活在本来就是类生活[3]”“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4]”“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5]”。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事物是不能脱离我们人类的日常生活而存在的,教育内容要贴近实际生活,特别是要重视民族精神与爱国主义情感的教育,方法上要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最终达到提高教育的实效性,达到教育的目的,培养出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型公民。

3 教育源于生活的有效性

人类的现实生活就像是一块肥沃的土地,教育就像急需补充养分的麦苗,土地为麦苗提供了无尽的养分与生命力。那么教育要真正发挥作用就必须从人类的现实生活出发。陶行知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是生活就是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6]”。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生活出发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真正教导他们如何处理好生活的出现的问题,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吸取养分,培养他们积极的面对生活,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有高尚的情操,爱国爱生活爱自己。

为了打造生活化课堂,就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这是新时期新的国际环境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选择。从前我们的课堂中多是老师通篇的灌输是学习,学生没有自己的主见,只是一味的死记,没有自己的思考空间,我们培养的孩子就像是统一机器生产的零件,毫无特性,对于学习的内容感觉枯燥无味麻木,甚至许多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觉得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空空的喊口号似得理论,毫无作用。我们的教材也好老师举得例子也罢,都是一些离自己很遥远的名人,脱离了孩子的实际,让学生感到是那样的遥远而陌生。

打造生活化的课堂,就是要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用学生身边的例子,让他们去寻找,用他们熟悉的人,熟悉的事物,去分析去感受,去完善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从实际生活中去探寻他们昔日的苦恼,感人生,当学生这时出现疑惑时,老师在佐以我们先辈们的心血结晶去启迪他们,这时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做到教育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的是少爷的生活,虽然天天读劳动的书籍,不算是受着劳动教育;过的是随地吐痰的生活,虽然天天听科学的演讲,不算是受着卫生的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然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在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把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之后的生活实践当中去,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4 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机制的完善

现今,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仍然依靠考试的单一方式,学生考试主要是死记硬背的课本知识,即使取得好的成绩,也并不能说明他就是一名思想政治觉悟高的高素质公民,更不能说明他就能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去,真正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真正将从思想政治教育中学到的良好品性去面对他人。

所以看一个人是否具有高品质的思想政治觉悟,不仅仅看他的卷面与空口的言辞,更要去品察他在日常生活中是如何去做的,而做是在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那么再一次证明,教育是无论如何都与生活不可分离的。那么也就要求我们在考察一个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否成功时,不能仅凭考试的结果,更要对于他在日常的生活中去考察评价。我这里就有两个例子:“我教的一名学生,考试成绩优秀,在学校也尊敬师长,我们一直认为这就是一名优秀的好孩子,是思想政治教育成功的表现,但是其实不然,又一次我在上班路上发现,他故意将路边一位乞讨的盲人老大爷的乞讨盆踢翻,还偷偷用打火机烧老大爷的衣服”。说实话我当时很震惊,完全无法想象到这是事实,这是我印象中的好孩子。例:“这名学生是一名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的男孩,甚至上课时多有说话睡觉的现象,可以说并不是我们认识当中的好孩子,但是一次上学的路上,在路过银行时他听到有人喊抓小偷,便飞快的骑着自行车去追赶小偷,最终将钱款夺回,并归还了失主,当失主询问姓名时,他说他是十八中学一名普通的学生,这件事情后来上了秦皇岛的报纸,他也成为同学们崇拜的对象”。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并不能单单靠考试来进行评价,更要来源于生活的考验。

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时代的推动力与精神支柱。但是无论时如何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也不能脱离生活而存在,教育来源于生活。

参考文献

[1] 李焕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3):115-117.

[2] 陈兰荣,张震.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6(21):124-125.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6] 方明.陶行知名篇精选:教师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上一篇: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选区制作方法探析 下一篇:刍议趣味性教学方案在小学体育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