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思想政治教育的 政治教育 性质

时间:2022-04-15 01:10:13

试析思想政治教育的 政治教育 性质

【论文摘要】“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容。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本性,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基本原理和政治科学的最新成果,结合当今世界的政治发展实际,结合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政治生活实际,进行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设立,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不断推向深入,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被提了出来。陈秉公教授就把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概念—“思想政治教育”列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再系统化的第一个具体课题。按照他的梳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阐释“大概可以归结为四类: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思想教育为核心的思想道德心理综合教育实践”。为此,他呼吁要加强学科基础理论建设,要科学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笔者深以为然,并提出以下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要讲“政治教育”

“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本质内容。一个国家、一个群体必须对生活在这个政治共同体中的成员从普通大众到政府官员进行政治教育,以形成关于政治权利、公共权力、政治活动多方面的共同政治理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共同的政治理想、政治行为规范、政治秩序等。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是说人不可能脱离政治体系而独立存在。而要使个人成为优秀的政治动物,要使政治共同体形成优良的政治生态,则必须使自然人经过政治社会化而成为“政治人”,而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方面就是对政治共同体的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人们科学的政治意识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我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治和谐是其关键领域,而政治是否和谐,科学的政治意识的树立又是基础。因此,“政治教育”的弱化乃至消解于和谐社会的建构是不利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理解也存在泛化和转化的倾向。2006年3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由《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思想理论教育热点问题》、《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和《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四本书组成的一套丛书,非常醒目地推出了“思想理论教育”这一核心概念。《新中国思想理论教育史》开宗明义讲到:“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思想理论教育教学论》也明确指出:“思想理论教育教学由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和政治理论教育教学两部分构成。在我国,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而在《思想理论教育原理新探》中,作者认为:“思想理论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是三个同时并用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由于分别在字面和意象上突出了道德、政治和理论,因而具有不同的特色。而且如果从狭义上来看,可以说它们代表着不同的层次。其中,‘思想道德教育’层次较低,同时范围最广,可以面向社会所有成员。‘思想政治教育’的层次更高一些,并不是社会中所有的人都得懂政治,都对政治感兴趣。‘思想理论教育’层次最高,它有很强的理论性,需要有较高的知识素养,因而主要面向学养较高的人群。从道德到政治,再到理论,体现着一种上升的阶梯。因而,由低到高的排序是: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教育。这个论述是值得商榷的。首先,从这个论述来看,“思想理论教育”不再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简称了,而是在教育内容、教育对象上相互区别的两种教育。其次,就政治教育而言,在现代社会中,任何人都不可能置身政治体系之外。尤其是在政治民主化的现代生活中,政治生活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再次,思想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理论教育真属于不同层次而呈现为一种上升阶梯吗?回答是否定的!因此,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中“政治教育”性质的泛化和转化现象是应该纠正的。正如在2006年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博士生导师学术会议上达成的共识那样,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要姓“马”,既不能将其作为一个“筐”,什么都往里面装;也不能搞“借船出海”,“耕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己的地”。马克思主义学科如此,它下属的二级学科理应如此。借用这个思路,“思想政治教育”要突出“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就应该彰显“政治教育”的本质特性。

二、思想政治教育彰显政治教育本性的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怎么才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明显改善?当然不是从根本上取消“政治教育”,也不是变相地泛化和转化“政治教育”的功能,关键在于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增强“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从宏观角度,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社会环境。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政治生活已经基本走出专制政治的历史阶段,正大踏步迈向民主政治的新天地。在民主政治的社会环境中,每个社会成员都是自身政治生活的主人,也是社会政治生活的主人。从中国的政治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已经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宏伟目标只有当每个人的政治热情即主人翁精神、创造活力被充分激活出来才可能实现。

其二,要科学认识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实际上这也是对全民族各个阶层一切社会成员进行政治教育的共同目标,即要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所有社会成员培养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

其三,要科学规范政治教育的墓本内容。这个基本内容应包括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应是政治实践、政治生活层面,包括国家不同时期的大政方针、具体的政治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层面即政治理论、基本的政治原则的教育,也就是“政治观”教育。它应包括对人的政治人本性的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假设的理解、政治生活的基本框架的认识、政治生活的基本制度的把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规律的把握等。这两个层面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第一层面的教育是第二层面教育的具体体现,第二层面的教育是第一层面教育的理论基础。离开第一层面的教育,第二层面的教育就失去了价值;离开了第二层面的教育,第一层面就可能背离真理,从而难奏实效。就目前我们面临的改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具体任务而言,我们特别需要的是加强第二层面的教育。而要实现第二层面教育的科学性,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科学研究则是基础。

三、“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工作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它包括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研究和思想政治教育专门人才的培养两方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学术理论支撑和人力资源支撑。相应的,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为此本文认为,对政治教育进行“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是保证政治教育科学性的基础。

关于政治教育的“顶天”研究有两重天: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天”,即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我们的政治教育,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是我们进行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点。对此,我们要弄清楚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到底说了些什么,要弄清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来含义是什么,要弄清楚我们在哪些地方误读或者曲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甚至要弄清楚哪些东西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而是我们强加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研究中,我们要特别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学理论,要研究带原理性质的、普适性的政治理论,即无论是当年共产主义像幽灵一样在欧洲上空游荡时,还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制度化的方式在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变成政治实践时,还是新千年到来之际,在西方千年思想家评选中,人们关注马克思时所看到的那些人类政治生活追求的共同理想和必须遵循的恒常规律。这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我们必须研究的。其二是政治学理论的“天”,即政治科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最新成果。我们要善于吸取东西方一切政治学研究的优秀成果,从政治哲学到政治科学的研究都应该进入我们进行政治教育的视野。例如政治生活追求的基本价值:自由、秩序与正义等;政治运行的基本矛盾:利益、权利与权力的关系等政治行为的基本层面: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等;政治组织的基本框架:国家、民族和公民社会等;政治活动的基本制度:民主、选举和政党等。政治学的基本理论构成了政治教育更为宽大的理论平台,离开了这个平台、政治教育就缺少了理论深度和说服力,不能吸取政治学研究的前沿成果,政治教育也就失去了活力。

关于政治教育的“立地”研究应有三个落脚点:其一,“政治教育”要与当今世界的社会发展实践相联系,要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新发展,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运动在当代的新表现。一方面,我们应坚持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坚信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取代的必然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资本主义在回应社会宏观变化时作出的种种调整,要看到社会主义的理想在剧变后以它的现代方式在世界各地的新的发展。特别是要把政治教育与我们的对外政治实践结合起来,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又在坚持世界社会发展与和平的总体趋势认识的引导下,积极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展开对话,为和谐世界的建设贡献社会主义中国的智慧和力量。其二,“政治教育”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联系。我们目前最大的实际就是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以人为本,实现社会经济的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来激发全国各族人民的主人翁精神、创新精神,化解社会矛盾以及人与自然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三,“政治教育”要与个人的政治实际相结合。无论是一个青年学生,还是一个职场人士,或者一个肩负着公共管理责任、手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官员,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生活于相应的政治体系之中,我们的政治教育要与他们的政治生活密切结合起来,要让他们觉得政治教育有助于他们成为一个合格公民、一个优秀的公民或政治活动家。

上一篇:试论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应用能力的培训策略 下一篇:给孩子一片蔚蓝的天空 论幼儿的环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