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时间:2022-09-23 11:45:10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摘 要:辽宁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新课程理念下,该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作者通过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自己上课的激情,让学生因喜欢地理老师而喜欢地理学科;恰当贴切地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因喜欢本节内容而喜欢本节课;利用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拉近学生的现实与抽象知识的距离;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因喜欢大自然而喜欢研究地理。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调动 地理 兴趣

根据教育部的要求,辽宁省从2006年秋季开始进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高中地理新课程要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求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出发,构建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反映地理科学发展、适应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高中地理课程。引导学生关注全球问题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地理问题,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其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满足学生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等。”

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地理知识,探索自然奥秘,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解决地理问题呢?本人在实际的工作学习中不断地研究探索,充分利用好课堂上的四十五分钟。通过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效果不错的调动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教学方法:

一、充分发挥自己上课的激情。让学生因喜欢地理老师而喜欢地理学科

地理学科本身在学生心目中分量不是很重,所以首先让学生喜欢地理老师比喜欢地理这门学科更重要。因此只要进入课堂,我就全身心地投入――与学生交流的语言、眼神;精心挑选的资料、精心制作的动画、节选的精彩视频;通俗直观的现场演示等,使学生被我上课的激情所感染,先喜欢我这个地理老师,喜欢听我讲课,喜欢与我交流,那么喜欢学习我教的地理这门学科就不难了。

二、恰当贴切地创设情境导入,让学生因喜欢本节内容而喜欢本节课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好一节课的导人环节,学生自然而然地想要学习好本节课。例如:我在讲《农业的区位选择》一课时的导人是这样设计的:“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则小品的片断,同时请同学们思考:什么是农业?”接着就播放了事先截取好的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的片断,虽然只有短短的1'43",(此片断中比较经典的台词是“我觉得劳动者是最美丽的,没有普天下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吃啥?没有普通者的劳动,穿啥?吃穿都没了,你还臭美啥?”“土地是妈,劳动是爹,只要啥种啥就往出结”等),但学生全被吸引了,整节课学习情绪高涨,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三、利用地理学科图文并茂的特点,拉近学生的现实与抽象知识的距离

抽象的知识使学生学习起来难度大,敬而远之,其实学生积极向上的心都是有的,而且都很强烈,只不过在经常遇到抽象难理解的知识后而被不断地减弱,这就需要老师积极地思考与探索,如何将抽象难懂得知识转变成直观易懂而且让学生感兴趣的很想去学的知识,这很重要。例如:我在讲《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一课时,感觉到本课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比较抽象,多处查找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个小故事很不错,但是只有我站在讲台上讲故事很单调,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的可能性比较小,于是又经过自己的苦苦思索,最终想出了一个好方法就是将这个小故事与前面学习的地球的圈层结构结合起来并做了与这个小故事相配的动画,我一边讲故事,一边播放动画,学生不仅听得津津有味,而且积极思考。连听课的其他学科的老师也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了,一个抽象的内容轻而易举就突破了。

四、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因喜欢大自然而喜欢研究地理

地理知识中有很多是自然地理现象,学生对自然界是很向往的,但由于条件所限,不能带领学生到自然界中去。作为地理老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机会,让学生亲身体验美好的大自然,让学生不仅喜欢学习地理知识,同时也喜欢研究探索地理奥秘。例如:我在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一课时,就觉得不让学生与河流亲自接触一下似乎很遗憾,但视频资料一晃而过,效果不够理想,于是我仔细琢磨与实验,采用了自己实验录像与学生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既让学生亲身体验了河流地貌的形成与发育(实验材料:沙子堆成的两座山,两山之间的山谷,山前平坦的空地,一瓶水作为河流水源,一名同学使河水从山谷的高处慢慢流下来,大家注意观察,并且分析讨论解决下面两部分问题:第一部分与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关,第二部分与河流的堆积作用有关),又节省了课堂时间,还起到了很好的由河流侵蚀地貌到河流堆积地貌的过渡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相信有了这个强大的动力,学生学习的行为一定能够高效地持久下去。

上一篇:从语言的心理机制分析英语听力的障碍 下一篇:构建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合作竞争的学习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