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9-23 08:26:37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事情。孩子是祖国的花朵,我们国家的未来要靠他们来建设。因此,我们必须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人,并且使他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来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

关键词:兴趣;鼓励;转移;宽容;好奇心

一、关注孩子的不良情绪

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希望孩子们能健康成长。孩子的健康不仅仅是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是全社会的期望,而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什么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的今天,“问题少年”“网瘾学生”和“厌学儿童”却越来越多呢?为什么有那么多课外班上也上不完,孩子们却越来越不开心了呢?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里,我们做师长的应该怎样做才能真正帮到孩子们,怎么让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度过一个开心的童年呢?

有一个小故事也许能给我们些启示。这个故事讲的是“开心橘子”,主人公是一只小熊和它的妈妈。小熊被树枝打到了头,它很生气,于是就狠狠地摔树枝,可是树枝一点都不疼。小熊火了,就用力撞向长满树叶的大树,想把树上的叶子全撞下来,结果树叶没有落下来,小熊自己头上却被撞得起了个大包。小熊哭着回到了家,熊妈妈一看就明白了。她不急着问小熊,也不急着讲道理,而是对小熊说:“来,吃一瓣神奇的开心橘子。”小熊吃了一瓣开心橘子,觉得很好吃,忘记了不开心的事情,又高兴地拿着橘子出去玩了。

熊妈妈把一个普通的橘子变成了“开心橘子”,小熊因为吃了一瓣橘子,心情也变得好起来。其实,小学生也只不过是普通的小孩子,他们也会和小熊一样,因为一点点的小事儿就会情绪不安,这是他们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做教师的要和家长一起关注我们的孩子们,不要强化孩子们的不良情绪,而应该像熊妈妈一样,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然后再进行疏导,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

看看下面这两个孩子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第一个故事很常见:“妈妈你给我讲故事吧。”听到两岁半儿子乐乐的要求,妈妈很不耐烦地说:“你不要烦妈妈,先自己看吧,妈妈还有别的事情要做呢。”孩子撅着小嘴,刚刚萌发的阅读兴趣就这样被妈妈给无情地打击了。乐乐心里不高兴,从那以后只要一看到故事书就联想到妈妈的态度,有了很不愉快的回忆,孩子对知识的渴望也因此而减弱了。因为妈妈不耐烦的态度和没有耐心,孩子很可能就从此失去了阅读的热情和兴趣。

第二个故事更让人警醒:小明吃饭时,不小心把粥撒到了饭桌上。一向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妈妈发了火:“告诉你拿好,你怎么又撒了?”不由分说举起巴掌就“啪啪”地打向了孩子。小明委屈了,含着泪辩解:“我又不是故意的,你为什么要打我?”妈妈更火了:“告诉你多少次了,你就是记不住,下次再犯看我不打死你!”站在小明的位置,设身处地地想想:以后吃饭的时候,是不是会提心吊胆?长此以往,受影响的不仅是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可能还会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健康。

乐乐只不过是个两岁半的孩子,他的要求简单,只不过是想要妈妈多陪陪自己,给他讲个故事,可是这位妈妈一点都不重视孩子,还是去忙自己的事情了。记得有本书叫《发现母亲》,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推动世界的手,是摇摇篮的手。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成为天才的母亲。其实孩子的好奇心在出生几个月后就有了,做家长的应当在看到孩子一点点兴趣和好奇心时,就应该尽量配合、鼓励,让孩子的兴趣得以健康发展。家长们应该检讨自己的粗暴态度,以免把孩子的兴趣扼杀在萌芽状态,阻碍孩子心智的发展。

而在第二个例子中,小明的妈妈实在是太严厉了。对孩子应该少责备、多宽容,应该学会倾听,至少应该耐心听孩子说完一句话。如果家长在与孩子打交道时感到痛苦,那是因为没有与孩子多交流的缘故。

我们做师长的,如果能和孩子多交心,像待朋友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和学生,他们回报我们的,往往是太多的感动和惊喜。孩子们的发现和创造力是很惊人的,要想发掘孩子的兴趣,更好地帮助孩子学习和发展,倾听和交流是师长必不可少的功课。只有把耐心听孩子的倾诉作为日常生活的行动,才能融入孩子的世界,也才能渐渐地看清楚孩子心里的真正需求,并从中发现乐趣。作为师长,我们不应该成为扼杀孩子天性的始作俑者。

三、关注孩子的精神交流

我们学校有一个学生,他特别容易受刺激,一受刺激就会情绪波动特别大。不能受一点打击和挫折,只要有一点点的不称心,他就会特别激动地“发疯”,有时是自己大喊大叫,有时则会疯狂地打同学来出气。

通过和他家长的沟通和交流,我了解到,这孩子两岁多的时候生病了,为了给他一个更好的医疗环境,家长就把他带到了北京协和医院。当时的医院是由专职护士陪护孩子,不让家长进去的。孩子的病治好了,却变成了现在的样子,不和父母说话了。当时他两岁多,已经会说不少话了,变成这个样子,完全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想想看,那么小的孩子,在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心理上要承受多少的不安和恐惧。

家长的怀抱是孩子最温暖的避风港,有父母温暖的怀抱,孩子才会健康成长。而孩子的心理健康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多么的重要。试问多少所谓的“问题少年”不是在幼年的时候形成的心理疾病呢?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想我的责任就是和家长们一起,让祖国的花朵们健康成长。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是关注祖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做好守护孩子心灵的天使吧,这比让孩子多学一点知识还要重要得多。

参考文献:

1.陈蔚主编,《幼儿智力世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2.邵夏珍编著,《井深大早期教育法》,中国发展出版社

3.张文质著,《父母改变 孩子改变》,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4.王东华著,《发现母亲》,人民出版社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中道管理思想与教育管理实践 下一篇:对和谐发展、张扬个性的班级管理理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