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空间流动性探究

时间:2022-09-23 11:01:24

建筑空间流动性探究

【内容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空间流动性的探讨,说明人们对生活的追求正在从低级生理需求向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不断的攀登。流动性空间改变了以往认为建筑空间仅仅是功能需要的单一理念,其象征的是时代的特征、技术的进步和人文情趣的追求。流动性建筑空间正悄然进入我们的生活,改变着传统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建筑 空间 流动性

一、建筑空间的流动性特征

在我国,建筑空间流动性一词很早就有明确的记载,如《园冶》一书中的“借景”“虚实互补”“天人合一”等词语就是对流动性空间的诠释和设计理念的参透。我国建筑空间十分注重环境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人与自然、人与建筑达到天人合一、相生相克的儒道哲学理念。建筑空间的流动性主要的特点就是隔而不离的中庸思想。

(一)建筑空间的隔而不离

建筑空间的隔而不离就是将空间划分为若干个空间形式,但相互有存在着联系。例如,园林空间建筑往往会在建筑墙面上开设一些圆形、方形、菱形以及其他不规则形状的窗口以用来借景,使本是独立的不同空间,如同刻意的分开重组在同一空间内。这种借景的设计手法源远流长,是我国园林建筑流动性的重要设计手段。这样的园林建筑空间具有了隔而不离的特点,相互分割却又是处在同一个空间中。

(二)建筑空间的相互贯通性

上世纪20年代,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提出把空间从封闭墙体中解放出来,建筑内侧与外侧相互贯通作用而形成空间,即建筑空间的相互贯通性。

建筑空间中的相互贯通性的建筑特点在日本的建筑中体现的比较明显。从日本的建筑空间可以看出,其居住空间内部比较空旷,家具摆设也比较简单,流动性很大。睡觉的榻榻米可以随时收起,而房间之间的隔离仅靠可以活动的移动拉门或屏风来隔开,使得空间的转变更加方便。每个空间都可以相互贯通在一起,空间的界限也可以随时发生改变,空间形式可以随意、连续地流动。日本的建筑内部空间大多沿用这种空间流动性特点的处理手法,使各个建筑空间更加相互贯通和流动。

(三)建筑空间的组合互补性

建筑空间作为一个建筑的单体,有其自身的建筑魅力,但是一个建筑要想具有时代性和生命力必须与其周围的环境、周围的建筑具有互补重生的意义。

建筑的互补性表现在建筑自身特性要与其他建筑具有统一性,这是一种辩证之同一观念,意为既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又要能够突出建筑本身的精神面貌。如北京的四合院,是多个建筑单体的规则组合,利用建筑空间相互贯通、组合互补、高低错落等形式来体现建筑的设计特点。

二、建筑表皮的流动性特征

随着符号学引入建筑设计理论,表皮被认为是建筑形式设计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融合建筑的结构要素创造出具有结构表现力的表皮形式,是建筑设计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筑的外观要表达出建筑的情感,并传递给人们直接或间接体验,因此建筑的表皮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体现作用。

(一)表皮形态特征的流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设计也在不断的创新和变革,原有的静止建筑越来越朝着附有时代气息的流动性建筑发展。除了传统的空间要素外,设计师在设计之初对建筑表皮的流动性研究也在发生着变化。永久性、牢固性不再是建筑外立面的传达语言。现代建筑更多的是传达一种时代性和高速性的特征,利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手段,建筑的形态呈现出一种轻盈的并富有动感的生活情趣。

(二)表皮装置的流动性特征

建筑师运用不同的建筑表皮处理手法,如贴皮、印刷、成品材料拼装,让建筑产生动态视觉效果。通过旋转、斜切、切割重组等形式,传达出人文情感。此外,不同颜色、质地和肌理同样可以表达表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呈现出触觉上的差异性。从而表达建筑本身的流动性特征,让表皮具有丰富的表达独自成型的体系,更好的塑造建筑本身。

(三)表皮结构的流动性特征

由于现代设计提倡低碳环保和可再生利用,对一些临时性的建筑就要求本身结构a具有可再回收利用、可拆卸和拼装等功能,这也是建筑流动性的体现。设计师诺曼・福斯特认为,唯一的永恒就是变化。在他设计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时,对建筑构件进行了特殊的设计,使得展览结束后,所有物件可以拆下进行重组,建筑用材大部分可以进行回收降解再利用,充分考虑到建筑的流动性和再生性。

三、建筑空间流动性带来的启迪与改变

毋庸置疑,相比于封闭压抑的建筑空间,流动、开阔的空间富有变化趣味,给人以开朗之感。当人们在流动空间展开活动,如在商场购物、在学校学习、在展览馆博物馆观看展览时,大大减少了压抑或被围困的感觉。

据研究研究表明,人的一生中有五分之四的时间需要在室内度过,建筑对于人的生活至关重要。工业时代,建筑作为工业文明的产物,阻隔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和互动。随着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铁等“冰冷”材质的大量运用,让建筑本身带有一种淡漠无情的感觉,加之都市生活工作压力增大、人情淡漠等原因使人对自然的亲近越来越少,这些都使人们越来越期待彼此之间的交流,以及和自然的亲近。因此,着眼于人的生命本质,旨在增进人与人,以及人与环境、建筑之间的情感交流程度,越来越成为设计中建筑师们追求的新目标。

信息时代,人们审美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建筑空间涵义和形式不断更新,摆脱冰冷、封闭的硬壳,以人的愉悦体验为目标,注重人的情感参与,成为当今建筑设计新的发展趋势。同时,建筑空间的流动性也正在悄然的改变着我们生活。建筑的流动性就作为建筑情感设计的桥梁,成为建筑大师在设计中的真谛。

综上所述,自由多变的布局、动静交替的人文情感,都深刻的影响着建筑的造型语言,“流动空间”作为一种空间形态,一方面它是西方建筑发展到现代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是中国古典建筑几千余年不断完善的空间形态。中国自古就有“天人合一”之说,注重人与自然的沟通。今天我们在谈起时也只是“温故知新”,更是探讨中西方建筑与文化的交叠。

参考文献:

[1]左言华,刘文胜.建筑空间流动性探讨[J].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4).

[2]于晓亮, 吴晓淇.公共环境艺术设计[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3]竺伟军.影响建筑空间的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7(34).

[4]辛艺峰.商业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上一篇:美国现代建筑与景观的共生 下一篇:浅谈“80后”平面设计师的启蒙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