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探究研讨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9-23 08:29:24

小学生探究研讨能力的培养

“探究研讨”法旨在鼓励学生亲身参加科学实践活动,从小养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能力。它的基本特点是:课内鼓励学生在小组探究中提出各自的研究问题,再通过研讨得出结论。“探究研讨”法有利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探究研讨”法的具体表现为学生查找资料及阅读资料的能力提高。现在的学生有问题就去查找资料,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对学生的思考能力提高不无裨益。学生不再是原来沿着教师的讲述或按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思考,而更多体现出发散性创造思维,从各方面去考虑问题,寻找解答问题方法。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在探究过程中自行研讨。现在的学生爱做实验、考察、采集标本、各种小制作等,甚至休息日有的学生也会自己采集、制作成像样的标本,为学习提供有效的学具。

“探究研讨”法在教学实际运用中还存在着很多具体问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正视教师主导作用

“探究研讨”教学法虽突出了学生主体作用,但教师的指导作用不容忽视。课堂上放手让学生充分探究和研讨,并不是放任自流,撒手不管。运用这一教法,教师非但没有清闲反而更忙,忙于启迪学生思维,诱导他们自行去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同时,教师必须具有深入领会教材和把握学生心理特征的能力,具有较扎实的基础和文化素养,还应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和教学机智。

保证学生结构材料

有结构的材料是探究的前提。它直接影响着探究研讨的效果。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怎样组织材料,在制定课时计划时要精心设计安排材料层次。为此,材料一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要能启发学生的发现;三要和科学的概念关联,使这些材料能揭示相关的现象和规律。安排的结构要有利于学生探究和研讨。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是研讨的基础,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实现从会到学会的飞跃有独特作用,应让学生独立自由地支配材料,按照各自的思维去探究。教师应仔细地观察全班学生活动的情绪和表现;分析他们的心理、思维的状况和概括水平,并及时捕捉他们迸发出的思想火花。在学生研讨过程中,对学生的发问不要作肯定或否定的答复。在探讨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边操作、边观察、边思考的良好习惯,并具体指导学生运用观察、实验、思维等认识活动进行探究。

诱导学生积极研讨

组织学生互相交流探究活动的感受,互相启发和克服思维中的障碍,有助于知识迁移。互相交流研讨也是学生把经历的结构材料等物质化运动,转化为出声的外部语言。在研讨中应放手让学生研讨,教师的作用应着眼于在研讨中诱导学生运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加速、加深研讨,诱导学生领悟出正确的定义或结论。

拓宽学生探究视野

实现能力迁移是教师和学生教学的主要目的。学生能将学到的知识和能力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必将有利于学生学得的知识巩固和强化。

学生通过结构材料和自然事物的现象进行分析和归纳,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探索的精神和探索未知的能力。学生“探究”“研讨”中,不仅能学到知识,而且能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能,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作者单位:湖北省郧县谭山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新课标中如何提高“活动与探究”课的实效性 下一篇:高中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