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能力 领悟艺术之美

时间:2022-09-23 06:46:57

培养学生能力 领悟艺术之美

【摘要】语文教材应重视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的奠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力,进而去认识生活,去创造生活美。小学语言教材中精选的40首诗歌,正是艺术美的意态感性的显现,正是教师以审美的眼光,利用教材的载体,去挖掘诗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

【关键词】 培养 能力 领悟 艺术美

[Abstract] the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should take student's language foundation laying a foundation, raises the student keen observation strength, the rich imagination, the lofty esthetic strength, then knows the life, creates lives America. In the element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material selects 40 poetries, are precisely artistic beauty's attitude perceptual appearing, is precisely the teacher by the esthetic judgement, us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carrier, excavates the poetic sentiment, raises the student thought ability the place.

[Key word] Raises ability comprehension artistic beauty

我们也许会发现,在美术家的眼里,大千世界都是由一块块色板组成的,人生百态稍加选取既可进入画中;音乐家在万籁之中能凝练出一支支旋律,略加点染既成乐章。我们在语文学习和语文教学中,是否也能面对着抽象的文字符号,感悟到其形象的、生动的、情感浓烈、技巧精良、结构巧妙的文字编织,意境升华的墨香呢?

显然,作为语文教师应重视对学生的语文基础的奠基,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高雅的审美力,进而去认识生活,去创造生活美。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40首诗歌,文质兼美的古诗和若干首现代儿童诗歌,正是艺术美的意态感性的显现,正是教师以审美的眼光,利用教材的载体,去挖掘诗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地方。教育家、文学评论家夏尊先生在评论审美能力时就谈到:“‘赤'不但只解作红色,‘夜'不但只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只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只解作春天的雨吧。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焕然的造化之所在,少年的气慨等等说不尽的情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寞等等说不尽诗味吧。真的生活如此,真的文学也在此。”教师的诗歌教学倘若能达到如此的境界,也就是体现了语文的传递、接受、转换信息的工具性效应,同时也达到对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准确的记忆力、创造思维和创造性的想象力培养的目标。

因此,就小学教材中的诗歌而言,其艺术美体现在每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其感染力和儿童的情趣特点,不失为一种喜闻乐见、语感上口的文学样式。有一份调查报告中指出:中小学生最先尝试写作的文学体裁是诗歌。不少作家也承认,诗是他们成长的摇篮。有些诗看似平淡,无奇异之处,实际上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唐代大诗人白居易16岁那年,写过一首妇孺皆知的名诗《草》:“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1]这四句诗表面上看平白如话,毫无“奇崛”之处,但是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造就了一种壮烈的意境,内中深涵哲理,充满着诗情画意,让人咏叹再三,以臻于千古之绝唱。再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它给人们以哲理性的启迪:对任何事物,只有全面观察,了解,不拘于一隅之见,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而我们教书者的败笔,往往是看不到诗属于文学珍品的价值所在,对诗歌的教学要么是停留在枯燥的“记忆型”的死记硬背上,使学生对诗的美望而生畏,感到厌烦;要么是硬性的延展,不看教育对象的层次,不注重对儿童的心理、儿童思维发展特点的研究,一味的超限度的挖掘和拔高,使学生不着边际,以其昏昏然而误导,使学生对诗意诗境产生歧义。别林斯基说过,“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会用图画和形象说话……”古代诗人在进行创作时,往往把自己的情操、理想、抱负等融入景物之中,或给人们鼓舞,或给人以启迪。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 一诗写到,“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门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2]这是一首古今传诵的写景写春的名诗,其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但是我们的学生又有几个会得体的运用在语言或文字表达之中,又有几个能理解诗句的弦外音,去发散性思维,去创造生活美呢?因此,对我们语文教师来说,如何去引导学生挖掘,如何去以自身的悟性去引导学生,悟到这样一个艺术哲理呢?即,一切新生事物、美好事物都具有旺盛生命力,任何人想压制它都是不可能的。

我们一谈到美或美感的时候,自然地就把不同形式的美都联系起来,因为它们是互相包融的、互相渗透的。教材所反馈的内容虽然是固定的,然而美的因素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我们要根据哲理诗的特点,深入探求诗中的意思,理解诗的哲理美。如王之焕《登颧鹊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1]教师在教学时,既要让学生感受诗中所描绘的祖国万里山河的壮丽景色,又要引导学生理解蕴含在景色之中的“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深刻哲理。艺术美的哲理性内容是情与理的对立统一关系。因而,不少古诗通过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达到“诗言志,歌咏言”的魅力。如李绅的《锄禾》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不仅抒发了诗人无限的愤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真挚情感,而且也道出了一个不可移易的真理――人类社会的物质财富,都是劳动人民用辛勤劳动而创造的。教师在教这首诗时,既要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感情,又要理解诗中情理交融的哲理艺术美。

诗歌的艺术美还表现在诗歌的语言艺术上。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古诗是古人用最精粹的语言写成的。因此,诗歌的语言艺术美也必须进行挖掘,借以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孟浩然的《春晓》体现了古诗语言的特有的音乐美,“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诗中一、二、四句的“晓”、“鸟”、“少”三个字,韵脚响亮,且句内平仄交错,句间平仄对,充分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古诗的节奏一般是按“音乐”来划分的。五言诗每句三个音节,如李贺的《马》“大漠/沙/如雪,燕山/月/如钩。何当/金/络脑,快马/踏/青秋。”[1]七言诗每句四个音节,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此外,古诗的语言还显示出一种疏密相间,缓急交替,整齐匀称的节奏美。倘若教师通过诗的教学,暗示某种规律,这对于学生记忆、理解,也不失一个好方法。因为它体现了叶圣陶所倡导的“教是为了不教”的施教原则。同时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能起到由“记忆型”向“思维型”,由“模仿型”向“创造型”转化的效果。

古诗的语言美,还指语言的精确美、凝练美。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其中一“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了,也把山间云彩冉冉上升,袅袅游动的景色表达的淋漓尽致。一个“挂”字,更显语言艺术极致,惟妙惟肖,化动为静,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画面。谁能将瀑布“挂”起来呢?这一“挂”字就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歌颂和热爱。“落”字也精彩,画出了高空突兀,巨流倾泻的磅礴气势。

诗歌的艺术美还体现在它的画面意境美上。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数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名篇。如杨万里的《小池》、韩愈的《早春》、杜甫的《绝句》等。它们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有情趣的画面――有的是静谧、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泉池小荷”图;有的是色彩朦胧的“早春烟雨”图;有的是一派春和景明、令人赏心悦目的绚丽色图。这些画图中都蕴含着一个个恬静、舒畅的画面美和意境美。

古诗中的意境美,是古诗中诗人刻意追求的创造性艺术。有句古话说,“有境界自成格”,就是对诗歌意境创造的高度概括。如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1]前两句写诗人把船停靠在烟雾朦胧的小洲边,夕阳西下,引起新的愁思,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后两句描绘诗人在舟中领略到极富特色的景物:“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种描写把当时孟浩然40岁时到长安,仕途多舛,孓然一身的愁苦、惆怅之情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等旧怨新愁,自然地融入到景物之中,构成了风韵天成,含而不露的意境美。这是艺术美的绝高境界,是把自己的感情和自然事物巧妙融合为一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这种艺术美又常与真、善、美联系在一起,互涉互补,形象地展现在精神意识领域。诗歌《题西林壁》中:“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这是描述庐山的景色,随着横与侧、远与近、高与低等不同视角的思维与观感的发散,山景高下横竖,远近角度的多极变化,让人感到扑朔迷离的神奇,给人一种美不胜收、欲吐为快的美的震撼。于是诗人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些深含哲理的诗句启示人们,“只有入乎其内,又出乎其外,摆脱当局者迷,身在山中”的束缚思维定式,方能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真面目。

小学教材中精选的古代诗歌里的珍品,显然不仅在于培养儿童说话、文字表达的基本能力,而更重要的还在于以美感的魅力,从小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在于变启蒙阶段的单一“记忆型”为富有创新性的“思维型”。再如南宋陆游的《示儿》一诗写道,“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这首诗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激励和造就着人们建树自己的爱国主义理想。这是一种意态美。

诗歌教学在于教师对诗歌欣赏和丰厚的文化知识底蕴,更在于教师自身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因此珍视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珍视教学的自身行为,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学作品美的热爱,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日后去审视社会,创造生活美的能力。因为生活就是一首绝妙的诗。

参考文献

[1]、《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

[2]、《中国诗词句名鉴赏词典》,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0版。

收稿日期:2007-04-22

上一篇:家校融合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下一篇:Writing as a Response to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