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模式及教学策略

时间:2022-09-23 05:31:03

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模式及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同时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如何使学生的文本阅读读出自己特有的感觉,构建学生与文本对话模式,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课前对话 构建积极的阅读期待

所谓“阅读期待”是阅读之前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制造,情境创设,激起学生阅读体验和探究的欲望。它是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的起点和保持阅读动力、产生阅读创意的源泉。

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学生的阅读期待,通过预习方式展开课前对话,如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文本背景知识、作者和作品,拓展与文本中相关的知识,通过对文本的朗读,提出疑问。

二.课中对话 切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

课中对话即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只有建构起切合学生现实生活经验的对话,才能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唤醒其自我主体意识,获得生命的整体升华。具体来说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文本要符合学生接受水平。教师要对有些文本内容进行适当的修改、补充,以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比如鲁迅的《故乡》,这是一篇难度较高、篇幅较长、年代较远的文章,其背景、主题和当代学生的生活经验有较大反差,学生阅读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我加强作品与现实的链接,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由作品中的“新生活”到今日“构建和谐社会”的内涵;由闰土“多子”到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深入人心;由旧中国农民问题到今天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重视……这些教学环节使学生思维敏捷,情绪高涨,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给学生营造生活的氛围。“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对话。”教师可根据文本内容,营造生活氛围,引导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如《散步》一文,是一篇表现一家人之间的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美文,但初一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道德伦理准则,难以深刻把握文本内涵。因此在引导学生阅读时应跳进作品中去,与作品中的人物作心灵的沟通。有位教师在教学中问学生:设想一下如果你是《散步》中的那位父亲,面对分歧,你会作出怎样的抉择?有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想到母亲的辛劳和对自己的养育之恩,我会选择走大路。”也有同学说:“如果我是那位父亲,我会选择走小路。因为‘母亲年纪很大了,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也很听她的话一样’。我想母亲是明理的,她会理解我的;她又那么疼孙子,自己改变主意要顺从孙子走小路,所以她应该不会怪我。我选择走小路,我的小儿子会很高兴,他会给全家人带来欢乐的。”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作出自己的表述,从而更深刻理解了文本的内涵。

另外可根据不同文本的特点,采用角色扮演、游戏、语言描述、课本剧展现等方式为学生创设或模拟生活情境,使学生在浓重的生活氛围中体验和理解文本的价值和意义。

3.引导学生寻找文本的空白点

任何文本都存在创作空白,它是作家在创作中有意或无意给读者留下的广阔的艺术想象空间。文本所包含空白愈丰富,给读者留下的思考余地和想象空间愈大,愈能激起读者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鲁迅《孔乙己》的结尾写“我到现在终于没有看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一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孔乙己到底是怎么死的?这就要读者根据“他是在冬天爬着出咸亨酒店的”去想,更要从当时社会环境和上下文语境去体会孔乙己之死。这些空白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达到了“纸短情长”的效果。

三.课后对话 引领学生超越文本

课后对话是文本对话的终结,又是新一个文本对话的起点。教师可通过把文本作为学习语言的蓝本,根据文本的言语特色,迁移文本言语,让学生将学得的文本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言语,并在迁移运用中进一步实现言语和精神的同构共生。一般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1、开展课外阅读。教师可提供书目,特别是和文本或与文本的作者有关的作品,通过学生广泛阅读,积累丰富的知识,拓展知识层面;2、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索,激活平时积累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让学生在理解、品味、积累的基础上,对课文的言语材料按一定要求重新构思、组织、融合、润色,并在新的话题下进行表达,以求借鉴规范的言语材料,提高学生运用言语的能力。

总之,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要让学生带着充分的阅读期待,联系现实生活,并进一步超越文本,就一定能取得更好的阅读效果。

金耀,教师,现居浙江舟山;郭凌英,教师,现居黑龙江绥棱。

上一篇:阅读新概念 下一篇:新课改下学生诵读之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