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时间:2022-09-23 03:27:51

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 要:本文对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外部环境和民营经济自身经营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从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以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强化民营企业内涵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促进我国民营经济进一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经济;问题;对策研究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民营经济对于中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意义重大。然而民营经济在进一步发展中却面临着来自外部环境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两方面问题,我们必须科学地分析和认识这些问题,以便能够更好地发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找到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一、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外部环境方面的问题

1、市场准入标准和利益分配的不平等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非公有制企业的投资领域仍然存在若干“”,非公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在市场准入门滥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有些行业早己被某些政府部门及其所属企业所垄断,非公有制经济进入非常困难,即使能进入,也有随时被挤出的危险。还有些早就对外资开放的行业,至今也未国内非公有制企业放。另外,有的行业非公有制企业进入的前置审批环节繁多,准入条件苟刻,繁琐又耗时的行政审批过程只能让民营企业望而叹兴。所以说,相比于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内的非公有制企业在进入某些行业的资格、条件和机会方面依然处于不利地位。从政府的利益分配的角度来看,民营企业在资金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上与国有企业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长期以来政府在资金和政策及相关的利益分配上还是偏向于国有企业,这种利益分配的倾斜必然会影响民营经济的发展根基,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必然会制约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

2、信贷融资方面的问题

在社会市场的实际操作中,很多国家职能部门和地方政府仍对民营经济设置了重重障碍,不容许民间资本进入某些法律法规支持其进入的领域。挡在民营经济前面这扇看得见、摸得着却进不去的“玻璃门”、“弹簧门”似乎有越来越坚固之势。加上我国资本市场本身起步较晚,在整个国际资本市场中并没有足够的优势,党和政府为了尽量避免资本市场的风险,确保资本市场能够稳健运营,在信贷融资的政策上限制较多,民营企业信贷和融资困难重重。

(二)企业自身经营管理问题

1、企业管理理念落后

长期的实践已表明,企业管理理念也是制约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最大的瓶颈之一。在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90%以上,而我国的民营企业绝大多数采取家族式的管理模式。传统的家族理念,使得民营经济采用了家族化的组织形式、用人方式及管理模式。这种家族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在民营企业成立之初有其合理性,有助于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然而,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家族管理模式将阻碍企业获得规模化生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阻碍了非家族人力资源作用的发挥。现代企业制度的理念就更加难以深入人心,这也就成为是民营企业难以长足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所在。

二、促进我国民营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改革,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和法制环境

1、加强制度变革,完善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平等而又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形成,需要转变政府市场管理模式,减少对市场的过分干预,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充分履行在市场经济中充当“守夜人”角色的职责;要强化垄断行业的改革,健全和完善垄断行业准入方式、途径、监管等政策,逐步放开部分垄断行业,有效降低垄断行业准入门,让市场成为生产要素流动的重要杠杆,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确保民营经济等不同性质的生产主体能够平等有序参与市场竞争。

2、加强法制建设,为民营经济创造公平的法制环境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在法律上给予了一定的支持,但是在筹资、投资、社会保障、财产的保护、处罚、赋税、土地使用政策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现在,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与公有制的工业、商业以及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联合协作关系。要促进这种公司之间新型的经济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我们必须要加强法制的建设,制定保护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落实相关的优惠规定,进一步明确和保护一切合法的财产权益,为民营经济在促进我国科技进步、资源优化配置等方面的迅速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以信用体系为基础,构建民营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

1、构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

目前,社会上普遍对民营企业有不信任的感觉。一方面是民营企业本身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整个社会信用短缺的问题。要解决民营企业信贷上的问题,尤其是中小企业信贷上的问题,构建民营企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构建政府信用。人的行为都是由预期支配的,信用是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政府的制度和政策是不确定的,民营企业当然难以讲信用。因此,政府取信于民企是民企取信于社会前提。其次,建立以中小企业为服务主体的信用担保机构。可有三种模式:一是政府型信用担保模式,以政府出资为主,吸收企业投资;二是中小企业互助型信用担保模式,由中小企业作为会员自愿组成并出资,以互助方式在会员中进行担保;三是商业信用担保模式,以民营企业投资为主。第三,加强社会信用立法和执法建设。加快信贷征信体系建设,建立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培育信用服务市场,认真做好信息公开和保护工作,加强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建立健全失信惩戒的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强化执法力度和准度,在经济各项活动中充分树立起法律的权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构建起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良好社会信用体系。

2、建立健全民间融资规则和制度,扩大融资渠道

俗话说:“春江水暖鸭先知”。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也证明,中国的民营经济是极具发展活力和运行效率的经济组成部分:由于民营经济处于市场经济的最前沿,所以能敏锐地感受到市场的变化并做出反应;由于民营活动不受外界和上级的干扰,所有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决策的迅速性和有效性,由于扎根民间、土生土长,所以对中国的国情和市场的情况更为熟悉;更重要的是,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中产生了 “鱼效应”,民营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竞争效应,极大地激发了国有资本和外来资本的运作效率。而且,越是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的领域,其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达程度越高。因此,建立健全民间融资的规则和制度,以制度和规则来扩大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对于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强化民营企业内涵建设,提升民营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1、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民营企业若要长足壮大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必选之路,所以,我们要鼓励民营企业在经营管理体制上要进行创新,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引进优秀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尊重民营企业出资者意愿的前提下,按照现代产权制度的要求进行改革,形成开放多元式产权结构,设计一套由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共同参与的“互信共治”管理模式,并进一步推进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的制衡机制,适应企业规模扩大化、资产社会化、股权分散化、管理专业化的要求。变家族式企业为现代化企业

2、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推动民营企业自主创新

自主创新一方面是技术和管理往前推移,树立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是发展眼光和意念的与时俱进,建立长期有效的发展机制。而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才的竞争,尤其是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的竞争。民营经济要提升其核心竞争力,关键是要确保其拥有足够的人才资源,为自主创新做好坚强的后盾。建立企业与企业员工的工资协商机制,避免通过对抗去解决薪酬矛盾,最终让企业在解决了盈利问题的同时,公平合理地处理盈利分配问题。通过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为民营企业引进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和动力支撑,进一步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上一篇: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研究 下一篇:高职院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设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