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研究

时间:2022-10-14 04:24:57

以低碳为导向的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研究

本论文获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项目资助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近年来,城市机动车保佑量呈迅猛上升趋势,居民出行频率也随之加快,城市交通负荷巨大,改善交通拥堵已成为很多城市面临的难题。与此同时,居民出行可选择的交通方式逐渐增多,其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日益显著,探究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合理引导和规划,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便捷城市居民出行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1.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现状

1.1城市居民出行现状

伴随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经济实力和居民生活水平大幅上升,人们对出行的要求日益提高,大家都想寻求一种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出行方式。由于经济、交通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居民出行方式不再单一,可选择步行、骑自行车、私家车、乘公交(含常规公交车、轻轨、地铁等)、坐出租中的一种或多种交通方式换乘出行。

1.2城市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因素分析

首先,居住区域是人类居住生活最主要的空间,是大多数人一生中停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大多数城市活动的起点和终点。同时,居住区域作为城市中用地比例最大,居民活动最集中的部分,与居民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其规划布局的差异直接影响着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其次,伴随现代交通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居民出发前较为详细考虑的如安全性、经济性、方便性、舒适度、快速性和准点率等因素也会大大影响出行方式的选择。

2. 低碳交通发展

全球气候变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随着各国城市机动化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排放量持续增加,而且未来仍然可能保持较快的增长势头。为减少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 09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2020 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 年下降 40%~45%。在此基础上,国务院将交通运输业列为节能减排的重点行业,要求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体系。

3. 低碳交通与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关系

出行是城市居民每日所必须进行的活动,无论是上班上学,还是休闲购物,都与不同的出行方式连接起来。显而易见,不同的出行方式所带来的环境效益是不同的,步行和非机动车是绿色的交通出行方式,对大气环境没有任何污染;而机动车,特别是私人小汽车,在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尾气,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形成温室效应,进而影响全球的气候变化。

针对不同交通方式对环境的影响,前人有丰富的研究资料可供参考:我国学者赵敏等以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为研究对象,探讨了2002-2006年上海市居民出行选择的不同交通方式对C02排放的影响和规律,结果表明,从2002到2006年私家车C02排放量约相当于出租车、轨道交通和公交车3种公共交通方式之和。公共交通中,出租车的C02年排放量和人均C02排放量都最大,轨道交通的CO2年排放量和人均C02排放量最小[1]。从人均能耗的角度看,如果以小汽车每100千米的人均能耗为100%计算,公共汽车是8.4%,无轨电车为4.4%,有轨电车为3.4%,地铁为5%[2]。

综上所述,可得C02排放量从低到高的出行方式三角状图(如图1.1),最优先的是步行交通, 最不倡导的是私人机动交通,之后几种方式随着优先权从高到低依次排序。

4. 低碳出行方式的合理化建议

4.1合理规划

在整体规划层面,合理的城市规划是关键,以快速公交系统引导城市发展,以公交车站打造城市开发中心,推动建立紧凑型城市,通过减少出行距离和机动化出行总量,从而达到抑制碳源增长,降低碳排放总量的效果。针对交通道路规划,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使交通道路和公交走廊延伸到人口、岗位聚集周边,有利于更多的使用公共交通出行。

4.2倡导公交先行

公共交通可以降低人均资源消耗率,从缓解城市交通道路拥堵和建设低碳交通出行方面考虑,各个国家都在积极倡导和宣传“公交先行”的政策。针对我国家而言,可以从补贴机制、服务水平、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采取措施,切实落实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真正实现公共交通的规划优先、用地优先、资金优先和路权优先,着重发展大运量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BRT 等。

4.3鼓励合乘

对于不可以避免,必须选择小汽车或者出租车出行的居民,可以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媒介倡导等方式倡导居民出行合乘。从宏观方面看,鼓励合乘,可以有效降低小汽车对道路资源的单人占有率,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有利于低碳交通的发展,从微观方面看,合乘出行也减少了居民出行的成本和营运出租汽车的空载率,一举数得!■

参考文献

[1] 赵敏,张卫国,俞立中.上海市居民出行方式与城市交通C02排放及减排对策.环境科学研究,2009,(6):747-752

[2] 中国建筑学会城市交通规划分会.1998-2008年全国城市交通规划优秀论文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1-47.

上一篇:论中美文化的差异 下一篇:我国民营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