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画的一样,怎么办

时间:2022-09-22 06:56:25

【摘 要】线描画来源于生活。只有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引导幼儿感受和体验,积累大量的线描素材,把这些素材内化成深刻的形象特征,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借用多种工具材料,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作,才能使作品呈现丰富内容。

【关键词】幼儿;线描画;趋同化

在以往的线描画教学活动中,常常会遭遇这样一种尴尬:全班的孩子画出来的作品大多是一样的。画出来的树一样是蘑菇云状的,用着三角形或圆形的线描元素来点缀;画出来的花都是几片半圆花瓣围着一个圆心样的,用了竖线或波浪线来装饰;画出来的小草都是终点在一起的三条竖线等等。那么,面对幼儿作品趋同化的这一尴尬,该如何应对呢?下面就来谈谈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背景下,笔者在线描画教学活动中一些应对做法。

(一)丰富幼儿感知体验,为线描创作积累素材

幼儿的艺术创作的过程是将自己的感知、体验、想象用艺术的手段进行表现表达的过程。他们的创作不应是无本之源,只有在对事物的特征有所认识和了解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表象后,幼儿才有内容可创作。《指南》也指出:和幼儿一起感受、发现和欣赏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中美的事物。所以我们让孩子走进自然、贴近生活,让他们去寻找、发现隐藏在万物中的线描元素――各种点、线、形,从中获得感受、体验,为线描创作打好基础,积累表象。

我们把孩子带到户外,感受自然的奇妙。他们发现树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像蘑菇,有的像宝塔。叶子的形状也是千奇百怪的,有的尖有的圆,有的像把大扇子,有的像根针能把手扎疼。细细观察,原来每片叶子上的叶脉斑纹都不一样,有粗线有细线,还有小圆点夹在里面。花更是妖娆多姿,品种繁多。你的花是星形的,我的花像喇叭,他的像铃铛,孩子们会为谁的花最香争论不休,为谁的花上有螺旋纹而奔走相告。小草再也不是书上画的那样,肥、瘦、高、矮,有会开花的,有会结果的,各有千秋。下雨了,孩子们听着雨声,发现雨在空中画出了一道道斜线,而波浪线就藏在池塘中被风吹起的波纹里,圆形躲在了小水坑泛起的涟漪中……我们组织幼儿一同回忆、收集日常生活中线、形,如人的头发、毛线、电线、蜘蛛网、面条、弹簧等等。幼儿渐渐地发现“线描元素”无处不在,电话线是卷曲线,毛线乱了就是缠绕线,每个人的头发有卷曲和笔直之分、长短之分,一件花衣服上有许许多多的线条、形状组成,每一座建筑都结构迥异,别具一格,你能在上面找到各种形状。这些不同的点、线、形的组合千变万化,美不胜收。我们还请家长参与到活动中来,让家长带领孩子去寻找有着丰富线描元素的工具、家具等,并用拍照、摄像、剪贴等方式来表现这些主题。经过这些活动,孩子们艺术的视野拓展了,对线描画的认识也大大加深了。

在与自然的“亲密”、与生活的“拥抱”过程中,孩子们身上的各种感觉器官被充分打开,积极情感和形象思维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他们自主地感悟和发掘,积累对自然、生活的情感和生动的线描形象素材。有了足够的知识准备和感官上的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后在脑中形成的丰富表象打底,那么在之后的线描创作中孩子们就能自主表达,大胆创作,成竹于胸。

(二)增添工具材料,丰富幼儿线描创作方法

《指南》指出: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和丰富的物质材料环境,尊重幼儿自发的、有个性的艺术表现与创造。幼儿的有意注意发展还不够稳定,他们往往被处在事物本身的特征所吸引,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多样化的艺术表现工具和材料能刺激他们的操作欲望,使其产生新颖的构思、丰富的联想,使线描充满生机和趣味。以往的线描活动中,只提供了签字笔和A4大小的纸让幼儿创作,单一、固定的材料不仅容易让幼儿觉得线描平淡、乏味、缺失新鲜感与兴趣,还局限了幼儿创作想象的空间。对此,我们对工具材料进行了整改。我们增添了粗、中、细等不同型号的油性笔;水彩笔、油画棒、荧光笔;各种尺寸、各种颜色的图画纸或卡纸和生活中一些适用于线描创作的物品、材料等;如纸盘、纸杯、纸盒、箱子、PVC管、石头、陶罐等等。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创作的主题自由选择。他们可以用型号适合的油性笔画出主体轮廓和块面的分割,根据画面需要选择不同粗细的油性笔来快速地填涂出面或画出粗细大小各不相同的线描元素。结合色彩鲜艳的荧光笔还能填补油性笔颜色单一的缺陷,丰富画面色彩,增加层次变化。如在《我的自画像》线描画主题创作中,孩子用夸张的线条、丰富的线描元素勾画出突破常规比例的自己,再用透明度高的黄色水彩笔随意地在画面上涂出无规则的色块,作品生动、有趣,独具匠心。在《叶子》的线描画活动中,我们鼓励、引导孩子用深浅不同的绿色卡纸剪成叶片,再用黑色的笔画上各种线描元素表现叶脉,这样画出的叶子不仅有着线描的特色美还多了一些灵动美,且孩子们又剪又画的也十分投入,剪画出的叶子的形状、叶片上点缀的线描元素竟无一相同。在《青花瓷》的活动中,我们除了提供瓶状的纸外,还提供了白纸盘、白纸杯、白陶罐让孩子自由选择,而大多数孩子都选择了后三种。他们用蓝色油性笔勾勒、点画出各种组合的线描元素,设计出独有的“青花瑰宝”,件件作品都各有巧思、令人赞叹。活动中孩子们画了又画,个个意犹未尽。可见,相对于平常的那些纸质的平面材料,这些立体的物品对他们来说更新奇,更好玩,也更具挑战性。以上这些工具材料的使用既简单又能彰显线描画极具个性的特色美。这样的做法,不仅满足了幼儿喜欢动手操作、喜欢色彩、喜欢尝试新鲜事物的典型心理,又能充分引发幼儿情感、理解、想象的自主表达,从而创作出丰富多彩的作品。

丰富的线描素材积累,多样化的线描画表现工具材料不但调动了幼儿进行线描创作的兴趣,更充分激发了幼儿创作的自主性与创造性,使得幼儿作品的趋同性现象大大减少。画,变的不一样了。

【参考文献】

[1]《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教育部,2012年9月

[2]金恩力.《无范画绘画活动的理论和尝试》http:///Item.aspxid=6179

[3]张丽霞,徐朝晖.《指南》理念下幼儿艺术表现的支持策略.江苏理工学院学报,2014年10月

上一篇:未来20年大趋势 你的机遇就在这 下一篇:基于Radius和802.1x的校园网认证计费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