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时间:2022-09-22 04:57:31

培养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之我见

摘要:当前,农村中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英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兴趣;教学方法;英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239-01

一、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据调查表明,初中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水平随着年级的升高趋于下降,兴趣的丧失导致了部分学生失去继续学习英语的动力,从而产生厌学的倾向,使得两极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至关重要,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农村中学,英语教师往往会体会到学生这样的学习过程:好奇――感兴趣――失去兴趣――失去信心――厌烦――反感――放弃。这种变化过程,实际上是学生从一开始对学习英语的好奇心转化为逆反心理。尤其到了高年级,两级分化越来越严重。很多学生对英语已经没了兴趣,不想学英语甚至部分同学开始放弃了。怎样才能使学生重新燃起对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呢?

二、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的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培养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是当务之急。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匈牙利的语言学家卡莫・洛姆布用一个简单的公式表示语言学习的成就:“付出的时间+兴趣=结果。”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关键。在平时的日常教学中,笔者重点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变,增加了新鲜的、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与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口语一直是中国学生较为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农村的孩子在课堂上更是张不开嘴、开不了口,让他们上台表演更是难上加难。为了激发学生练习口语的热情,每一模块都围绕中心话题为学生创设一种情景,让他们进行英语口语交流。例如: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说爱动,记忆力和模仿能力强,笔者就重点培养他们开口说话的能力,要求他们响亮清楚、正确地说英语,坚持Daily Talk, Free Talk.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对课本和课外文章进行精读和粗读,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旧联系,扩大兴趣

新旧联系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法则,它着眼于新旧之间的联系,通过重现有关的指示,为学习新知识提供支点。这不仅能减缓新知识学习的坡度,而且能通过检索“线索”的作用,激活认知结构中的相关信息,为学习做好心理的和知识的准备。在英语教学中,记忆单词是一大难关,如果让学生机械地读背抄写,很容易让他们厌倦。因此,笔者在教单词时运用集中识词法、分散记忆法、单词接龙法等,这样大大提高了同学们学单词的积极性,而且掌握了更多的词汇量。对于初中阶段要求的课本外的400个单词是一个很好的积累的机会,坚持下来,收获不少。

3、利用图画、顺口溜、口诀等,诱导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直观的、生动的、适合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特别是充分利用教室里的人和物组织课堂教学,更加形象逼真、生动活泼、印象深刻,有利于记忆。例如:What’s this in English?在教学这个句型时,笔者就地取材,搜集所有的学习用品(如书包、书、铅笔盒、钢笔、铅笔、钥匙、尺子、橡皮擦、小刀等等)让学生进行问答练习。再如:教学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时,笔者就请3名班里个子较高的同学到讲台前,然后比较说:“A is tall, B is taller than A, C is the tallest of the three.”重复一遍后,让学生跟着重复。而后,请另外三名较矮的同学上台,依此方式教学“short/shorter than/the shortest of all”,最后,让学生用其他物品(如尺子长短、课本大小、身体胖瘦等)进行练习,学生都能按照要求准确地操练,而且笔者还编了一个顺口溜“good better best,ever let it rest,till good is better,and better best”,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情绪高涨,学习积极性不断得以提高,在操练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就把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掌握了。

4、精讲互动、体验成功,获得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感力量,它能使学生产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所以,我们教师要做到深入钻研教材,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当代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强烈,同学尤其是教师的激励和赞扬是他们实现持续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兴趣的有效保障。尤其在实行了小组评价机制之后,小组长充分发挥带头领导和组织能力,让本小组的成员获得了更多的体验成功的乐趣。总之,兴趣是教学的关键,是强有力的催化剂,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学生一旦对学习英语感兴趣,那么学习英语对农村学生来说则是一件乐事而不是一件苦事,让更多的农村孩子在良好的兴趣指引下较快地入门,保持农村学生学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缩小城乡差距,从而提高教学成绩,让学生和教师更协调、更好地发展。

参考资料

[1]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 [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

[2] 施文雪.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实施[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6).

[3] 严明贵.英语课堂中教师偏爱对学生学习的影响[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8(2).

上一篇:教师素质的提高 下一篇:新课程下课前教学预设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