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时间:2022-09-22 01:35:34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之我见

摘要:怎样提高高中地理教学的教学质量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想要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就要提高地理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的学习效率。作为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准备;选择;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276-01

1.爱学生――爱是教育的灵魂

高中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爱心对待学生,那样,学生在学习时就会充满阳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上地理课。要想在讲课的时候课堂上的气氛好、教学效率高,这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教师在面对学生的时候,要把爱融入对学生的教育中去,爱学生而不是溺爱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如果教师只是对学生充满爱,进行矮的教育,并没有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要求,这样学生就会因为这种"爱的教育"为所欲为。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对学生的爱来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并在这种良好的学习环境中提高对自己的约束力。

2.课前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教学的主要地点就是课堂。因此,教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做好准备,对于将要讲述的教学的内容要有充分的了解,能预见在课堂上会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想出解决办法。同时,作为高中地理教师,要有丰富的地理知识,能在课堂上回答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地理教师除了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了解,还要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掌握地理知识的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哪些地方需要学生掌握,哪些地方需要了解,都要提前准备好。教师还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层次进行个别指导,给学生一个能轻松完成的目标,让他们在体会到成功快乐的同时增加其学习地理的兴趣。

3.必须突显空间性、综合性和区域性

高中地理虽然是系统的地理教学,但也应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特点,尤其是要突出其空间性、综合性和区域性的特点。如果地理课堂教学不能使学生形成鲜明的空间概念和空间辨析能力就是无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区域特色,同时考虑地理课程的综合性,使学生对地理知识做到全面的分析与认识,从而使学生的地理能力真正得到提升,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4.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有效的教学过程对学生来说应该是一种积极的、愉悦的生活体验。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自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教学的激情,从而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使其感受到学习并非是负担,而是享受,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越学越爱学。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必须努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实现教师的四种角色转变,即:由知识的传承者向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转变,由教学活动的实践者向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转变,由课程的接受者向课程的研究者、设计者和开发者转变,由教学的管理者向教学的点拨者、激励者和启发者转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给学生提供全面的心理服务,创建生态化的课堂教学氛围。

5.注重教学情景的创设

有效的教学情景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使其触景生情,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始终保持一种不懈拼搏的状态。在进行教学情景的创设时,我们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和学科内涵,注重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有一定的梯度,使学生对地理概念及其形成过程实现深化,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列举教学案例之时力争典型化、框架化,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迁移。如对于"洋流",我们不妨以洋流与航海的关系来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空白的世界地图上描绘出哥伦布两次跨越大西洋的路线及洋流名称。当然,我们还可以结合郑和下西洋、泰坦尼克的航行等历史事件来深化学生对内容的理解。这样一来,抽象的地理教学就变成了现实的问题,现实问题也成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良好载体,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提供有力保障。

6.恰当的利用实验教学

对于实验式的教学形式,我们要注意用恰当的实验。让学生动手操作比教师讲解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会遇到一系列的实际问题,这会促进其思考、探索,在不断失败中求得成功。经常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可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甚至会迸发出创造发明的火花。比如教师跟学生讲解地轴、两极、经纬度、经纬网等有关知识点时,有些学生弄不清楚。经试验,改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办法,让学生在课后自做一个小地球仪。经过动手操作,学生不仅比较顺利地掌握了有关的知识点,还提出了一些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采用这种教学形式不仅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对培养创造性的人才很有帮助。再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而每个人智力的多元性表现出个体间的差异性。因此,课堂的着眼点应使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相应的发挥,需给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创造参与机会,让其感受到成功的满足感,刺激再参与欲望。提问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具有坡度与针对性,这样,一方面可让学的吃力的同学有参与机会,培养他们参与勇气;另一方面,可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觉得值得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人人敢参与,愿参与,想参与提高课堂的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地理的理论知识,还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爱,体会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从而在进行地理知识的学习时,不会被地理知识的枯燥打倒,而是从内心增加了对地理学习的兴趣,从提高地理理论知识出发,自主进行地理知识的探索,提高地理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安兵. 新课标下的高中地理教育[J]. 教育教学论坛,2013,35:250-251.

[2] 黄云凤. 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 学周刊,2013,26:155.

[3] 朱海燕. 浅谈地理课教学如何激发学生兴趣[J]. 学周刊,2013,30:187.

[4] 许国祥. 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J]. 学周刊,2013,23:31.

上一篇:促进农村小学学困生幸福成长初探 下一篇: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