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时间:2022-09-22 11:49:21

谈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之间的共同进步。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但还应与自主探索有机结合。在教学中,教师既要给学生自主探索的事件和空间,又要为学生创造小组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独立理解,在合作交流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关键词:创设情境;自主探索;合作小组;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10-0185-01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由于他在改善课堂气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等方面产生了很好的效果,被誉为“仅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之一”!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下面笔者简单谈一些做法及思考:

一、 小组学习的实施意义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内涵丰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有效地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之间的共同进步。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只是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多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没有固定的操作模式。我在教学中,常常是这样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

(一)创设情境。一二年级的学生才6、7岁,天真、爱幻想是他们的天性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描述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或贴近儿童生活的事件,要解决的问题就包括在这个故事或事件之中,实际上就是为学生设置了解决身边数学问题的情境,密切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编辑了大量的情景教学内容,图画精美、生动细腻,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为我们创设情境提供了生动有趣的素材。

(二)明确学习任务。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学习内容、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这些任务除了具有一定的和作价值外还可以分解,让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共同参与,并分担任务。学生有了明确的学生任务,可以避免小组合作学习的盲目性,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效性。

列如:在家学第二册《统计》一课前,我想学生提出了任务:明天下午的体育锻炼课,老师想安排一些你们喜欢的运动项目,导体安排那些运动项目呢?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与统计一下。任务明确,草组破程序清楚,学生兴趣盎然。

(三)合作、探究。学生明确任务后开始合作、探究学习,这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学生每个人都必须有一定的责任分工,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也即是说,学习任务已经落实到个人,小组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例如:在学习“量长度”时,我让孩子们分组测量,于是孩子们有的指挥,有的手拿粉笔做记号,有的充当标杆,有的用尺子量……每个人都兴高采烈,洋溢着主人翁的自豪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测量,也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四)交流、评价。交流、评价也就是学生总结学习成果、教师接受信息反馈并做出判断的过程。在学生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尽量清楚表达个人或小组的意见,同时还要求学生学会真诚的征求其他组的意见或评价其他组的见解,以博采众长,积极总结。在倾听了学生的交流、汇报后,我也要给各小组的合作过程及结果及进行简单的评价,并用小五星或小红旗以示奖励。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既是实际操作问题,也是理论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结合自身实践,再谈谈有关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策略。

(一) 科学组建合作小组。教师应根据班内的实际,有意识的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其目的是为了在学生的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让每个学生在合作中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与生间的互动。

(二)以小组集体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效果时应注重把学生个人间的竞争演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建陈元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中心有鼓励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三)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作出适当指导。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要适当对各个小组的合作进行观察或点评,帮助学生提高合作技巧。比如:对不清楚任务的小组说明操作程序;对开展得很顺利的小组予以及时的表扬;对合作交流中偏离主题或遇到困难的小组进行点拨;对完成任务小组进行检查;队小组成员的各司其职进行监督等。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合作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队小组合作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意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数学教育的时代!

上一篇:《网络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下一篇:浅议中学英语学习方法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