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分析

时间:2022-09-22 06:56:03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现况分析

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学习焦虑发生率为48.50%,对人焦虑发生率为6.50%,孤独倾向发生率1.00%,自责倾向发生率为18.50%,过敏倾向发生率为10.80%,身体症状发生率为16.40%,恐怖倾向发生率为5.20%,冲动倾向发生率为3.60%。流动儿童自尊水平的分布自尊分数分布为13~40分。分数集中在25~35分,共662人,占总人数的77.1%,其中得分为30分的人数最多,共81人,占9.4%。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与自尊的关系将流动儿童进行分组,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的8个因子中有1个因子为不健康的儿童就认定为不健康组,其余的儿童为健康组,将两组儿童的自尊水平进行对比。在858名流动儿童中,健康者370人(43.1%),不健康者488人(56.9%)。不健康组儿童的自尊水平(29.04±4.62)低于健康组(31.37±4.19),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605,P<0.01)。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与自尊呈负相关,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流动儿童难以适应就读学校的教学进度,从而产生焦虑情绪[7]。这种学习焦虑已经成为流动儿童普遍的心理问题,学习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本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主要问题表现在学习焦虑(48.5%)和自责倾向(18.5%),其原因主要由于儿童的状态与父母的期望值的差距而产生。曾守锤等[8]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流动儿童父母从事的是脏、苦、累且报酬低的工作,这种生活状况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渴望,渴望子女将来不要像自己那样辛苦,要像城市的“体面人”那样轻松的生活。

本调查还发现有部分学生存在身体症状(16.4%)和过敏倾向(10.8%),由于流动儿童居所的不固定性,使得他们很难享受到正常的城市公共卫生服务,部分学生产生身体不适也很难得到及时诊治;由于这种不固定性,使得流动儿童经常出现角色转换、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的适应等问题,影响他们自信心的形成,做事不果断,易出现过敏倾向。

分数集中在25~35分,共662人,占总人数的77.1%,自尊分数集中在中等及中等偏高的分数段,分数均较高。由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广泛的重视,政府加大了对流动儿童的教育投资,学校对其更加关心和爱护,家长也改变了教育方式,促进了流动儿童的身心发展,提高了自尊水平。不同心理健康状态下两组学生自尊的比较显示:心理不健康组的学生自尊水平较低,心理健康问题与自尊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说明良好心理健康状态下会产生较高的自尊。

流动儿童由于自信心不足而对自己完全持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并且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为社会上任何事物都没有意义[2],这将影响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综上所述,流动儿童存在一定心理健康问题,以学习焦虑和自责倾向为突出;心理健康状况与其自尊水平相关。提示应加强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其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增强其自信心,提高自尊水平,将促进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发展。

作者:张迪 白春玉 牟均 邓丽丽 单位:沈阳医学院

上一篇:流动儿童佝偻患病病例对照刍议 下一篇:少儿高铅血症及铅中毒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