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课中开展创新教育

时间:2022-09-22 05:43:46

浅谈如何在中学语文课中开展创新教育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之际,我们更应关注课堂教学这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阵地,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创新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所以,我认为,要把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新时代新语文教学的必然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在教学方法上,不仅研究教法,而且要研究学法,以便真正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那么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现结合本人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要给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殿堂,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课堂度过,在创新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教师还要教育学生相互尊重,相互关心。教育优秀学生要谦虚,不自傲,不歧视后进生;教育后进生要自强不息,不自卑,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给后进生以成功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民主、宽松、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只有在适宜的条件下,创新能力才能被激活,从而释放出来。我在教学中给每位学生展示的机会,鼓励每一位同学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不管对错,只要敢于表达就好。这样学生才能做到畅所欲言,大胆的去探索、创新。

二、创设审美教育的艺术氛围,激感,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学生语文知识的习得、语文能力的养成,很大程度上依赖形象生动的感性形式。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最善于创设艺术氛围,水到渠成地导入课文。一次,她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散文时,再现出一幅幅春意盎然的生动图画,从而激发学生的爱美之情,接着进一步诱导学生洞开自己的审美心扉,以强烈的欣赏欲望进入课文构筑的情感世界,尽量把作者物态化了的审美体验再度还原出来,化“彼情彼景”为“此情此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文欣赏中,让学生感到不仅科学知识美,社会生活更美,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领悟力和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竭力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风格的个性化 使创新教育行之有效

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是指教师具有独特的教学认知结构和教学风格。

从学科的性质来看,语文学科有其工具性的一面,但是语文教育说到底还是一种人文教育。情感是语文教学艺术之魂,语文内容自身所蕴涵的精神意义决定了执教者必须是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思想个性的职业者。他必须要把课文本身所蕴涵的生命形态,情感形态,道德情操,文化要义,人文理想――有机地转化为个性的审美体验,并将自己的体验与学生的体验进行心灵的交流、碰撞,使其产生新的智慧的火花。个性化强的语文教师,如能有意识地追求教学艺术化,就会使语文教学课堂充满个性的风采和活力。

四、 通过读写结合的训练,可深化学生的学习感受,是学生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语文课堂上,让学生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让“讲解、观察、感受、表达”四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模仿――模仿范文写作;连篇――将片断连缀成篇;即写即评――即读即写、即写即评、即评即改;小中套大――小作文套大作文,小作文为大作文服务”等方式,使学生在“练”中获得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激发创新精神。如欣赏《我的叔叔于勒》,了解菲利普夫妇的性格,学生可以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裸的金钱关系。我们可以大胆设想“假若在船上他们遇到的于勒是一大富翁,情形又将如何? ”这就要求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能自圆其说就行。同学们有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即使相遇的境况截然相反,但同样能充分展示人物性格,入木三分地表达文章的主题。将以上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巧妙地融为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做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人,从内心情感的角度去打动人、培养人、发展人,把学生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完美的人。

五、注重自主学习,是让学生创新的重要方式

自主性是主体性的基础,创造性是自主性的最高形式。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首先要学生能够自己作主,有选择、有支配能力。没有自主性就不会有独创性。所以教学活动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自主性的培养有赖于学生的自主活动。所以,教学活动都应贯彻“主体参与”的教学原则,给学生更多实际锻炼的机会。计划让学生先定,书本让学生先读,问题让学生先议,规律让学生先找,习题让学生先做,小结让学生先说……要鼓励学生敢想,更要推动他们敢干,把创意和构思付诸行动,这样,学生才可能更多地体验到独创的乐趣,学生的创造思维才具有价值。

六、教师的不断创新,是激发学生创新的动力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的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的教学水平直接相关。因此,教师应该不断追求应用创造性思维进行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敢于突破常规的教学模式,标新立异。如我在讲《吆喝》一文时,找几个学生上台表演卖早点的:如大米粥、油炸果、馄饨的吆喝声,让学生感受一下我国的口头文化,从而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来试学。这样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我还给学生推荐一些名篇名著,让他们去阅读,再谈谈自己读后的心得,学习作者优秀的写作方法。

总之,课堂教学不应是死板的知识传授、抽象的逻辑思维,不应是令人生厌的说教和灌输,而应是渗透着探求和创造的导引。教师应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引导学生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使他们的身心沉浸于创造的情感和成功的欲望之中。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而且能开阔他们的视野,增长他们的智慧,塑造美的灵魂。从而使语文教学变成一场富有独特生机和鲜活张力的美妙旅程。

上一篇:巧用导入,事半功倍 下一篇:中学体育课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