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

时间:2022-09-22 04:29:37

供应链管理中的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

一、引言

供应商是指向买方提品或服务并相应收取货币作为报酬的实体,是可以为企业生产提供原材料、设备、工具及其他资源的企业。供应商作为供应链的源头,担负着制造资源的输入,其业绩直接影响核心企业的交货水平、产品质量、提前期、库存水平、产品设计、顾客满意等方面, 供应商绩效的评价,关系到整个采购部门的业绩,进而会影响整条供应链的业绩。

关于供应商绩效评价问题,国内学者作过相关研究。韩敬军(2009)提出供应商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有质量指标、供应指标、经济指标和支持、配合与服务指标。刘晓清(2010)对某公司材料供应商绩效评估模型进行了介绍, 不仅将供应商的绩效指标分为质量、供应、经济和服务四个方面,还对指标计算时所用基础数据的来源,以及如何建立简单计算模型来整合指标数据作了阐述。为适应电子商务环境下采供双方合作关系的发展,毛雪飞、田剑(2010)重新构建了供应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除了一贯重视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着重考虑了信息化程度和创新与发展能力,使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成为有效评价供应商绩效的科学前提。国外学者Dickson (1996)也曾提出23项供应评估准则,其中最重要的三项分别是质量,交货期,以及过去的绩效;Lambert et al. (1997)指出低价格并没有比产品质量、交期或服务来得重要。

综上研究,对供应商绩效的评价主要采用定性研究,较少采用定量研究,也较少将供应商类别进行划分分别研究。哪些是影响供应商绩效最为关键因素;各个因素对供应商绩效有何影响;相同的影响因素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绩效影响有何不同;如何有效对供应商进行等级分类。找准这些问题对有效促进供应链发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制造业中制造商与其主要供应商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来源于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核电事业部物流中心2009年和2010年对其各供应商的绩效评分。该企业是一个大型国有企业,是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的重点成员单位之一,创办已久,曾承担过我国“两弹一艇”试验基地以及许多重要核工程、军工工程的建设等,目前施工区域覆盖国内20余个省(直辖市),并在巴基斯坦、新加坡、阿尔及利亚、约旦等国家承担工程建设任务。物流管理起源于二战中军事后勤,在战后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现代物流不仅单纯的考虑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货物配送问题,而且还考虑从供应商到生产者对原材料的采购,以及生产者本身在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运输、保管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全面地、综合性地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的问题。该企业也正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与探索,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合作,提高物流绩效、实现共赢。因而该企业对物流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选择此公司为研究对象,在该行业中具有代表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由于在合同签订前,价格是与供应商达成协议的最为重要考虑依据,因此该企业在供应商绩效评价中未考虑价格因素,而是在年终考核时予以考虑。故本文仅采用了供应、质量、服务三方面的评价数据,其中供应商又分为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各33家、27家。

(二)指标定义 评价供应商的绩效要考虑的因素有很多,一般包括技术水平、产品质量、生产能力、价格、服务水平、信誉、结算条件、快速响应能力等。在大多数的跨国公司中,供应商评价的基本准则是“Q.C.D.S”原则,也就是质量,成本,交付与服务并重的原则。笔者认为在这四者中,质量因素是最重要的,首先要考察供应商是否建立有一套稳定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然后考察供应商是否具有生产所需特定产品的设备和工艺能力。其次是成本与价格,在交付方面,要考察供应商是否拥有足够的生产能力,人力资源是否充足,有没有扩大产能的潜力。最后,是供应商的售前、售后服务的纪录。且已有文献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几方面进行评价。

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将着重选取供应商的供应、质量保证、合作服务这三个指标为自变量(具体参见表1),分别用GY、ZB、HF来表示,以供应商的绩效为应变量,用efficiency来表示。

(三)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本文构建模型如下:

三、实证结果分析

(一)回归结果 随着经济现象的复杂化和经济学理论的深化,单纯应用截面数据或时间序列数据来检验经济理论、寻找经济规律和预测经济趋势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为减少偏差,本文采用面板数据模型。面板数据不仅可以克服时间序列分析受多重共线性的困扰,还能够提供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变化、更少共线性、更多的自由度和更高的估计效率。本文根据样本企业物流部的样本观测值,并运用Eviews5.1经济计量软件得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二)具体分析 由表2可得,材料样本回归方程:

方程(1)AdjR2=0.997,D-W =1.689,方程(2)AdjR2=0.997,D-W =2.192。t检验值基本都通过显著性检验,说明该回归方程可以描述供应商绩效的实际。供应商的供应、质量、服务提高对供应绩效增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其中材料类质量保证系数最大为0.499,其次是供应,最后是合作服务。说明对于材料类供应商而言,质量是极其重要的,这与在评分体系中设置的权重系数也是相符的,材料类质量占0.5,供应占0.3,合作服务占0.2。因为对于企业来说,质量与规格是物料采购的基本要素,所有物料的采购必须事先依据所要求的性能、质量、技术要求,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殊行业来说,由于原材料质量问题而导致严重的安全事故和重大损失时常发生。

而设备类供应系数最大为0.507,其次为质量保证、最后为合作服务,说明采购方对于设备的及时供应要求极高的,同样与设备类评价体系中供应占0.5,质量占0.3,合作服务占0.2是相吻合的。因为设备由厂家生产、组装、调试后,如果有较严重质量问题通常会被及时发现、改进。而在运输过程中(即:供应中)设备的零部件很容易发生损坏,现场交付验收时也常发现不少此类问题。所以对于设备而言,供应才是影响供应商绩效最为关键因素。

四、供应商等级划分及相应激励措施

根据上文中确定的影响供应商绩效的几个关键因素及其重要性大小,再结合企业物流中心对这些因素的打分,可将供应商进行划分,以便该企业对供应商绩效管理上给予参考。即各供应商在供应、质量保证、合作服务三项的打分按照百分制均超过90分的为绿色供应商;三项均超过70分的蓝色供应商;三项中有两项或全部超过60分的为黄色供应商;三项中有两项或全部低于60分的为黑色供应商。具体见图1所示:

依据上面所述的划分标准,该公司2009年材料类供应商中绿色供应商为1家、蓝色供应商19家、黄色供应商11家、黑色供应商2家;而2010年各供应商依次为3家、23家、7家、0家。与此同时2009年设备类供应商中绿色供应商6家、蓝色供应商21家、黄色和黑色均无;2010年绿色供应商3家,蓝色和黄色供应商各21家、3家,黑色无。

获得绿色供应商资格证的供应商,将视情况给予一定奖励,奖励金额可根据各企业自身情况来定,且公司网站上予以列示。企业可与其保持友好关系,即加强扩大合作关系;获得蓝色供应商资格证书者同样在公司网站上予以列示,加强经营指导,及协助质量管制,在下一年度的所供货物将优先考虑,以期待发展为优良的供应商;黄色供应商只有改进后,可重新进入备选供应商名单,但可获取小批量订单;黑色供应商被永久性取消供货资格(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除外),不得选用。另外,除合同履行外,被发现以下行为的供应商也将被视为黑色供应商:以不正当手段影响合同签订;串联其它供应商抬价;交货期违反合同,严重影响到项目进度造成巨大损失。

五、结论与建议

供应商绩效的提高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需要采购方、供应商以及政府的共同努力。由上文分析可知,为有效促进供应商绩效改进,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供应商评价工作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对现有供应商要保持监督控制,看其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绩效。对新供应商则需要甄别,看其潜力是否能达到公司未来发展所需水平。

第二,不同类别的供应商采取不同的评价。对材料类供应商,要以质量为重点,加强质量监督管理,而对设备类供应商,要着重考察设备的供应情况,通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缩短交货提前期。

第三,根据供应商绩效历史记录采取相应措施。绿色供应商加强合作,保持友好关系;蓝色供应商采购方要帮助其改善绩效,将其发展成为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黄色供应商应减少采购次数和数量;黑色供应商应当取消供货资格。

第四,政府要加强市场监管。政府要努力创建安全、共享的信息平台,以便企业了解最新的原料、材料、机器设备市场价格,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减少采购方、供应商不良竞争行为的发生,保护企业的利益,从而有效改进供应商绩效。

参考文献:

[1]韩敬军:《供应商选择的主要指标与绩效考核指标》,《商业经济》2009年第3期。

[2]刘晓清:《某公司材料供应商绩效评估模型》,《物流工程与管理》2010年第4期。

[3]毛雪飞、田剑:《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商绩效评价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第1期。

[4]Dickson Dickson,Gray W.. An analysis of supplier selection system and decision[J]. Journal of Purchasing,1966,(1):5-17

[5]Lambert,D.M., R.J.Adams and M.A. Emmelhainz. Supplier selection criteria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a comparison of importance and perform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rchasing and material management, 1997,Winter:16-22

[6]孙强、胡占友:《采购与供应链规范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

[本文获2010年度江苏省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GLC010);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0YJC630146);2009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B63003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53)资助]

上一篇:企业财务战略制定新思路 下一篇:基于COSO结构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