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时间:2022-09-22 04:22:13

浅谈中学美术欣赏课的必要性

中学生处于强烈的叛逆期阶段,心智逐渐成熟,有了初步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他们对新鲜事物非常敏感和好奇,什么事都想去接触和尝试;但另一方面,思想上还不够成熟,对事物是非的判断容易冲动和非理性,就需要在各方面加以引导和教育。美术欣赏对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对美术作品的审美、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美术欣赏课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美的视野,增长艺术知识。因此,开设美术欣赏课是非常必要的。

一、美术欣赏的定义及其作用

美术欣赏课是最直观地让学生感受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课程。艺术欣赏“是由于接触艺术作品而产生的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一种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活动”。在艺术被欣赏者接受的活动中,艺术欣赏作为一种最直观、最主要的艺术接受方式是其他艺术接受方式的基础。同理,中学生在课堂上欣赏美术作品,也是从感性到理性的接触过程。就是说,欣赏的过程:一方面,对于描绘真实、细腻、生动的画面能吸引学生的目光,唤起学生对思维的记忆,调动学生的审美情绪,从而获得一种感情上的满足和美感的享受;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观看美术作品的具体形象会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对画面的色彩、线条、图像产生共鸣。

二、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如齐白石画虾是通过多年的观察,体察到虾的生长习性和形体特征,做到胸有成竹,下笔一气呵成。从《虾趣图》中可以看出,对群虾的描绘栩栩如生,先用淡墨勾勒,再用浓墨点睛,虾体就显得晶莹剔透、活灵活现、妙趣横生。对虾须、爪子的细节刻画,细如发丝,刚如铁勾,刚柔并济,犹如虾在水里游弋,传神写照,水色交融。学生在欣赏此画时,深深地被画中的虾吸引住, 都在赞叹白石老人高超的画艺,能把虾画活了。因此,通过对美术作品的观赏,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审美能力,情感上得到了升华。

三、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欣赏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自然会被画中美丽动人、含蓄微笑的蒙娜丽莎所吸引住,也会联想到蒙娜丽莎的身份,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欣赏珂勒惠支的作品《牺牲》,不仅被画中高超的表现技法所吸引,也自然会联想到二战后德国贫民的悲惨生活,母亲失去孩子后的痛苦表情,折射出珂勒惠支对贫民的深刻同情。欣赏吴冠中的作品《江南水乡》,联想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江南名镇乌镇、西塘、绍兴等地,古色古香的白墙黑瓦建筑,小桥流水,小船悄无声息地划过。一幅幅画面在烟雨迷蒙中呈现,就像吴冠中画中的景象。

四、欣赏美术作品,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艺术教育说到底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简言之,是修养、灵魂、做人的教育,对人的全身心的和谐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促进和补足作用。对艺术的欣赏,需要欣赏者把感情完全释放出去。“在艺术欣赏中,不仅需要充满了欣赏者的想象,而且在这种想象中,始终包含着感情。”像表现忧伤的音乐,会把听者的内心情感调动起来,容易引起伤感的情绪。观众在观看话剧《红旗渠》时都是潸然泪下,现场的观众被带回到当年林县人民修筑红旗渠的艰难困苦、可歌可泣的岁月里,在情感上完全被感动了。同理,美术作品能感动人首先在于作品本身包含着画家的思想感情。如罗中立的作品《父亲》,以纪念碑式的宏伟构图,饱含深情地刻画出了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罗中立创作的时候先是受到掏粪农民的感动,之后历经曲折,最后融入了画家的全部感情。画面以细腻的刻画、强烈的视觉震撼力把观众折服了。欣赏者在欣赏时都以激动的心情、真诚的感情去观看,从画中感受到一位普普通通农民的形象代表所有受到苦难折磨的千千万万的典型的农民形象,这种升华就是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

五、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全面发展

美术是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从原始社会的洞穴壁画开始,人们就开始以图像作为记录狩猎、耕种、生活、巫术等的手段,逐渐在生产的过程中分离出实用与欣赏为目的的艺术作品。因此,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美术要使学生了解古今中外美术优秀美术作品的内容和价值,了解美术在特定的历史时代所反映出的特定的历史背景、时代品味和审美趣味,懂得真善美、假恶丑,懂得绘画的内容与形式,画面的点、线、面、黑、白、灰、空间、色彩等造型规律。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学科来教,以此打破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比如,在数学、语文、思想、常识、历史、音乐等课堂上,以具体图像的形式来丰富课堂内容,让学生获取尽量多的知识。一幅优秀的美术作品,包涵了画家的内心感受和艺术风格,学生在欣赏的时候也要领悟到画家的创作意图,真正走进到作品中去。

六、结语

美术欣赏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扩大知识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长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的发展,在将来的成长和社会工作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等艺术院校编著组 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3。

[2]王宏建 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上一篇:关注物理课堂中的“微创” 下一篇: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如何接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