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时间:2022-09-22 03:20:04

语文教学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摘要】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语文教学问题严重,身为教师,对此感受尤为深切,探索能兼顾提高考试成绩和注重学生发展的两全之策,我们的教师、家长在企盼,但中国教育何时能走出低谷,几千年以来以卷面成绩论高低,以此决定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以此来评价教师的优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僵化的思想意识,短时间内是无法改变的,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减负增效,势在必行。

【关键词】优化课堂乐学激励阅读减负

“只要教育评估体系没有得到改变,高考的指挥棒仍将挥舞,减负的问题很难真正解决”。这些话我们的新闻媒体在讲,我们的专家在谈,我们的教师在怨,我们的家长在盼。但中国教育何时能走出这个低谷,几千年以来,以卷面成绩论高低,决定了多少人的喜怒哀乐,以此来评价教师的优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机制僵化了思维意识,短时间内无法去改变,学生学习负担过重,语文教学问题严重,身为教师对此感受尤为深切,探索能兼顾考试成绩和学生发展的两全之策,本文不妨就此试谈几种减负之法。

1.优选法减负

一提减负有人会说这还不容易,不就是少布置些作业吗?①作业是要少,但要少而精,目的是少,但前提是要精。“精”就是挑选出最能体现知识点,而又能启迪学生思维还能培养学生能力的代表性作业。切忌“重复抄写”性作业,学生对字词认知往往不是在重复抄写中记忆的,而是在一个故事内容或者一段话中理解记忆的,所以说把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去多看多读,既能提高孩子学语文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树立辩证发展的作业观。作业不仅仅是指书面作业,还应包括更能体现和锻炼学生智力、能力的动口、动手、动脑的作业,多一些实践活动去接触社会,观察生活,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对一些学习较轻松的孩子,多一些培养能力、提高智力的作业,扩展孩子的知识面,使这些孩子的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和提高。如学习《翠鸟》一课,让部分较优秀的孩子,不必要去抄写词语生字,可以去网上查一查有关翠鸟方面的知识,如它的分布、种类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能让学生达到博学,学生极感兴趣,努力使学生把完成作业当成提高自己学习水平的、自主学习的过程,当成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和继续,完全是一种精神享受。这样的作业即便多一点,学生也不会把其当作是负担因此,作业的多与少并不是构成学生负担重与轻的本质原因。“减负”也不应一味的在减轻作业数量、减少书包重量上做文章,而应该在提高作业的质量上下功夫。

2.优化课堂减负增效

要减轻学生听课负担,教师授课必须精讲。“精讲”不同于“少讲”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通过认真备课,去粗取精,去次留主,把每一节的教材内容浓缩为一两个知识点,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技巧,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情景,通过严密紧凑的课堂组织,用精辟简练的语言,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扩大课堂知识容量,在有限的时间内,出色完成教学任务,正所谓我们常说的“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3.乐学减负

学生是否乐学,关键在于教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说“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知识作为一种礼物让学生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让学生去负担”。因此教师通过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精神,那疑而未解的悬念,惊险美妙的情景,引人入胜的实验,启人思维的提问,五彩纷呈的图片,活灵活现的动画,愉悦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教师在教学中应抓住“愉悦”这个关键,通过组织完成发现“规律”的过程,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学生主动探索的目的,这种探索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一种愉悦的享受,而绝不会变成他们的负担。

4.爱心减负

让以情感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取代以知识为纽带建立起来的师生关系,与学生建立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觉、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把教育教学过程变成学生与自己共同发现真理的过程,现在的学生不是“我要学”而是“要我学”,这就说明我们的老师,包括家长在管理上是失败的,学生产生恐惧、悲观、自暴自弃等情绪,同样会导致精神负担,轻者会影响学习效果,重者甚至造成自杀、自残的悲剧。例如:学生答不上问题者给予冷言冷语,成绩不合格者打入“冷宫”,用排座位来体现学生的成绩,座位按名次来排,成绩不好的坐在后排,如此等等,要公正对待每个孩子,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允许他们有个体差异,用平常心去对待孩子,只要孩子努力了,尽力了,就应该表扬鼓励,因此对思想幼嫩纯真,正在成长发育的小学生,教师(包括家长)在学习管理上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童心、爱心、诚心呵护他们,用真情、热情、激情鼓励他们,使学生少一分忧虑,多一份欢乐,少一份怯懦,多一份坚韧,少一分拘束,多一份宽松,使他们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环境中生动活泼的汲取知识。

5.激励性评价机制减负

要减负必须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这种评价机制肯定学生的进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对学习获得成功充满自信心,打破最传统的以卷面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机制,向全方位、多角度、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

6.学法指导减负

要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的训练,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训练必须紧密结合实际,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其渗透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必要时教师可结合学生思维上的不足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安排训练,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思维方式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①从学习的基本环节入手,给学生讲清学习各个环节的基本要求,以及运用这些环节对于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性;②从最基本的策略、思维方式抓起,渗透于课堂教学中,同时与学生的作业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与思维方式,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减负功效。

7.阅读减负

不爱学习的学生都很爱玩,他们特别喜欢看电视、听故事,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我常结合课文讲述有关故事,学生们听的很入神,这时我就会告诉他们,你们还想知道吗?这些故事老师都是从书上得知的,要想知道你们自己可以去阅读。这样就可以更好的发挥书的作用,我常告诉他们“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想变聪明就要博览群书,在我的引导鼓励下,爱看书的学生越来越多,形成一种良好的班风。

首先,我精简课文讲读,精挑语文练习,把省下的时间还给学生,教学时,如果让学生掌握了字词句等基础知识后,深入分析,就可以省下大量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其次,删减大量重复或者低效的练习,也可以腾出很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

另外,把课外书拿到课堂上阅读,我体会到了只有在课堂上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有效的发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才能真正落实,在自由阅读课上,教室里的气氛是十分独特的,每个人那么安静,那么投入,那么专心,此时,学生们的身心几乎沉浸在文学作品所描绘的境界之中,以无须教师画蛇添足多做讲解,教师的任务则是来回巡视,主要了解:谁读什么书?是否合适?同学们全心阅读的景象使少数平时只爱嬉闹聊天的同学感到无趣,他们迟早都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

我认为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借阅读活动使学生多方面得到发展才是根本,为了鼓励学生阅读,检查阅读成效,利用班会课举办故事会,分组进行。此项活动的开展,一方面使“所读有用武之地”促进了阅读的深入,另一方面学生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学会了学习,学会了表达,锻炼了胆量,增强了自信。

“让学生在语文课上读课外书”这一活动由于顺应了学生心理特点和语文教学规律,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此活动深受学生喜闻乐见,我体会到它是一条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好路子。

上一篇:享受语文阳光生活 下一篇:论图书馆在提升职业中学学生信息素养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