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文中的“忘”字研究

时间:2022-10-11 09:22:27

陶渊明诗文中的“忘”字研究

摘要:本文从陶渊明诗中的“忘”字重点句入手,从其在上下文语境和全诗诗境中所起的作用来探讨陶渊明的思想、性格和做人原则。陶渊明的“忘”充满了醇厚的人性,让人感到和气充盈。陶渊明在经历世事沧桑、矛盾挣扎、感悟反省后,能够摆脱世事羁绊、心灵困境,而还原澄清明亮的先天的心灵状态,这是独属于陶渊明的“忘”。

关键词:陶渊明 诗词 忘字分析

陶渊明之所以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于他能够“应物而不累于物,有情而不为情所累。”他能够很好地在外物与心灵之间建起一座桥梁,这是一颗因物而悲喜的心,又是一颗不因物而背上沉重负担的心。陶渊明悟彻庄子的“忘”之境,同时在这遨游独化之场中,又加入了自己独特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悟。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忘”字重点句出现次数颇多,例如:《游斜川》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连雨独饮》中“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咏贫士》其三:“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五柳先生传》:“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表现出陶渊明对“忘”之境的不懈追求。

一、忘却尘世的富贵与功利,追求自足常乐的生活

《和郭主簿》其一:“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华簪”与“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戊申岁六月中遇火》)中的“华轩”都是用贵显所用、所乘之物,用来指代富贵名利。仲夏时节,陶渊明纳凉于“堂前林”的“清阴”下,“凯风”送来阵阵凉意,诗人在农务之余,纵心于“琴书”中,消遣自乐,发出“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的人生慨叹,诗人品味着“自酌”的“熟酒”,享受着“弱子戏侧”的人间至乐,感悟到眼前此景、心中此情才是真正的人生快乐所在,放下了浮华虚妄的追求富贵名利之心,寄情于“遥遥白云”间的逍遥自得。

《咏贫士》其二:“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诗歌的头四句,交代了古之贤贫者荣启期和原宪的典故,《列子・天瑞》记载:“孔子游于泰山,见荣启期。鹿皮带索,鼓琴而歌。孔子问曰:‘先生所以乐,何也?’对曰:‘吾乐甚多:天生万物,唯人为贵,吾得为人,一乐也;男女之别,男尊女卑,固男为贵,吾得为男矣,是二乐也;人生有不见日月,不免襁褓者,吾既以行年九十矣,是三乐也。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孔子曰:‘善乎!能自宽者也。’”

二、忘怀世间的是非与得失,寄托超然世外的情怀

《游斜川》:“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在序中,诗人面对山川美景,发出“悲日月之既往,悼吾年之不留”的人生感慨,屈原在《离骚》也有“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的人生局促感,这是一份时光飞逝而功业无成的无奈与悲苦,但在这首诗的尾部,诗人在“纵觞”的“遥情”境界中,从人间世事的牵绊、尘世喧嚣的困扰中释怀而出,纵情于良辰美景,游心于酒中之趣。

《饮酒二十首》其七:“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泛此忘忧物’谓浮泛于酒耳。‘远’高远。‘遗世’弃世,《庄子・达生》:‘弃世则无累。’”“陶渊明浮于酒上,饮之而遗世之情愈加高远。”诗人独饮无伴,却自酌而欢,望着“日入”的“归鸟”,在“东轩”下放旷自得。

三、忘却生活中的饥寒,从琴书中悟得任真自得之“道”境

《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是研究陶渊明思想最真实可靠的材料。这篇诗作在陶渊明卒后三十多年沈约所作的《宋书・隐逸传》、卒后将近一百年萧统所作的《陶渊明传》、唐代的《南史・隐逸传》和《晋书・隐逸传》中都有被引用。历代学者对“好读书,不求甚解”都有不同的看法,南宋王应麟、明朝杨慎、清朝林云铭和方宗诚、当代学者饶宗颐和王叔岷对此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笔者认为其中最可取的当属王叔岷先生的解释,他指出“他(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应该是爱好读书而不勉强解释,勉强解释反而失去了书的真意。”王叔岷先生联系《论语・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和《庄子・齐物论》:“知止其所不知,至也。”进一步指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正是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是陶渊明读书的真实态度,由“言”去体会“意”,由于陶渊明对“言”即字句的认真研读和琢磨,才能体会出隐藏在“言”后书中的真实意义,进入得“道”的美妙境界,这时“言”已忘记,何况“食”乎?

《与子俨等疏》:“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屡次提到“琴书”,如:《时运》:“清琴横床,浊酒半壶。”《答庞参军》:“衡门之下,有琴有书。”《和郭主簿二首》其一:“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祭从弟敬远文》:“晨采上药,夕闲素琴。”可见酒、书、琴是陶渊明生命中缺一不可的三样至宝,通过此可以达到“任真自得”、“心如止水”的境界。其中,“开卷”即读书,每每使诗人流连于“道”境而欣然忘返,这时诗人早已不拘泥于“言”,更何况“食”呢?

四、应物而不累于物,有情而不为情所累

《连雨独饮》:“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诗作开篇点出:“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陶渊明看到人之生命运行不止,必当归于终结,自古使然,所以不必恋生恶死,诗人穿透生死之结。 在接下来的饮酒中,陶渊明初酌即已远离世情――世间的喜怒哀乐、名利之心,再饮则已忘乎天。《庄子・天地》:“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於天。”此时诗人超于物上而接近自然。《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忘天则几于道,而近于自然也,趋于至境。

《饮酒二十首》其五:“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心远地自偏”,谓隐士高人不必穴居岩处远离人世,心不滞于尘世名利纷扰自可免除欲望侵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丁福保《陶渊明诗笺注》:“南山,指庐山而言。”悠然,悠远貌、闲适貌、自得貌。“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间云气缭绕,飞鸟相伴而还的美景勾起诗人无限遐想,不觉思绪悠远,闲适自乐之情激荡在心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真意”可以理解为:诗人与山悠然相会,自身与山交融为一,同时“日夕山气”与“相还飞鸟”的美妙风景撞入诗人眼中,直达心中。山、鸟是诗人达到“忘我”之境的媒介和桥梁,最终诗人畅游于至真之境。

陶渊明的“忘”,没有冷漠无情的表现,而是在“忘”时充满了醇厚的人性,让人感到和气充盈。陶渊明在经历世事沧桑,经历矛盾挣扎,经历了选择反省后,能够摆脱世事羁绊、心灵困境,而还原澄清明亮的先天的心灵状态,这是独属于陶渊明的“忘”。语

参考文献

[1]王叔岷.陶渊明诗鉴证稿.中华书局,2007:297.

[2]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中华书局,2008:252.

上一篇:普通话语音识别中的基本音素分析 下一篇:汉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