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初探

时间:2022-09-21 05:41:18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初探

长久以来,商业银行对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操作风险,而实际上操作风险管理才是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商业银行最应该关注和最有可能取得风险管理成效的领域,更应该是商业银行改革过程中关注的风险管理的关键。

一、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自从银行诞生的那一刻起便存在着了,但其作为一个概念被人们意识到则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事。狭义的操作风险是指将操作风险定义为与操作部门有关的风险。或者指各公司业务和支持活动中内生的一种风险因素,这种风险表现为各种形式的错误、中断或停滞、可能导致财务损失或者给公司带来其它方面的损害。广义的操作风险的定义有这么几种:一认为操作风险是指信贷和市场风险之外的一切事物风险;二认为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以不当或不足的方式操作业务而对业务带来负面影响的风险,操作风险也可能是由外部因素造成的;三认为操作风险是直接或间接损失风险,它由过程、人员及系统的不当或失败或由外部事件所造成。广义定义的优点是可以根据银行的运营部门划分风险类别,明确了每个部门的主要风险,便于银行进行对运营部门中的主要风险进行管理。缺点是没有全面覆盖使得银行遭受一些不可预见损失的操作风险。

二、操作风险分类及特点

(一)操作风险分类

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的基础是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巴塞尔委员会从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出发,把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分为内部诈骗,外部诈骗,就业政策和场所安全,客户、产品及业务操作,实体资产损坏、业务中断和系统失败,执行、交割及流程管理等七大类。

(二)操作风险特点

操作风险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银行风险类型的新的风险类型,有其自身的独特的特点。这些特点包括:一,外延的宽扩展性。操作风险存在于每家银行,而且几乎天天都会发生,错误或失败存在于日常业务经营管理的每一个方面。二,与预期收益的弱相关性。商业银行中存在的“风险―收益”的对应关系不适用于操作风险,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在很多情况下与收益之间的关系并不明显,也不一致。三,操作风险成因具有明显的内生性。操作风险包括内生于银行业务操作的风险和外部事件,其中大部分是由内部不合规的操作因素引起的。四,与其它风险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它与商业银行各项业务经营活动紧密相联。五,表现形式的特殊性。由于每个银行都有其自身的、独立的和独特的操作环境,每个银行都有自己不同的经营范围和管理模式,因此操作风险也有其特殊性。六,较强的人为性特征。八,操作风险具有难以管理的复杂性。操作风险涉及的领域广,覆盖范围大,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覆盖操作风险的所有领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操作风险的表现、原因和案例

(一)操作风险的表现

操作风险在我国商业银行中首先表现在银行信贷操作人员有意违反信贷操作规程,或者是银行内外人员相互勾结实施诈骗,把不合乎信贷管理规定的项目予以批准放贷,致使银行资金违规流出。其次,会计核算方法不对、核算程序不规范、核算质量不高;缺少合理的内控制度,营业管理人员对重要岗位检查监督不利,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主要业务岗位说明书,营业人员对细分的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没有较为明确的认识,影响业务操作的规范性,从而产生差错。再次,表现为票据结算风险和其他业务操作风险。随着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支付数量的日趋上升,以票据为主要支付手段的结算业务给银行带来了诸多风险。银行新产品、新业务的发展和人员的业务素质及管理水平不能同步,也会产生风险隐患。最后,只注重经办人员业务技能的培训提高,忽视了人员管理和道德教育,造成操作风险的产生。

(二)操作风险的产生原因

我国操作风险的产生机理相当复杂,既有宏观层面因素也有微观层面因素;既有外部环境不良影响,也有内部管理不善的作用;既有道德品质问题,也有制度不完善、落实不到位问题;既有权力失控因素,也有防范措施不力、监督不到位的结果。其本质上源于风险管理文化、理念、技术的滞后,金融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缺损、金融监管有效性低以及外部监督的无效,具有明显的制度性缺陷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其具体原因归结为以下几点:一,内控制度缺陷。对内控制度的认识还存在偏差,内控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内控机构缺乏权威性,内控制度难以落实。二是治理和激励机制不合理。在盈利压力下和存贷款指标压力下,商业银行制定激励政策时都向市场营销倾斜,而对风险控制方面的工作,领导不愿管,员工不敢管,更谈不上对风险控制工作的激励,从而在全行形成了重发展轻风险的错误认识。三,缺乏必须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机构层级过多,缺乏必需的信息技术和风险管理手段,在信息传递和风险监管方面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四,员工的需求发生了变化。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员工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容易发生监守自盗和内外勾结窃取、诈骗银行资金的事件。

(三)案例

2002年1月,爱尔兰联合银行对资产部进行例行的管理审核,发现外汇交易员鲁斯纳克大量伪造交易文件,造成6.91亿美元的资产损失。1997年到2002年的五年时间里,鲁斯纳克为了赚钱投资了多家企业的股票,结果股票市场走势与他的预想背道而驰,持续低迷,造成巨大损失。为了弥补巨额的损失,他未向银行主管人员报告,按自己的分析和启示步骤进行违法外汇交易,并且伪造了大量的假交易单,导致亏空不断增加。

爱尔兰联合银行这样一家业绩良好的发生这个巨大损失的表面原因是鲁斯纳对市场错误的判断,直接原因是滥用金融衍生产品,而深层次原因是内部的管理混乱,爱尔兰联合银行和其分行完全第一银行之间的关系不明晰,报告和监管制度不完善。

再来谈一个发生在中国的案例。在2000年12月至2002年6月的一年半时间里,华运达公司采取假按揭的方式,从中行北京市分行申请按揭贷款199笔,涉及公寓273套,形成风险敞口64494万元。2002年9月,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森豪公寓”开发商,以员工名义,虚构房屋买卖合同、提供虚假收入证明套取按揭贷款及重复按揭贷款,并将按揭得到的资金移至外地,致使该项目的工程被停工,形成烂尾工程被中行北京分行在对零售按揭贷款进行内部稽核时发现。这个案件还是银行内控机制评价不够科学、“防火墙”虚设、内控监督不到位、权力监督真空等等“老毛病”所引起的。由于信息的不可得、搜寻成本过高、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市场上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尤其是涉及公司内部经营、个人收入状况等方面的信息难以搜集,“森豪公寓”欺诈案是一个典型事例。

四、降低银行操作风险的构想

2003年2月,巴塞尔委员会了《操作风险管理与监管的稳健做法》,建立了一套针对操作风险管理的特殊框架和程序。(1)建立一个合适的风险管理环境。董事会应当意识到操作风险的主要方面,并将其做清楚的分类以能够实施管理,并应当批准和定期地检查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框架。确保银行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从属于由受过培训的、有能力的员工所独立进行的、有效的和全面的内部审计,内部审计的功能不应直接为操作风险管理负责;高级管理层应当负责董事会批准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的实施。(2)风险管理。银行应当识别和估量在所有的产品、活动、过程和系统中固有的操作风险,并应确保在新的产品、活动、过程和系统在使用或推出之前,其固有的操作风险已经经过充分的估量;银行应当采取措施定期地跟踪操作风险的组合及其实质性的损失敞口,应当有向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的定期报告;银行应当有政策、步骤和程序来控制和减少实质性的操作风险,应当定期地检查风险限额及控制策略,应当根据整个银行的风险偏好和组合,使用适当的策略调整操作风险的组合;银行应当有在偶然事件之下继续营业的计划,以确保在一个持续的基础上的运作和在严重的业务中断事件发生时损失得以控制。(3)监管。银行监管者应要求所有规模的银行,建立一个有效的框架来识别、估量、跟踪、控制或减轻实质性的操作风险;监管者应当直接或间接地、定期地对与银行与操作风险相关的政策、程序和实践进行独立的评估。(4)银行应当进行足够的公开披露以使市场参与者能够对其操作风险的管理方法进行估量。

在西方,从强烈的风险意识,细分的管理流程,协作的内部关系,良好的职业操守――制度、文化、人三个关键要素出发,对人的行为进行制度约束和文化的熏陶。从根本上控制和减少操作风险,形成操作风险防范的长效管理机制。商业银行已经初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内部管理框架。概括西方银行界对操作风险的管理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取以操作风险度量为基础的经济资本作为补偿机制。(2)建立完善的内控机制,控制银行内生风险。三是建立健全的组织结构和适宜的操作风险管理环境。四是启动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五是建立并运行持续的操作风险管理流程。

在有选择地遵循巴塞尔委员会提出的控制管理操作风险的原则以及借鉴西方的有益的经验的基础之上,在这里提出一些总括的意见。在我国对操作风险进行管理的总体战略为: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和内控制度执行检查,同时建立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库;在搞好内控的基础上,探索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操作风险管理技术;建立中国商业银行的全面的操作风险管理框架,进行主动的风险管理。在总体战略的基础上,还应该采取以下几项应对措施来管理操作风险。即完善银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和执行银行领导人员和关键员工的全面问责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执行;整合监察和稽核资源;结合银行数据大集中,银行内部施行扁平化、垂直化的管理;深化人力系统改革,重视诚信与长效约束;银监会要加强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监管,改进监管方式;逐步完善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机制。

(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上一篇:对内部控制要素中的内部环境的思考 下一篇:浅议金融资产及其转移的确认和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