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时间:2022-09-21 02:35:47

浅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则更是一门艺术。教师的专业技术除了本专业的知识储备外,更多的、更重要的应该是一种教育、教学的能力。对数学教师而言,则是如何引导、激活、作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就是思维教育的能力。那不仅仅是让学生听懂、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那如何启迪学生的思维,如何发展、激活学生的思维呢?思维是伴随着某一问题情境产生的情感、动机、过去有关经验和记忆,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激活思维、拓展思维、提升思维的有力武器。

一、创设矛盾问题情境,开启思维闸门

学生们都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究者、研究者和开发者。教师的任务就是为他们创设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情境,激发这种探究和求知的欲望,引领他们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三个“1”,提问:“这三个”1“相等吗?”得到肯定后师用等号连接三个“1”。接着,教师在第二个“1”后面添上一个0成10,在第三个“1”后面添两个0成100,提问:“现在这三个数相等吗?你们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这一提问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在积极思维之后,得出分别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就相等了。师板书: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并引导学生把它们都改写成用“米”做单位的数,即:0.1米、0.10米、0.100米,通过比较改写后的实际长度并没有发生变化,得出0.1米=0.10米=0.100米,引导学生先从左至右,再从右至左观察比较三个小数有什么变化,学生不难从中体会“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如此初步感知后再问学生:“学了小数的性质后,除了刚才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使1、10、100相等吗?”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相等”――“不相等”――“相等”的变化过程中,始终参与认知活动,尝到了思维成功的乐趣,在对新知的挖掘中体验到一种类似研究者的成就感,这样的数学课堂能不吸引孩子们吗?

二、创设猜想问题情境,拓展思维空间

有位教师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一课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生: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生: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生:商不变,那么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

生:商怎么会不变呢?怎样使商不变呢?

教师预计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筛选出以下三个与本课有直接关系的问题。

1、 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不变?

2、 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

3、 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有什么用?

师:同学们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是呀,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变呢?谁想来大胆猜想一下?(教师对学生的各种猜想板书)

生: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加上一个数,商可能不变。

生:我猜想被除数和除数要同时加上一个一样的数,商可能不变。

生:或许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一个一样的数,商会不变。

生:我猜想有两种可能,那就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去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商可能不变。

师:同学们猜想了在这四种情况下商可能不变。这只是一种猜想,是否成立呢?我们该怎么办?

生:举个例子验证呗!比如:100÷25=4。

师:举例是验证猜想的好办法。下面就请各小组合作,分别举例来验证这四种猜想,看看在什么条件下商是不变的。

该教学中教师创设了猜想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了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饶有情趣,在这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培养,思维空间得到了拓展。正象波利亚所说的:“我想谈一个小小的建议,可否让学生做题之前,让他们猜想该题的结果,或者部分结果。一个孩子一旦表示出某些猜想,他就把自己与该题联系在一起,他会急切地想知道他的猜想正确与否,于是他便主动地关心这道题,关心课堂上的进展。”

总之,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有利于突破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龄的学生,精心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设置思维障碍,使儿童在好奇心的牵引下、在不断克服困难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螺旋式上升和发展。也就是说,融入贴近生活的、有趣味的、探究的、开放的问题情境的数学课堂将会散发出独特的魅力,牢牢地吸引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爆发出鲜活的生机。

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李银平

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槐店镇河南小学 (466300 )

鲁迅先生曾经指出:“如要创作,第一要观察。”我国文学家契柯夫也指出:“作家务必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目光敏锐、永不罢休的观察家!”观察是作文的基础,观察能力的强弱是学生能否写好作文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想学生轻松作文,不能仅仅着眼于语言文字的学习和锤炼,应从根本上抓起,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作文能力是整个语文教学的顶尖部分,它的水平程度可以衡量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而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又是提高作文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教师从低年级起就应该培养学生这种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作文好比建房子,都需要一定的材料,而作文材料既可以从书本中得来,又可以从生活实践中来,这就要求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大千世界色彩纷呈,变化多端。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往往观察得不够仔细。教师进行作文训练的过程中应该先从课堂教学抓起,可采用挂图或电视、录音机、幻灯机、多媒体电脑等教学工具,尽量做到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富有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再去指导学生观察生活。说过:“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必须亲口尝一尝。”大部分感性材料来源于生活,单一在课堂中学生得到的知识印象不一定深刻,而亲身得来的知识体验,即写作素材,才是最直接、最真切、最生动的。这种写作感受和材料,必须在生活中仔细观察。

观察的方法指导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观察要有顺序,二是观察要抓住重点和特点。

1、是观察要有顺序。

不论观察什么景物、事物、人物都要有一定的顺序。叙述无序,让人读起来觉得头疼。观察顺序,一般来说,可以从时间角度看,也可以从空间角度看。

从空间角度看,这个观察对象处在什么位置,它的周围有那些事物,它本身怎样,都应该观察清楚,抓住它的颜色、大小、形状、神态等方面作静态描述。这个顺序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等,如《鸟的天堂》一文中描写大榕树,作者按从远到近的顺序,抓住榕树的树叶、枝干和气根的特点来写。

从时间的角度看,主要指这个观察对象的活动情况,它的开头怎样,经历了怎么样的过程,有什么样的结果,即以时间的先后顺序观察,着重抓住事物的动作作动态观察,如《小青蛙》的一个片段:

小青蛙眼睛瞪得圆圆的,盯着停在稻棵尖上的蚱蜢,一动也不动。那只蚱蜢煽动翅膀刚想飞走,小青蛙突然猛地一蹿,张开大嘴,吐出一条飞叉似的长舌苔,一下子黏住了它,把它倒勾进嘴里,眨眨眼睛就咽下去了。

这是小青蛙吃蚱蜢的动作描写。作者一连用了六个动词,就把青蛙敏捷的特点刻画出来了。当然,观察要注意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有一定的变化。

2、观察要有重点,抓住事物的特点。

观察之前,要把握事物的全貌,知己知彼,抓住事物的特点,有重点的观察,它就是要处理好事物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二、观察与分析问题的有机结合

观察事物的目的就是要把已有所思所感表达出来,这就使得观察者从一开始起就要认真思考问题,分析它具有的特点。若浮光掠影地看,且不加思索,那是没有什么收获。因此,只有观察与思考问题相结合,才会写出各具特色的作文来。

教师培养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的能力,通常采用比较和联想的方法。

1、比较法。

比较事物可以是这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作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的某些方面比,或者在不同时候比,不同的环境比等等。例如:让学生去观察校园中花池里的各种花的特点,就要看看它们的颜色、形状、香味等方面有什么不同;观察人时,就要比较这个人与那个人的相貌、脾气、爱好、品质等方面。再如,布置学生去观察上学路上、放学路上有什么变化,这是同一事物的这个时候与另一时候的情况比较。只有比较,让学生开动脑筋,才能找出事物的差别,观察与分析的能力才得以提高。

2、联想法。

联想要在具体事物的基础上展开想象。仅仅把看到的事物依葫芦画瓢似的写下来远是不够的,应该想这个事物的过去和未来是什么样子或由这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比如,前面讲到让学生观察花,想到花朵的培育者――园丁,是怎样辛勤培育花朵,再由此联想到像花朵一样的人――儿童,园丁――教师,这种写法就是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又如前面的《秋雨》一文中的最后一段,也是一种联想,作者由秋雨想到春雨,突出秋雨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时,应注意:一要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写出观察日记,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记得有位六年级学生在他的观察日记中写到:

“这天放学后,我有去菜园里捉小虫观察,发现有两株茄子的嫩叶上多了几个小洞。我俯下身,看看究竟是那条该死的虫子在捣乱,翻开叶子的背面一看。咦?难道是七星瓢虫干的?不对,怎么它的甲壳上不仅仅是七个星点,二是布满了许多星星点点,数一数,一共有十八点,我去问了老师才知道,这家伙叫十八瓢虫,长得像七星瓢虫,是庄稼的害虫,专吃嫩叶心的。”

不难想象,老师及时表扬了这个学生,就会带动更多的学生有所“新”的发现。

而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都有好奇的心理,他们提出的问题,也许幼稚可笑,也许连你也一时回答不了,教师应该珍视这些有益的问题,因为它能化作促进学生观察大自然、人生的动力。

以上谈的两个方面,既是独立的,又是密不可分的。吕叔湘先生说:“少年的时候,应当把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作为基本。”我们教师就应该鼓励学生调动他们的一切感官,去发展这种能力。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反思性教学的意义 下一篇:奉献教育满腔爱,洒向学生一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