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时间:2022-09-21 01:18:22

谈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教师是外因。在教学中我们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现在我们提倡自主学习,已不是完全放给学生,教师不管,所谓自主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建立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上的“想学”;建立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基础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

现代教学论认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学”的研究力度,通过加强对学生“学”的方面的探讨,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变被动地接受为主动地获取,变学会为会学,变苦学为乐学,也就是要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一、积极转变角色,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舞台。

好的教学的标志是:能够促进有效学习的进行。《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变管理者为组织者、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变传授者为合作者呢?

所谓变管理者为组织者,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组织好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和小组合作学习,做好教学的及时调控,灵活驾驭课堂。激发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的兴趣,并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实际上相当于“主持人”的角色。

所谓变主导者为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激活进一步探究所需的先前经验,激活学生的思维,把数学学习过程变成生动、活泼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所谓变传授者为合作者,包括建立人道的、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在平等、尊重、信任、理解和宽容的氛围中受到激励和鼓舞,得到指导和帮助。这个“合作者”意味深长。新的教学观教师不是主宰,不是裁判,而是班级群体中平等的一员,所以有的学者把教师界定为“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在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组织直接影响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策划组织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思考探索;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影响学生学习的自由度;教师的启发引导水平影响学生的思考深度;教师的评价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体验数学

基础教育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教育重心的转移,即把过去单纯对知识、能力的关注,转向对学生发展更全面的关注,即在对学生知识、能力关注的同时,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更加关注。

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学生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能力不是靠传授形成的,而是在数学活动中,靠学生自己去“悟”、去“做”、去“经历”、去“体验”的。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为学生提供“做”数学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作为教师应该用好教材,用活教材,要根据优化课堂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根据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把课本中的例题、讲解、结论等书面东西,转化为学生能够亲自参加的活生生的数学活动。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经历有关的活动,获得对有关知识的体验。即教学中要重视概念的抽象过程,公式的推导过程,法则的归纳过程,规律的概括过程,结论的综合过程,思路的分析过程等,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教学中,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成功愉快的体验。

三、满足学生的需要,张扬学生的个性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老师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在课堂里,学生想研究什么问题,想用什么方式去研究问题,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想去尝试,教师能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这些需要,是教师关注学生与否的一种重要体现。

学生在课堂上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需要:探究的需要;交流、合作的需要;获得新体验的需要;与师生平等交流的需要;个性得到充分发展的需要;获得师生认可的需要。

在学习了测量知识以后,我教师布置学生回家测量自己的腰围。第二天汇报时,有个学生突然发问:“老师,您的腰围是多少?”同学们顿时一阵哄笑,他们笑得那么开心是因为老师比较胖。但是我很坦然,虽然不是她事先设想的教学内容,但她还是笑着说:“你们先估计一下!”

同学们估了一阵子,老师又说:“估得准不准还得动手量一量才知道。但今天只有直尺,没有卷尺,怎么办?”

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孩子们又开动了脑筋。

生1跑上讲台,拿着米尺,小心谨慎地围着这位老师的的腰绕了一圈,一看,83厘米。

生2的办法是:“我想用一根长长的纸条,对着米尺,把刻度画下来,就可以当卷尺用了。”

自己制作一根软尺,想的真绝。

生3:我可以拿一根绳子,围着你的腰绕一圈,再量一量这根绳子就可以了。

这已经是这位老师心目中理想的答案了,正准备结束这个插曲时,这位老师发现一个学生还在一个劲地举手示意,于是老师决定给他一次发言的机会。

生4:我只要把老师的皮带取下来量一量就知道了,这办法挺简单的。

生5接着说:我一有10厘米长,看看你腰围有几就可以了。

真是活学活用。

这些都是这位老师没有想到的答案。

就这样,孩子们用他们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在这位老师的的腰上折腾了好一阵子,最后得出一个结论:“老师,你该减肥了。”

这堂与原计划完全不同的的课,因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学生学得特别主动,智慧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也使老师再一次感受到学生身上不可估量的创造力。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过程中,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的减轻和教师作用的降低,相反,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该看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矛盾,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充分,越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上一篇: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探究 下一篇: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塑造良好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