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融合加速技术创新

时间:2022-09-21 01:10:01

产业融合加速技术创新

我国的研发投入总体上仍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2005年,我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3.7%,除很少的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在5%以上外,大部分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跟国际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核心技术和专利拥有量少

近年来,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有所提高。企业在政府的引导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断加强。具有一定规模的IT企业开始建立企业内部知识产权管理规章,设立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等。在研究开发中把知识产权工作纳入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为了避免重复研究并防止出现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法律纠纷,在组织技术研发、技术合作、技术进出口和技术改造前,企业开始注重知识产权的检索工作。在项目研发、产品生产及销售的过程中,确立知识产权保护目标,积极进行知识产权信息的动态跟踪,加强对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的监督控制,企业宜及时采用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商业秘密等不同方式进行保护。

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呈现高增长的态势,在全国专利申请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特别是1999年以后,专利数量保持着33.61%的年均增长率,不仅在增幅上高于国外,在数量上也逐渐超过国外。计算机、电子元器件、通信等领域成为专利申请攀升最快的领域。信息产业中的部分技术领域从专利申请数量上比较,与国外的差距明显缩小,部分领域甚至有超越之势。

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已公开的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中,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申请占总申请量的27.10%。

电子信息技术领域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反映出以下两个特征:一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在全部专利申请总量中所占比例较大;二是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技术含量相对较高,技术含量较高的发明专利占60.37 %,实用新型专利仅占39.63%。但国内外企业在专利申请数量上仍有一定差距,在发明专利申请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不到国外的一半。

目前,国内与国外在发明专利申请方面的差距仍然很明显,除了计算机与自动化、电子测量与雷达导航等领域差距稍小以外,其他技术领域的国内专利申请与国外企业的专利申请数量差距都比较大,尤其是在电子器件、广播与电视、家用电器、通信以及信息材料与加工工艺等领域。

2001~2005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

创新能力提升较快

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高。

首先是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芯工程取得显著成效,一批CPU芯片、数字多媒体处理芯片、数字电视解码芯片、GSM/GPRS基带处理芯片、TD-SCDMA手机核心芯片、以太网路由交换核心芯片等相继问世,标志着我国集成电路设计技术迈进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在操作系统开发方面,我国在支持开放源代码的中文Linux操作系统及其重大应用方面做了大量的研发工作。目前很多厂商都开发出商用的中文Linux操作系统,并且在部分行业和信息化工程中得到初步应用。我国自主开发了红旗Linux、中软Linux等操作系统和基于Linux的Redoffice办公套件等产品。在服务器操作系统方面,内部测试版本Kylin(“麒麟”操作系统)的技术开发已经完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除此之外,在桌面中文Linux方面,我国自主开发了中软Linux4.0和红旗Linux4.0版,初步达到了实用程度。在办公软件方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集成办公软件永中Office2003已开发成功。金山公司在中文Linux的移植工作上,开发完成了适用于中文Linux的新的跨平台文字排版引擎、表格计算引擎和动画播放引擎,并推出运行于中文Linux的金山WPS版本。我国Linux应用在服务器、嵌入式系统、互联网和信息安全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智能手机、机顶盒、商用服务器、医疗器械等领域的应用软件开发已形成一定规模,具备较好的商业应用和商业价值。

其次,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发及产业化取得重大成果。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标准是我国自主制定、经国际电信联盟(ITU)批准的3G三大主流国际标准之一,是我国第一次以自己提出的国际标准主导和推动着产业发展、进行自主创新的一次重要实践。

目前,我国企业拥有数百项具有重要商业价值的TD-SCDMA核心专利,构成了TD-SCDMA专利群,部分专利技术已取得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利保护。专利和标准的结合,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TD-SCDMA领域的专利优势。

创新推进产业由大到强

“十一五”期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将进入由大到强的战略转变新阶段。

1.技术创新呈现集成化、国际化趋势

高成长、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的特征更加显著,利用全球资源加强本国或本企业的研发工作,开展研发合作的国际化特征日趋显著。

2.产业融合明显加快,产业结构日趋软化

信息技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趋势加速产业融合,出现了跨行业、跨国界的企业重组,导致传统的专业化界限逐渐消失,将形成网络传输产业、信息家电产业和新的信息服务业,新的产业格局正在形成。

3、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竞争焦点不断升级

电子信息企业之间已从产品质量、价格竞争上升到对品牌、核心技术和标准的控制,标准和知识产权已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标准和知识产权制度在促进信息技术创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起到了激励创新、规范竞争、调整利益的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已成为企业竞争的基础和决定胜负的关键。

4.区域集群化已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

集群建设是世界各国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的形成是产业提高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有利要素流动、共享服务和基础设施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5.制度环境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

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供给、融资体系、服务体系、市场环境、政策框架、管理模式等制度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通过制订产业发展战略、政策法规、重大工程、营造环境等措施推动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调节的作用,更加有效地配置国内外各种资源,推动产业发展。

6.电子信息技术和产品正处在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

新技术发展往往会创造出一个新的需求,围绕这个新需求的相关产业就会构成一个新的产业链。今后信息技术与市场将呈现如下发展趋势:微电子技术正在孕育新的突破;计算机技术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超高速计算机发展突飞猛进;下一代通信技术走向大规模应用,市场发展成熟;数字电视大规模普及应用;下一代互联网将成为主流;软件产业向网络化、外包服务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网络家电、光电子产业、新型电子材料正呈现新的发展态势。

上一篇:浦华众城全面推广红帽RedHat新产品Linux5 下一篇:IT进化论―从IT到B.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