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发展改观基层图书馆现状的几点思考

时间:2022-09-21 11:09:41

浅谈对发展改观基层图书馆现状的几点思考

摘 要:信息化、网络化程度的提高,服务危机影响着图书馆的地位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如何在这种形势下求生存,求发展,更日益显得紧迫,从几个方面论述了图书馆,特别是县级图书馆在发展中的困境和新思路。

关键词:服务危机;发展改观;图书馆

一、生存现状

(1)领导不重视。我市图书馆办得好坏,当前完全取决于地方领导重视程度,而在市场经济社会的大环境下,领导们普遍存在着“经济建设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眼睛总是盯着经济效益”至于图书馆办好办坏,发展不发展都与上级下达的经济指标,地方经济繁荣没有必然的关联,因此谁还顾及这个只需投入又不能直接产出经济效益的事业呢?

(2)管理上脱节。图书馆人员、经费的使用管理都在当地政府,而上级主管部门只能从业务要求上下达任务指标,但对人力、财力的使用管理上都无权干涉,而完成这些任务指标恰恰需要的是人力、财力、例如,根据省市要求图书馆要逐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近几年关于“资源共享工作”项目建设,已经多次召开专门会议下达文件,通过各种渠道宣传落实,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没有能力维护,也只能坐以待毙。同时,近几年开展的评估定级工作,对市图书馆各级别有明确的规定标准,特别是在年购书经费上和新购藏置量上的明文规定,图书馆的购书经费问题能真正得以增加和解决。

(3)经费投入少。地方财政的紧张, 图书馆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相比之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远没有吃饭生存问题那么严重。因此,每年财政预算部分我市图书馆购书经费根本就不列入预算,图书馆即使列入财政预算也少的可怜。除供暖费,消费,工会会费,保险费等杂七杂八的扣除所剩无几。冬天不能购置新书,因此,县市图书馆缺乏资金投入造成房旧,书旧,人也旧,造成门庭冷落,事业萎缩。

二、实行创新管理

只有实行创新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才能使公共图书馆始终处于良性的可持续发展之中。

(1)为适应数字时代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地进行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观念创新,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中,作为经常性的主要管理职责。

(2)提高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使每一个管理者,都成为创新者。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的人员素质和人员结构在管理和服务中都非常重要,这里不仅包括人员的学历和业务水平,也包括他们接受数字化图书馆要求的管理机制情况,由于图书馆人员编制的限制和种种原因,不可能再从外面引进新的专业人材,只有对现有的馆员进行知识更新和专业知识培训,从而不断充实和提升知识水平与整体素质,实现自我发展与自我开发和创新。

(3)公共图书馆必须具有个性化,活力化特征,创造出与众不同的特色服务方式。社会需求的扩展变化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迫使图书馆服务一定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拓展新的服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当前信息技术,改变我们的服务手段,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馆际互借,新书报道等服务都可以通过网络功能来实现,同时积极实现网络参考咨询,提升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技术含量,满足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 转贴于 233网校论文中心

三、营造新的服务理念

当代图书馆的服务理念应凸显多样性。读者印象中图书馆只是借书,阅览的传统服务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大众的多种需求,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一个满足学习,娱乐,休闲,交流,沟通多种需求的公共空间,人们进入图书馆可以放松自我,享受对话沟通,得到心灵抚熨和自我满足。图书馆要尽其所能为民众营造一个充满人性关怀,充分尊重读者人格的,平等自由的空间,使读者充分享受到神圣的平等权利,在平等的氛围中去学习新知识,使图书馆成为充满人文关怀的净土,广大公众的精神家园。作为图书馆,我馆正是由于一直坚持这一服务理念,才得以在困难的环境中正常运转,始终吸引一批忠实的读者。

(1)多年来,我市财政下拔图书馆的经费除了人员的工资外,购书经费,目前质量比较高的图书都是成套的精装书更是成百上千元,为了保证图书的数量,满足读者的借阅,只能购入十几二十几元一本的中低档图书。这带来的结果就是馆藏图书增长率逐年下降,藏书质量也随之下滑。由于没有财政预算,根本就没有购买经费,大都多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临时拨一点,或采用捐书形式,质量,数量无从谈起,由于缺乏经费,乡镇图书馆的工作陷入极大的被动,很多活动,工作都很难以开展,有的已变得可有可无,有的是名存实亡。

(2)设施、设备老化、落后,人材流失。由于多年来一直没有经费,想要为读者营造一个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也只能是梦中楼阁,原有专业人材只能选择别离,另谋发展,而这些人,也正是本馆的中坚力量,这无疑是本馆图书馆界的一大损失。

四、发展前景

(1)改变图书馆目前的管理模式。若想改变目前的这种令人堪忧的窘迫现状,首先应有一个制约的机制来规范我市图书馆的管理体制。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至上而下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来对待图书馆事业,真正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将我市图书馆发展规划,建设规模,资金投入,人员配置都列入政府计划,并制定落实责任及措施,作为目标责任来约束地方政府对文化文明的建设,这样才能在具体操作时无论是上级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带是图书馆馆长都有据可依,有理可争,有规可循,有法可遵,彻底改变多层次管理而又都没有切实地真管的尴尬局面。

(2)用政策办馆。只靠地方政府办馆目前对于发达地区财政还可以,因此我们可以吸引社会力量办馆,但这需要有关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吸引工商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各界,每年向图书馆赞助捐赠,同时按赞助捐赠的比例减免税收,同时,还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来扶持图书馆自身靠造血的功能,如图书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条件允许下,创造经济价值或搞有偿服务,增强自身繁荣的能力。

目前图书馆的诸多弊端和地方经济状况不景气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发展形式不容乐观,如不及早从根本上给予解决,错过良机,使得广大农民群众与图书馆这个社会文化窗口越离越远。我们坚信政府及社会能够真正解决问题、真正重视起来,为图书馆建立规范合理的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制定有利于图书馆繁荣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一定会走向繁荣。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培养人的创造性 下一篇:平远县2010~生活饮用水水质监测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