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档案之一:流脑

时间:2022-09-21 10:57:23

疾病档案之一:流脑

病名: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

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冬春季节,可呈流行性或散发性传播。近年来由于卫生条件的改善及爆发型流脑救治技术的提高,发病率和病死率逐年下降,但每年仍有散发病例出现。

传染源:流脑的传染源是患者及带菌者,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和带菌者的鼻腔分泌物中,可随咳嗽、喷嚏或飞沫传播。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新鲜、缺少光照均为本病传播的有利条件。

发病年龄:本病主要发生于15岁以下的儿童,但以2岁以下居多。

临床表现:主要和机体的抵抗力相关,若机体抵抗力较强,病原菌仅在鼻咽部繁殖,临床表现出轻症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当机体抵抗力下降(如过度疲劳、病毒感染等)细菌可侵入血循环造成败血症,部分细菌可通过血脑屏障,侵犯脑脊髓膜,发生脑脊髓膜炎。

潜伏期:该病的潜伏期一般为2-3天,最短为1天,最长为7天。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三期:即上呼吸道感染期、败血症期、脑膜炎期。

上呼吸道感染期:主要表现为鼻炎、咽炎或扁桃腺炎等感冒症状,与其他疾病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难以鉴别,这一点年轻父母要特别注意。

败血症期:一般起病急骤,突发高热,面容呆钝,脸色灰白或发绀,伴有恶心呕吐,婴幼儿易发生惊厥。起病几小时后,迅速出现出血性皮疹--淤点(本病的特征性表现),淤点分布不均,大小、多少不等,压之不褪色,以后迅速融合成片,形成淤斑;

脑膜炎期,除发热、淤点、淤斑外,随后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即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昏迷脑膜刺激征等。

可能发生的情况:流脑临床症状轻重较悬殊,大多是轻型,但也有部分呈爆发型表现,此型病程进展迅速,十分凶险,常伴有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表现,预后较差,病死率极高,并可留有并发症及后遗症。并发症、后遗症的严重程度和早期应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密切相关,故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

此外,2岁以下患儿预后差;反复惊厥、深度昏迷、体温过低或过高,或有休克者预后不良,病情进展极快;治疗较晚或不彻底者,预后差,且易有并发症及后遗症。

预防要点:

1.注意个人和居室的环境卫生,保持空气流通和新鲜,体弱儿童应尽量避免到拥挤的公共场所去。

2.若发现疑似病例应尽早就诊,且应采取毒隔离措施。

3.对已密切接触患儿的孩子应给予药物预防,如可用SMZco口服3天,有一定效果。

4.按时预防接种,这是预防流脑发生的重要措施,保护率可达80%以上。

5.在流行季节,应注意观察感冒儿童有无流脑的症状和体征,尽早就诊、服药,以免延误病情。

上一篇:首选好书 第5期 下一篇:荤素搭配鲜亮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