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救生方法种种

时间:2022-09-21 09:22:48

地震时救生方法种种

逃生――

先找承重墙蹲下

1、迅速寻找承重墙

利用写字台、桌子或长凳周围的空间,或者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如果附近没有写字台或桌子,可用双臂护住头部、脸部,蹲伏在房间的角落。滕吉文院士说:“一柱抵千斤,如果有高大的柱子,那它是最好的掩护,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应该找一堵牢固的承重墙,在墙边蹲下。”

2、立即蹲下蜷缩身体

身体尽量蜷曲缩小,卧倒或蹲下;一手捂口鼻,另一手抓住一个固定的物品。如果没有任何可抓的固定物或保护头部的物件,则应采取自我保护姿势:头尽量向胸靠拢,闭口,双手交叉放在颈后,保护头部和颈部。

3、远离玻璃、门窗、外墙

在躲避时还应注意远离玻璃制品、建筑物外墙、门窗以及其他可能坠落的物体,例如灯具和家具;不可跑向阳台;不可跑到楼道等人员拥挤的地方;不可跳楼;不可使用电梯。

4、立即滚下床

美国国际救援小组(ARTI)提示:如果晚上发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抓紧枕头保护住你的头部,然后简单地滚下床,床的周围便是一个安全的空间。在晃动停止并确认户外安全后,方可离开房间。地震中的大多数伤亡,是在人们进出建筑物时被坠物击中造成的。要意识到可能会断电,火警以及自动喷淋装置可能会启动。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5、用肩背承受压力

当被卷入混乱的人流不能动弹时,要用肩和背承受外来压力,随着人流移动而行动。弯曲胳膊、护住腹部,脚要站稳,不要被别人踩到。不要被挤到墙壁、栅栏旁边去。手插口袋是极其危险的,双手应随时做好防御准备。

6、木质建筑最安全

木头具有弹性,并且与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动。如果木质建筑物倒塌了,会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间,而且,木质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轻。砖块材料则会破碎成―块块更小的砖,而给逃生人员造成伤害。如果发生地震的地方砖石结构的建筑较多,造成人员伤亡比较大。

自救――

第一天得救 生存率九成

向安全空间慢慢爬

仔细观察被困周围的环境,如果发现自己所在的地方结构不够稳定,有可能在余震时再次造成危险,就要观察哪里的支撑结构比较强,要向那里慢慢爬行移动身体。同时,注意不要碰到不稳定的结构,以防其坍塌。

不要乱动

地震后,通常被困或被压环境结构比较复杂,如果急于找出口脱身、乱动乱撞的话,不仅容易使不稳定的建筑结构坍塌,而且会因出汗导致缺水,耗费大量体力,出现低血糖。这对等待救援大大不利。此时不要做过大的动作。

及时止血

地震极有可能给身体造成创口。如果伤口不大,可用力压一压止血。如果伤口流血比较多,可以尽快用带子放在伤口的近心端,上臂和大腿都应绑在上1/3的部位。如果没有找到合适的带子,可以脱下衬衫、寻找绳子等带状物止血。如果出现骨折。要用腰带、衬衣等进行简单固定。

想方设法找食物和水

这是供给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如果没有在身边找到残存的食物和饮用水,那么一些平时从来不吃的树根、树叶、树皮和草籽等,都可以用来维持体力。没有饮用水也可以暂时接尿液解渴。

少活动,擦去口鼻沙尘

活动一下手脚,清除脸上的灰土和物件。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在四周找找有没有毛巾或布,可以用来擦擦脸或掩住口鼻,防止吸入更多的灰尘。没有的话,可以用袖子或衣襟代替。但是,活动不宜过多过大,因为身体受伤部位不详,如果已经伤到了颈椎或腰,活动过多极易加重损伤,甚至可能造成截瘫。

有条件抠出一个透气孔

把身体周围可以移动的物品放置在上方的重物下,一来可以防止坍塌,二来也能扩大空间,有利于呼入更多的氧气。如果没有可以移动的物品,可以用手慢慢将透气孔抠大一些,但前提是,一定不要影响到整个支撑结构的稳固。

听见来人再喊救命

被困后一直大声呼叫是非常不可取的。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此时,你可以在听到救援者的呼喊或敲击声靠近自己时,再呼叫。如果没有力气呼叫,可以在身体周围寻找小石块、砖块、铁管等,敲击石头向外界传递求救信息。

被困者要相互鼓励

几个人同时被困时,要相互鼓励,必要时采取脱险行动。

防余震――

余震不断 尽快远离危险区

余震出现在主震以后,虽然能量不及前面的大地震,但叠加起来,经过多次打击的建筑物可能就承受不住了。

主震后的第一次余震什么时候到来,是没有规律的,有可能立刻就有强烈余震,也有可能过上一两天。所以主震后仍然不能掉以轻心。

余震虽然一般较主震弱,但也足以造成进一步损害,并使建筑物更脆弱。除非警方、消防队或救援组织请求你提供协助,否则应迅速远离受损害的区域。

主震结束后,已经逃生的人员,首先应立刻评估自身所处的环境,看其是否真的安全。其次就是要尽力联系外界求救,逃生者最好不要去急着救助他人,因为逃生者也是需要救助的,只有在保证自身生命,且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才可以选择救人。

主震结束后,对被困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把自己被困的消息传达出去,如果条件不允许,则应当保存体力,避免大声的呼叫、哭喊。

一般经历过地震的人应该对余震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余震来临时应根据本人所在的位置采取不同方法。

首先要避免惊慌,以免出现踩踏、挤伤。余震发生时,如果在家,要尽量选择躲在卫生间、厨房等面积稍狭小的地方,关闭电器阀门。如果在学校,要有序地前往空旷地带,不要乱跑或跳楼。如果正在街上走,最好将身边较软的物品顶在头上,也可用手护在头上,不要躲在电线杆和围墙附近,应立即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互救――

自身安全再救别人

地震后,对于安全脱离险境的人来说,在大批专业救援队伍没有到来的时候,他们的行动或许能够给被困者一线生机。

自身安全再救人 强烈地震之后可能会发生余震,施救者首先要确定自己已经身处安全地带。然后再考虑去营救其他被困者。

不能急着生拉硬拽 不要冲上去就对被困者生拉硬拽,做到救人前心中有数。“先多后少”,即先救压埋人员多的地方;“先近后远”,即先救近处被压埋人员;“先易后难”,即先救容易被救出的人员;“先轻后重”,即先救轻伤和强壮人员,扩大营救队伍;如果有医务人员被压埋,要优先救援,增加抢救力量。

不能多人踩踏 在救援时,不要一群人都聚集在同一地方,因为震后建筑物坍塌时,建筑结构变得很复杂而且存在许多不稳定因素。如果大家都在同一地方踩踏,非常容易对幸存者造成二次创伤。

扩大通风孔道 在救埋在瓦砾下的幸存者时,

要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建立通风孔道,保证幸存者呼吸通畅,以防缺氧窒息。

快速清理异物 施救者要快速清理其头面部、胸腹部的砂土和口中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轻拉被困者双手和双足 如果可以移动砖头就能把幸存者救出,施救者应轻拉其双手或双足,从缝隙中缓慢拉出,但一定要保持脊柱水平轴线及稳定性。呼吸心脏停止的伤员,立即心肺复苏。

有伤口先按压止血 如果被救出人员身体有创口,一是,可以将有一定厚度的软布直接覆盖在伤口上。二是,指压止血。此方法适用于出血量大,有血管创伤的人员。施救者应将手指压在伤口出血之上的主要动脉部分,使血管被压闭住,以阻断血流。施加压力时,力度要适中,压迫10-15分钟,时间不宜过久,尽可能抬高患处,减慢流血速度。三是,前臂出血,手指按压肘窝处动脉。伤口在肘部,压迫上臂中段内侧肱动脉。四是,手指出血,用拇指和食指压迫手指两侧血管止血。五是,大腿出血。让伤者屈起大腿,用拇指压住腹股沟韧带中点内侧的股动脉。六是,小腿出血时,施救者应用拇指压迫窝处(膝关节后打弯处)动脉。七是,足背出血时,在内踝后内侧跳动的地方用手指压迫即可。

止血带四五十分钟松一次 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采用止血带。不得已采用时,要每隔40-50分钟放松一次,总时间不宜超过3小时,每次放松间隔以1-2分钟为宜。一般来说,上肢扎于上臂上1/3处,禁止扎在中段。下肢扎于大腿的中部。上止血带前,先要将伤肢抬高,在上止血带的部位,先用软的衣服、毛巾等垫好。

把伤者抬上硬门板 询问伤者是否骨折了,如果伤者称颈椎、脊柱、腰部等部位疼痛,在没有专业救援人员在场的情况,一定不要急于包扎固定,这有可能造成截瘫。如果幸存者中有医务工作者,人们可以在医务工作者的指导下,把这些受伤人员平稳地抬到坚硬的门板上。

用手杖、硬纸板固定 如果四肢骨折,可以用夹板对其进行简单固定,以避免因运动而使损伤继续加剧。现场若无夹板,可就地取材,用木棒、竹板、手杖、伞、硬纸板等。在上夹板时,一定要在肢体上放上布类垫好。同时,要将骨折处的上下两个关节都固定住。四肢固定要露出指、趾尖,便于观察血液循环。不过,对于伤者骨折的处理,非专业人员只能简单固定,千万不要轻举妄动,还是要等待专业救援人员的施救。

上一篇:关于阴阳五行学的问答 下一篇:点压穴位巧治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