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时间:2022-09-21 07:49:32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探索研究

【摘要】 目的:探索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待两组学生完成一学期全部课时之后,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并结合学生的最终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教学效果综合测定。结果:经专家和学生评定后,观察组的6个评定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 护理学基础; 探索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science”.Method:Two classes of 2010 nursing profession from the Medical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 were selected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observation group underwent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science”,and 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the conven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the teaching of “basic nursing science”.After completing a term of all the semester,all the students of the two groups would give a paper with the system questions and combined with final examination results of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teaching methods.Result:After evaluation by experts and students,the scores of six assessment ite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Case teaching method; Basic nursing science; Exploration 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Medical College of Shaoguan University,Shaoguan 512026,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05.023

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设置,选择有代表性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讨论、分析,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积极主动探索并发现问题,进而提高综合分析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1]。护理学基础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护理专业课程,是其他临床护理学科的基础,单纯的知识讲解无法使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问题引导[2]。为探讨研究案例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作为研究对象,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学院2010级护理专业(1)(2)两个班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6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20~24岁,平均(21.1±1.7)岁;对照组53名学生均为女生,年龄19~23岁,平均(21.3±1.2)岁。两组学生均需完成一学期共计115课时,其中理论课57课时,实践课58课时;两组学生在年龄、课时数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内容如下。

1.2.1 案例教学法

1.2.1.1 课前准备精选案例 为使所选案例符合当节课堂的学习目的,教师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的准备,精选案例,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典型的临床病例,而且需要具备举一反三的引导作用。例如在讲授“压疮”这节课时,可以将以下病例作为本节护理课的教学案例:患者女,67岁,入院前3周因脑血管意外受损导致左侧肢体出现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清晰,大小便失禁,住院1周后,发现患者骶尾部皮肤呈紫红色,有水肿现象,皮下可见硬结。

1.2.1.2 巧妙呈现案例 案例的呈现时间可以是课前、课中、课后的任意一个阶段,呈现形式可以多样化,一般认为,在课堂开始的前10 min呈现案例能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讲授氧气吸入法时,可以将准备好的案例资料借助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文本案例转化为录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形式,这样可以使典型案例更加具有吸引力。

1.2.1.3 案例的分析和讨论 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是案例呈现之后的必要环节,同时也是案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在讲授上面提到的案例时,可以向学生提出以下4个问题:(1)患者的骶尾部出现了什么病变;(2)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3)根据案例中的描述,该患者的患病程度怎样;(4)应当采取怎样的护理措施。提出这4个问题之后,需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中的有关内容,自学完成之后,指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分析,各抒己见,取长补短。

1.2.1.4 进行角色扮演 待学生讨论完毕之后,由教师主持,请学生模仿上述案例,一人扮演患者,另一人扮演护士,通过角色扮演检查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在角色扮演中,学生也能更好地体会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培养其专业的情感态度具有重要作用。

1.2.1.5 案例总结评价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角色扮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此外,还要对整节课堂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总结,指出正确的观点和理论基础,剖析错误的观点。

1.2.1.6 作业布置与考核 课堂教学完成之后,需要针对本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并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定期的考核,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其对案例教学的认知感。

1.2.2 评定方式

1.2.2.1 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 本次研究需编制课堂教学质量综合考量评定表,编制过程中需参考相关的文献著作,并结合教育专家的咨询意见和本校的实际教学情况,经护理教育专家和统计学专家的反复审阅,最后形成初始考量评定表[3]。考量表共包括22个评价条目,其中,案例质量评价6个,课堂教学能力5个,教师教学态度5个,课堂教学教学效果6个,每个条目共包括5个选项:非常好、好、一般、较差、非常差,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1分。评定方式包括专家评定、教师评定、学生评定[4]。专家和学生评定内容除了具备考量表的基本条目之外,还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共6个条目,每个条目共包括4个选项: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认同,并分别赋予以上选项为5分、4分、3分、2分[5]。

1.2.2.2 期末考试成绩 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将期末考试成绩分为4个等级:85分

1.3 观察指标 待两组学生完成《护理学基础》的全部课时之后,发放调查问卷并统计分析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由于学生和专家的专业水平和考量角度不同,需要在分别统计评定结果之后计算评定方差[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专家和学生的评定结果以及方差分析结果比较 经专家和学生评定后,观察组的6个评定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优秀率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案例教学法中教师的重要地位 案例教学法的实施需要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但是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案例却对整堂课的教学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作为教学案例的搜集者、讨论的发起者、理论学习的引导者、总结分析的点评者,在整个案例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7]。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巧妙引导,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经验也直接决定了《护理学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王秀华等[8]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和以病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相互结合的教学模式发现,大多数的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提高自己的综合护理能力,但是仍然有个别学生否认这种教学模式,认为这样的学习效率未必比传统的教学方式好,有些甚至觉得时间花费比传统教学方式多,然而学习所得不见得比传统模式多,所以,她们研究发现可能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会对教学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国内学者邓安梅等[9]也研究发现,由于传统教育在我国的教学环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牵制着我国教育模式的发展,因此,学生们所接受的正是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模式,一旦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观念未必能够马上转变过来,而与此同时,我国教师能力的差异不一,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衔接往往存在不连贯性,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条件,要求实施案例教学模式教师要在关注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加应该不断地扩展自己的知识空间,使得自己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更多更有说服力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才能让学生能从言传身教的模式中得到最直接的经验体会。赵坤婷等[10]也研究发现,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开放、交流、平等的密切关系,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案例教学模式的作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本研究中发现,在评估教学是否培养了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教学设计是否适合课程特点、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广度是否适宜、有无突出学科专业特色、是否灵活运用多种教学媒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民主等6个条目上,观察组所得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2 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法借助生动形象的临床案例,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层剖析问题,可显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1]。课堂教学中,真实情景的创设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为“师生互补、教学相辅”,改变了以往“一教一学”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分析案例、角色扮演等环节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生动的教学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国内学者研究显示,护理学专业的本科学生在评判性思维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正性评判,但能力尚未成熟,在系统化能力和思维自信心等方面仍然显得比较薄弱[12]。李莎莎等[13]研究指出,医学专业的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成绩十分优秀,但是在临床实际工作过程中确显得尤其蹩手,面对患者束手无策。类似此类情况,可能与学生的年资偏低、学生缺乏专业的信念有一定关系,也可能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密切相关[14]。因此,案例教学法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惯性,通过模拟案例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同时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交流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这样能使得学生在模拟案例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再经过小组的讨论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还把学习设置为一个真实、复杂的问题情景中,使得学生能够模拟直接接触到患者,分析患者的病理生理状况,同时引导学生去如何发现患者的问题所在,分析如何解决其的困惑与问题,这样就不仅能够体现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还更能够提高《护理学基础》学习的有效性。

笔者在本研究中明显发现,通过一个学期的系统学习,案例教学法能够明显提高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的积极性和效应性。在观察组的期末考试成绩中,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64.3%、30.4%、5.4%、0,对照组的优秀、良、及格、不及格的百分比分别为45.3%、35.8%、13.2%、5.7%,可见,观察组的优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能够通过具体案例的呈现,使学生快速掌握护理学基础课的重要内容,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值得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敏.《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存在问题与改进方法初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3-84.

[2]朱丽丽,张会敏.病案情景模拟考核在护理学基础实践课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85-86.

[3]赵嘉,陈运香,高燕.高端模拟教学试验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7):63-64.

[4]潘一楠,李莹,周瑾,等.多媒体操作平台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0.

[5]乔昌秀,吴玉坤,李丽,等.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吉林医学,2009,30(16):1848-1849.

[6]刘云儒.PBL教学法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5(16):149.

[7]陈资妹,郑玉仁,郑建盛,等.模拟情境演练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9,23(29):2704-2705.

[8]王秀华,谷灿,毛婷,等.以问题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模式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6):405-408.

[9]邓安梅,朱萍,周哗,等.PBL教学法在试验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9,8(9):1127-1129.

[10]赵砷婷,自洪波.PBL教学在生理学教学中的应用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2):1055-1058.

[11]董晓红,李淑珍,陈良琼,等.情境教学法在心内科护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24):2232-2234.

[12]李慧,唐四元,王井霞,等.国内护生评判性思维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9,24(7):92-94.

[13]李莎莎,周郁秋,杨金伟,等.我国小同层次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体水平分析[J].护理学报,2010,17(10A):4-8.

[14]胡可芹,蒋晓莲.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临床决策能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3):198-200.

[15]符丽燕,蔡福满,邱贤云.护理本科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纵向研究[J].护理杂志,2010,27(8B):1273-1274.

(收稿日期:2015-08-27) (本文编辑:欧丽)

上一篇:戊酸雌二醇两种给药途径在诱导排卵中对子宫内... 下一篇:片片仙云来渡水 双双燕子共呢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