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时间:2022-09-21 06:33:03

高校财务管理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摘 要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办学经费来源的日趋多元化,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这种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拟就这些问题发表一点建议。

关键词 高校 财务管理 预算 固定资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以及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也趋于多样化。大多高校在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经费的同时,也在依法多渠道筹措教学资金,这样一来使得高校教育经费来源和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资金来源多样化,经济效益分配政策多元化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新的情况,面对这些变化,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方式就显得力不从心,很难适应新形势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要求。

一、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应该是高校统一规划年度收支状况、编制其他工作计划的依据,同时也应是高校年度内具体财务收支执行时的依据。但目前看来,各高校对预算管理普遍缺乏力度,尤其是预算的具体执行。往往是预算编制的很完善、很具体,但在执行过程中,就会过多的强调变化,很少遵照执行。这样一来,预算编制时不是赤字预算,但从执行结果看,往往就成了赤字预算。同时,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评价也不够,很难真正从上一年的预算执行中获取有价值的资料。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当。在高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一方面为改善教学条件,对教学仪器、设备不断的重复购置,购入资产闲置严重、使用效率低。另一方面,由于高等院校的固定资产管理与企业不同,不计提折旧,这样就导致固定资产在管理上只是价值管理,而忽视固定资产的实物管理,每项固定资产没有详细的明细管理。同时,在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中,由于存在验票不验货、验收时间不及时、以及报废手续不健全等等原因,使得固定资产在管理上经常会出现帐实不符的情况,最终会影响高校资产项目的真实性。

(三)资金使用效率低。高校财务管理中―资金―是重中之重,一般都是高校财务工作主抓的对象。但在目前看来,大部分高校对资金的管理重资金使用限额,而对资金使用效益却很少问津。大多高校在对资金使用上,往往是本着“一碗水端平”的思想,实际是在吃大锅饭。日常支出只看你用多少、却很少去考察你使用了资金会带来多大效益。而且,大部分高校只是把资金存入银行,随用随取,而很少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进行资本运作来实现资产增值。

(四)科研经费缺乏后续管理。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一般本着“谁的钱给谁用”的原则。钱到位就一次拨下去,然后就不闻不问。而科研活动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大多不能为学校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高校重视科研投入但对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却投入甚少,甚至不再投入,使得即得的利益流失。

(五)会计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人员素质普遍较低。长期以来,人们对会计工作认识比较片面,认为会计工作不过是打打算盘、贴贴凭证、记记帐等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一般人经过一段时间实践都能胜任。高校虽然是个人才济济的地方,但对一般会计人员的要求也普遍较低,低素质的会计人员再加上不合理的会计机构设置,使得在当前的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存在很多问题。

除了以上几个明显的问题外,在当前的高校财务管理中还存比较严重的“坐收坐支”现象、以及会计操作不规范、会计核算口径不统一等诸多问题。要想解决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二、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预算管理、尤其应加强对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以及预算执行结果的分析。预算管理应该是高校所有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是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预算管理具体来说,应由以下三个步骤来完成:

1.预算的编制:这是整个预算工作的基础,只有编制出一个科学合理的财务预算,才能要求日常财务活动来遵照执行。一般来说,高校的财务收支预算,应该由校级的财务总预算和所属个系处或所属的各二级财务的收支分部门预算共同组成。各部门在编制下一年的预算时一方面要认真分析过去预算的执行情况,另一方面还要充分考虑本部门、本年度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的核算方法,来编制新的预算。另外,在编制预算时一定要注意所涉及的内容必须全面。目前,大部分高校为扩大办学规模、增强教学实力;或为通过各项教育评估检查,已经向银行借款负债办学。这一部分筹资内容也应纳入预算管理之内,尽量使所编制的预算全面、系统。同时为增强预算编制实用性,还应尽量细化,这样才能保证在具体财务工作的执行过程中,处处有据可依。

2.预算的执行:长期以来各高校在预算管理中普遍存“重编制轻执行”的状况。大多数高校在预算的编制上都很下功夫,预算编制的十分完善、具体。但在预算执行中往往就不再关注,使得整个执行过程缺乏有效地监控,出现问题也不能及时纠正,这样偏颇越来越大,最终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与编制测算的结果大相径庭。更有一些高校,在具体工作中把预算抛在一边,不再过问,而最终的财务核算结果也就不可能与预算相符了。为保证财务预算能被正确遵照执行,高校财务部门应责成专人负责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以便财务部门随时掌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以确保预算的正确执行。

3.预算分析:这项工作一方面是对以往工作的分析总结,另一方面又是下一期预算编制的依据。当前大多数高校,往往在一年的预算执行完,只关注预算执行结果而对为什么会形成这种结果就不再过问,但实际上如果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对上期预算进行深入透析,将会对下一期预算的编制将有很大帮助。加强预算分析既是上期预算管理工作的终点同时也是下一期预算管理的起点。

(二)加强固定资产管理

目前,固定资产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中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大多数高校资产管理者“资产”意识较弱。由于高校资产管理与企业不同,无论什么样的仪器设备都不提折旧,资产设备没有明细帐可查、资产报废没有时间限定、也很难给出明确的质量标准,这就使得固定资产在管理上漏洞百出、资产流失严重。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就要从资产购入、使用、转让、报废等每个环节入手,加大管理力度,切实改变资产管理现状。

1.资产购入:资产购进应由学校教学部门、资产管理及财务部门共同参与。教学部们提出对仪器设备的引进,然后再由资产设备管理部门通过对现有资产设备状况进行分析测试,来决定是否需购入新设备,如确有重新购入的必要,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应联合学校财务部门以及设备的具体使用部门,尽量通过招标采购的方式购入新的仪器设备。

2.资产使用:资产购入后,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应协助资产使用部门做好资产设备的验收、登记,还要做好资产使用条件、使用状况,以及维修情况登记。同时、资产设备管理部门也要做好相应的记录。还应加强会计核算,资产购入后学校财务部门应建立固定资产总帐、明细帐,对每一项固定资产进行详细的价值管理和具体的数量管理。对资产使用中出现的转让、调拨以及大规模的维修等情况也要作备查记载,随时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

3.资产的处理:对固定资产的出售、转让、报废、毁损等情况,财务部门要及时掌握,并且应参与其中关于价格制定等项工作。对固定资产的处理必须严格把关,一般要处理固定资产必需先经由学校办公会议及资产设备管理部门共同讨论通过,然后经财务部门审核通过方可行。未经审核批准处理固定资产,应予以处罚。

在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应注意加强对资产重复购进的限制,管理的重点放在对现有固定资产维修、改造,以提高其使用效率上;同时,对闲置资产也应及时处理,对这类资产,既可以通过拍卖等方式进行转让,也可以采取出租的方式,以获得一定的收益。

(三)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当前,高校对资金的管理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对资金使用限额的管理上,只要是对资金使用不超过限额,那就无论你怎样使用,如何使用都不去过问了。对资金的使用目的、使用结果、使用效率更是很少问津。作为高校财务部门,必须对学校工作有所侧重,把有限的资金分配的合理些。一方面对教学经费相应的加大投入力度,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根本所在,是学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而相应的行政支出应尽量压缩开支,保证高校正常运转即可。同时,对资金的时间价值也应尝试着去利用。应该说,对每个高校来件讲,各月份之间,资金存量差别很大,如九月份学生交入学费、住宿费、书费等各项费用后,高校资金比较充足,而大多数高校都把这些资金存入银行,获取微薄的利息,若拿出一部分资金利用定期存款、购买国债、短期债券等项投资,这会使资金增值,为高校增加了收入。

(四)加强科研经费后续管理,促进科研成果转换

目前,大多高校科研经费多采用经费包干管理,经费使用者对经费有着绝对的支配权。高校财务管理部门一般只负责把科研经费落实到科研项目负责人即可,而具体科研经费使用情况以及结果就不再过问。这样,有些科研项目在经费使用中若出现短缺,再去申请经费往往要经过许多步骤,而时间的浪费在很多时候正是科研项目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的关键。同时,还有些时候,一项科研成果研发出来,已经耗尽科研经费,若再把成果转化为效益还需要一定的投资,这笔投资若由科研项目开发者个人承担,一方面会受个人经济情况限制,很难满足;另一方面,由个人负担科研成果转化为经济效益后很容易引起纠纷。这样,作为专款专用的科研经费的管理上,财务部门应在教学部们的配合下,在对科研项目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实行全过程参与管理,随时掌握情况,及时解决处理,配合科研人员尽快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调整机构设置、提高人员素质

目前各高校中,会计机构的设置往往是延续以往传统的机构编制,而与当前形式下的需求不相适应,不

合理的会计机构将对会计信息的传输途径、质量、方式、效果等等都产生负面影响。同时,部分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水平偏低也是造成高校财务工作不能及时、准确的反映经济业务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在高校领导者增强依法理财观念的同时,合理设置会计机构。在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会计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建立一整套科学、严谨、规范、可行的会计机构。还要加强会计人员再教育,建立会计人员培养体系,从政治思想到业务素质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提升,促使会计人员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新需要。

同时,高校财务部门还应制定详细的财务制度,对财务工作进行约束和规范,对违反财务规定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对会计人员应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切实避免会计人员自身违法情况的发生。

总之,目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面临着种种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因此,可以说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改革势在必行,它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实现财务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的必然要求和有效途径。也是促进高校各项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杨良超,刘飚,高敏.高校经济责任制下的财务管理创新研究.教育财会研究,2004;(1)

[2]黄静.关于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初探.中国科技信息,2006;(2)

[3]彭伟,徐莹.现代条件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经济师,2004;(12)

上一篇: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下一篇: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