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探究

时间:2022-09-21 12:15:34

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探究

我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底蕴雄厚,民俗美术作为艺术范畴,有着自己发展的历史轨迹。民俗美术是流传于百姓生产或者生活中的艺术内容,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现代设计主要是运用时代性的科技手段对某个事物进行艺术设计,应用领域较为广阔,涉及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等。现代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是以大众的需求为转移的。在现代化的生活背景下,艺术的仿制、仿生等等,使得人们开始追求民俗化的内容。而民俗美术本身的特点使得其成为现代设计的创作源泉,民俗美术与现代设计的相融合,为现代设计领域注入了新的生命力,有着很强的影响性。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情况,粗略的谈一下民俗美术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性。

一、推动了现代设计的个性化发展

随着高科技的出现,传播途径的拓宽,使得宣传力度加强。现代设计作为与宣传紧密相连的产物,需要借助宣传来扩大自己的影响。而这同时也为现代设计带来了负面影响,传播速度的迅猛使得现代艺术出现了“共相”。今天出现的设计风格,明天大街小巷全都是这个风格,毫无个性可言。现如今时代背景下,人们追求的是个性,从而现代设计需要有着强烈的视觉感才行。民俗美术作为艺术范畴,一直是设计领域创作的源泉。为了追求个性化,不少设计师尝试将民俗美术与现代设计相融合,展示出即具有民族韵味又具有时尚性的作品,打造出了设计领域创新的“个相”。民俗美术是立足于民间文化的,其内容丰富,在我国每个地方都有着自己的本土美术内容,有助于开阔现代设计的思维范畴,设计师可以尽情的对民俗美术元素做选择,进而打造出个性的作品,从根本上改变了现代设计方式的复制、翻版等现象,推动了现代设计的个性化发展道路。比方说,服装设计的“民族风”潮流;商业设计的本地化、民族化;形象设计的地域性文化等等,都是基于民俗美术的基础之上,以现代设计手段来展示的个性化的产物。

二、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表达语言

现代设计在当今社会主要是应市场经济以及大众的需求,以视觉艺术展示相关产品内容的质量、性能等效益为目的的载体。它依托的是现代的高科技技术,结合特定的需求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和手段来创新打造产品形象的技术性的艺术总和。民俗美术作为艺术范畴,发展至今一直与设计脱离不开,它是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同时,民族美术的“俗”文化丰富了现代设计的表达语言。从选材的角度来说,民俗美术展示的是人们对于某种事情或者愿望的祈祷或者追求,从而出现了诸多寓意的美术作品,诸如富贵吉祥、多子多孙、幸福美满等等。现如今人们的思想观念仍然追求这种美好的寓意,从而使得现代艺术在选材时,应场合等实际情况的需求仍然会选取民俗美术中美好寓意的事物作为其设计的“标榜”。从色彩角度来说,民俗美术对色彩也有着一定的寓意代表,诸如:白色:纯洁、大方;黑色:沉闷、稳重;红色:喜庆;黄色:阳光等等。现代设计在对色彩的运用过程中,仍然选取的是民俗美术中色彩的寓意和俗称的搭配。还有现代设计中造型的设计、意象表现等都借鉴民俗美术中的元素。如奥运会的五环设计,从造型到颜色的选择都是借鉴了民俗美术中“俗”文化的寓意等等。在艺术张扬的今天,现代艺术的冷酷使得人们越来越需求民俗美术,人们希望透过“俗”文化来实现自我对原始的、朴素的、自然事物的心灵追求。

三、带动了现代绿色生态设计的发展潮流

受儒道思想的影响,自古至今人们对于自然都有着很高的崇拜感,尤其中国哲学传统的“天人合一”、“人自然和谐共生”的传统思想影响着社会的各个领域。民俗美术作为对自然法则以及人们思想、意念的一种别样的展示方式,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以自然精神为核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可以说,民俗美术的创作从形、色、意都追求并表现了这一种境界。当前环境成为国际性的问题,各界都开始倡导绿色生态理念,我国也提出绿色低碳生活、绿色生态追求等理念,从而使得现代设计也走上“绿色生态”的设计道路。而民俗美术中透视的思想与现代设计的绿色生态设计道路有着异曲同工之效,从而使得民俗美术开始广泛的运用到现代设计领域中来。从这个角度来说,民俗美术带动了现代绿色生态设计的发展潮流,促使现代设计将人与物与自然的相统一展示。现代设计从材质选择上注重生态化、造型的自然化,色彩更是直接选取自然界的自然颜色,使得设计整体上都以自然、生态为主,从而以此来凸显其特有的自然性艺术风格,吸引大众的眼球,引领设计时尚发展潮流。总的来说,民俗美术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且有着诸多的象征寓意。这些隐形的元素对于现代设计来说有着无限的空间和深层意义。自古至今,民俗美术与设计之间渊源甚深,是设计发展过程中一个永恒的话题。民俗美术丰富了设计内容和语言表达;而设计又是对民俗美术的一种创新形式的传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具有很强的研究意义和价值。

作者:周星 陈春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景德镇陶瓷学院科技艺术学院

上一篇:传统吉祥图案在现代设计的应用 下一篇:土建结构设计问题及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