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少儿读物重复出版现象与对策

时间:2022-09-20 10:50:56

重复出版,本来是无可厚非的,因为从某种角度说,重复出版就是出版资源的重新组合。我们知道,出版实际上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原创,二是引进,三就是整合。所谓整合,就是对传统出版资源的重新梳理、整编、制作、推陈出新、重塑新生。而且,整合是出版最重要的一种方式,因为原创与引进毕竟是有限的。实际上,我们很多图书都是对传统出版资源重新整合配置、充分利用以后,使之成为新的图书品种,推向社会,送给广大读者的。比如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很多出版社都从不同维度,以不同方式加以重新出版,或做成精装本,或做成平装本,或改编成适合少儿阅读的少儿版本,或绘制成连环画、动漫书等等。

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在整合这方面也有很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与做法,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365夜”系列,包括《365夜儿歌》《365夜童话》《365夜故事》等,深受广大少年儿童与家长的喜爱。“365夜”系列的内容几乎都是对传统儿童文学资源的重新整合与出版。再比如前几年由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洋洋洒洒100本图书,就是对我国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百年原创中国儿童文学资源的选择、重组、重新包装与出版。百年百部包括叶圣陶的《稻草人》,冰心的《寄小读者》,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陈伯吹的《一只想飞的猫》,以及《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草房子》《男生贾里全传》《狼王梦》等等,这些图书都曾由不同的出版社在不同时段以不同的形式出版过。但当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邀请以束沛德、樊发稼、金波、曹文轩等儿童文学专家组成的高端委员会加以重新组合,把它们统一放在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发展历史的大背景下审视的时候,这100本图书的内涵、意义、价值与作用,显然是与以前的单本出版物有了很大的不同。百年百部可谓百年中国儿童文学原创精品的集大成者,百年中国儿童文学的世纪长城。因而《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受到了广大少年儿童与儿童文学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等的广泛欢迎,同时成为全国很多中小学图书馆必备的典藏图书,甚至作为镇馆之宝。

由此可见,整合出版资源是我们图书出版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所以从这个维度说,重复出版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现在我们要讨论的是另一种情况,即当今少儿读物包括儿童文学重复出版的“乱象”。之所以称之为是“乱象”,因为这与我们说的整合传统资源,重塑新生、推陈出新是两回事。当下某些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的重复出版,从根本上说是利益驱动,金钱挂帅,而不是像(《百年百部中国儿童文学经典书系》与“365夜”系列,是从优秀文学作品的传播、传承、推广出发。当下的重复出版“乱象”应当引起警惕,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跟风抢滩

所谓跟风,就是当图书市场的某一本书畅销好卖,得到读者与市场的认可,很快就会有同类图书跟风抢滩,或是封面装帧类似,或是书名相似,鱼目混珠,貌似一辙。这在一般图书市场中“层出不穷”。最近几年,一般大众读物的跟风抢滩就出现过这样几个方面的系列:一种是“一生最要……100……”系列,如《一生最要去的100个名胜》(《一生最要读的100篇小说》(《一生要读的100本书》《一生要知道的中国历史100本书》等。再如“……那些事儿”系列,《汉朝那些事儿》(《南北朝那些事儿》《唐朝那些事儿》《元朝那些事儿》等等。再比如“细读……”系列,《细读汉字》出来以后,紧跟着有《细读红楼》《细读弟子规》,细读这个,细读那个。还有“感动”系列,出现《感动父亲母亲》后,马上就有《感动小学生的80篇故事》《感动中学生的100个故事》《感动中学生的精品美文》等等。这是在一般大众读物当中的跟风现象,同样在儿童文学与少儿出版中,也有这种跟风“乱象”的存在,我印象比较深的,大约十年之前,当深圳高中女生郁秀的《花季·雨季》成为畅销书以后,少儿图书市场很快出现了一批与《花季·雨季》书名相似、封面相仿的图书,比如《花季雨季故事》《花季心事》《花季烦恼》《赠给花季的少男少女》等等。最近几年,这种跟风现象主要瞄准的是几位儿童文学畅销书名家,如英国J·K·罗琳的《哈利·波特》出现以后,与《哈利·波特》相似的就出现了一大批。再如我国本土原创小学生校园文学畅销书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出现以后,也同样出现了一批相类似的图书。沈石溪的动物小说一畅销,类似的动物小说也是跟风而上。中少社的网游文学《植物大战僵尸》一举赢得上亿码洋,如今就有《动物大战僵尸》的对垒叫板。

第二是改头换面

改头换面的方式很多,有的是封面制作、板式设计有意仿照套用畅销书,有的是将书名与原有的畅销书造成某种瓜葛,让读者产生误会。比如《马小跳学英语》《马小跳作文》、马小跳如何如何,实际上与杨红樱的原创图书(《淘气包马小跳》没有任何关系。

第三是洗牌重组

就像打麻将一样,把牌九推倒,重新组合。这是某些出版社在畅销书作家的图书策划运作方面常用的手法,即当某位儿童文学作家的图书畅销以后,就会把他的其他作品重新组合,另取一个书名,或是多卷重组搭配,或是长篇节选再加短篇成集(因为长篇已有其他出版社出版,版权还没有到期,不能签约),或是短篇重组,另找一篇短篇作为书名,使人误以为是新作原创。总之,花样翻新,戏法多变,但东西还是原样,只是洗牌重组而已。

第四是一鸭多吃

这是个形象的比喻,就好像北京烤鸭有多种吃法,至少一鸭三吃,烤着吃,烧着吃,熬汤吃。有的出版社对名家名作与畅销书,也采取榨尽资源,一鸭多吃,同样的一本图书采取多种形式反复包装出版,既有原创本,又有典藏本,再出纪念本,还有导读本,再加改编本等,狠不得将作家的汗毛也榨取。

当下少儿读物与儿童文学重复出版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集中到一点是市场经济资本运作背景下出版社面临艰难的压力,从集团老总到社长,编辑室主任,直到责任编辑、策划编辑、市场营销,任务分解,利润考核,几乎人人都是压力重重。我所熟悉的出版界朋友包括我的在出版社工作的学生,一见面总感到他们很累很苦,自然心生同情,因而面对以上所谓的重复出版“乱象”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这并不是说资本运作背景下的出版业尤其是少儿出版可以降格以求,甚至放任垃圾泡沫。相反,更应用高规格高品质要求自己,因为出版业拼到最后依然是“内容为王,质量取胜”。因而,面对当下的重复出版有可能导致泡沫经济的现象,我们应冷静分析原因,把脉问诊。以我粗浅的观察,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误以为儿童文学与少儿读物的出版门槛低,准入容易,谁都可以做。更何况少儿图书市场空间大,利润高,因而那些缺乏少儿图书编辑力量与经验的

出版社才敢大举进入。.

二是缺乏创意。一片茫然。他们不熟悉、不了解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的价值作用、审美内涵、读者接受心理,更熟悉儿童文学的作家资源,有的甚至根本分不清金波、冰波、高洪波究竟在写什么。据我的观察,对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重复出版的“乱象”,专业少儿出版社相对比较少,主要集中在一些非专业少儿出版社。非专业少儿出版社他们也想做少儿图书,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因为他们缺乏熟悉、了解、把握、运作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的专业编辑,缺乏儿童文学的作家资源,因此自然就会选择跟风、重复,抓到萝卜就是菜,只要书好卖,可以说是不择一切手段。

三是,我认为当下重复出版根本原因在于。瞄准的是利润。而不是真正出于对民族下一代精神生命的健康成长与少儿图书的出版质量负责。

对此现象,应当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那么如何克服、或者减少当今少儿图书重复出版的“乱象”呢?

第一,我以为对少儿图书的出版还是应当有准入的门槛,就如同前些年养生保健类的图书出现的“乱象”需要加以高度警惕与纠正克服一样,养生保健类的图书现在出版相对比较规范化了,重要的一条,就是哪些出版社可以做已有编辑资质的一种把关与审核,这就保证了此类图书的品质。而反观少儿图书的出版,至今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编辑资质的审核与保证,似乎大家都可以做,反正是“哄哄小孩子”的。实际上也正是这样,据说全国现在580多家出版社至少已有500家涉足少儿图书。

第二,儿童文学界、儿童文化界、儿童教育与少儿图书出版业,都应当关注这件事情。对某些少儿图书因重复出版“乱象”而出现的垃圾与泡沫图书,应当加以抵制、批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就是把我们真正的优质的儿童文学与少儿图书送到广大少年儿童手上,走进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凝聚起他们向上向善向美的力量,为民族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出精品、出好书。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儿童文学评论家、中国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

上一篇:第九届深圳文博会成交额逾1665亿元 下一篇:出版集团亟需编制合并财务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