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03 19:20:40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1

关键词:农业技术投资 农业经济 产业改革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的粮食生产能力出现质的提升,农业生产经济也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升。而随着时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往的农业生产方式难以满足当今农业生产的需求。近年来,农业经济对于科学技术出现巨大需求,这也对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现今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于当今农业经济发展规模的要求。如今,由政府主导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体系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无法满足社会实践的各个方面的需求。因此,完善当今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模式,建立适应农业经济增长模式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投资模式,也是当今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1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存在的问题

1.1政府投资为主

就当今国内农产业的发展状况而言,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还停留在以往的认识中—仅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为主要模式,而造成这种现象多数是因为国内农产业的相关经济效益差,而且以农产业为根基而建立的相关主体企业的发展潜力有限等诸多原因造成的。当今国内的农业结构还是以农民个体为主要组成部分,而相关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受限于成本支出高等因素的影响,很难对农民进行较大范围的农业科技推广,诸多不利因素致使当今的推广投资仍然由政府来承担。

1.2教育、科研、推广脱节

有效融合“产、学、研”3者之间的关系,可以较好助力于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但受限于当今管理上存在的诸多矛盾,3者之间未能形成有效合力,各自为政现象较为突出。特别是在国内的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过程中,农业科研以及相关教育机构共同参与其中,作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核心部门,没有充分参与其中,致使诸多农业科研成果无法及时转换为现实生产力或转化效率低下。同时,也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难以在第一时间获得前沿科研技术,知识体系更新速度慢,从而与现实的农业生产经营需求形成巨大反差。

1.3投资带动力不足

目前,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加大农业产业链的投入,特别是对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也是逐年增加,但从实际反馈效果来看,推广投资强度却未达到预期效果。国内的农业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较,仍旧存在较大偏差,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另外,从现在的农业财政支出看,国内对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力度较小、投资数额不大,在国内的农业财政支出所占比例较低,很难从根本上取得实际进展。

2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策略

2.1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健全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发展机制,相继出台有关倾斜政策,加大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强度,有效利用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资金。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注重于农业技术投资推广的监督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系统,提高农业技术投资推广资金的使用效率。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总量的同时,也应有效改善以往经费使用结构,根据现实状况,有效调整项目与事业费用的比例,有效推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据相关研究数据表明,工资费用占用全部资金的80%以上,农业技术推广活动资金就会受到限制。因此,政府对于事业费用的比例拨款应加大比重,最好控制在25%以上。

2.2加强农科教结合工作

加强农业支柱产业链的全面发展,应丰富农业经济的经营模式,以多元化、核心化等方式并存的模式齐头并进,积极培养高素质农业推广技术人才,加大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源头上改善农业支柱产业链的结构。一方面,建立校企、政校合作机制。加强科研单位、企业以及政府各个职能单位的协作能力,有效形成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产、学、研”各个职能部门的最大功效,提升技术转换效率,提高各个职能部门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积极开展品种示范等相关活动,在实践工作环节中做好示范带头作用。结合当地农业技术现状,开展科技示范村等活动,通过科学管理与发展,建立具有良好促进作用的形象品牌,从而更好地辐射和带动农业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提升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

2.3建立多元化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

旧的农业技术推广形式仅单方面注重于应用推广,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的农业推广形式,没有充分考虑到现实市场的实际需求。所以,应建立“由下至上”的技术推广模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农业技术推广作用,实现农村科研机构、科研所等相关部门协力发展。另外,应积极发挥出民间资本的作用,放宽农业信用社、银行等相关金融对于农业技术推广的贷款门槛,建立多元化的金融投资机制。同时,也应科学分流非技术推广人员,大力兴办经济实体。加速非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分流工作,提高其相应的工资待遇,保证基层推广人员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利益,有效促进非技术推广人员致力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有效提升推广机构的影响力,合力处理好经营与推广之间的关系,对于现代企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补充以及推动作用。

3小结

农业技术投资推广对于当今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民的高效创收以及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都有较大影响。近年来,农业经济对于当今科学技术出现巨大需求,这也对农业技术投资推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针对农业技术投资,从政府投资、产学研推广脱节以及投资带动力不足等方面,深刻剖析了现今农业技术投资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以期为后继的农业产业改革提供相关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石晶,肖海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科技与经济,2014,(1):41~45

[2]谢爱辉.从农民需求看农业技术推广投融资问题.湖北农业科学,2012,(5):1915~1918

[3]王新波.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法制与经济,2014,18:115~117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2

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当下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力建设始终是发展社会经济提升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改进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探究,不仅能够完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来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发展,这样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社会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是当下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 安防监控技术 技术的探究和发展

1 前言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日常生活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改进科技,从而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对电的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社会经济和社会科技都在不断的通过改进来完善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仅意味着电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加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2 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于电网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当下社会科技发展对其的重大影响。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中稳步前行的一项重要前提,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科技,改进对电网智能技术的要求,完善安防监控技术的科技力量,从而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是电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前景。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手段。首先,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发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电网科技的合理性改进和完善,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电网智能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加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将合理性的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应用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将是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其次,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还需要通过合目的性的手段进行开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对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电网程序中的不断运用加以体现,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对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工作人员认知熟识的掌握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合目的性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将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合目的性的作用,通过社会经济建设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改进当下电力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前景。对于我们国家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得不加速对科技的创新,以此来提升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为了发展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事业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科技来推进社会进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这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向和战略。纵观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重要进步。只有不断的发展科技,加速科技创新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才能不断的完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将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始终坚持的方向。所以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速科技给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影响,将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为了能够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给社会经济以稳定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改进,力求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手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此来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最能把控的就是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稳步提升,这将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方向和最有利的目标。为了能够不间断的创新当下科技的发展,稳步现今社会经济的前进方向,我们需要始终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科技的进步推向社会经济发展中来,以此来加速我国科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改善科技创新中的不足,推动社会科技的稳步发展。

3 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的创新

近年来,对电网化安防的监控技术越来越重视,不仅将电网智能化安防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逐步的应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更是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成功的为我国电力系统行业的发展实现了引导作用。对于现今社会发展的主流趋势,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创新需要通过不断的改进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对社会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实践,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在电力行I中充分的应用。这不再是很早就能得到的电力科技知识,更是为了更加方便的应用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手段。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不仅在科技上需要对技术进步的高度要求,更需要在经济建设中对市场经济的完善改进。所以对于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需要我们通过对社会生活中的多方面进行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现今社会经济领域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需要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前进的脚步不断的放到科学技术创新上来,加速科技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提高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方向。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3

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农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依然以政府为主体并与科研单位、学校等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制而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推广也产生了以下几类问题:

1.1农业技术推广组织管理万式陈旧技术人员不足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其管理体制也是由行政管理机构来制定的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如今农业组织管理体制已不适合现在农业经济发展现状而通过对现如今各地区农业推广技术人员的调查技术人员的配备远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标准农业技术推广人员非常稀少

1.2科研、教育、推广、生产脱节

由于我国现如今农业推广是以政府为主体的行政万面的倾向了非常强这也就造成了早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科研成果与农业发展严重脱轨科技的创新、推广不能很好地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这也就造成了现如今的院校研究与农业现状不相适应的现状

1.3条块、部门、地区分割

现如今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的形式是由专人对这一地区进行推广其他人员不能进入本地区这也就造成了条块、部门、地区的分割使得技术不能相互借鉴从而影响了技术推广速度和推广质量

1.4政府统管所有的技术推广工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在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推广形势下政府依然作为技术推广的主体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然而这种推广形式已不能买行现如今的市场经济形势往往政府很好的构思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达不到预期效果从而阻碍了我国农业科技的进步

1.5农业科技推广知识相对落后缺乏一支高素质的技术推广队伍

在当前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人才力量是这一体系中的关键而当前我国农业推广过程中现买情况却是农业人才知识相对落后素质偏低缺乏接受先进技术的能力这也就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的政策建议

2.1确立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密切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机制

在现如今新的经济体制下政府部门应当发挥起主导作用通过合理手段将农业科技推广工作中不合理的因素消除掉并能够注重发挥市场经济的作用鼓励企业、科院等部门进行农业技术推广形成以政府为主体企业、科院、农民相互合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2.2积极推进农业科教体制改革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的紧密结合

随着我国现如今农业科技推广问题的不断浮现我国继续通过建立一个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小组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在各地区建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因地制宜并不断拓展推广领域、建立科学的推广机制将先进的科学技术真正利用到农业发展中同时可以通过不同部门多种形式的相互结合将农业人员、科研人员、教育人员联合起来从而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

2.3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中基层组织的建设

农民合作组织在农科科技推广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今后的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强对基层农业科技推广组织的支持力度通过在不同地区建立基层组织进行技术培训、法律支持、科技推广等工作从而提高人员素质和管理服务水平从买际出发因地制宜更好地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向高层次发展。

三、结语

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不断创新已经成为了现如今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通过国家对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调控合理部署各部门投入到农业科技的创新、推广工作中来通过技术革新、人才调配、成立农民合作组织等手段逐渐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科技推广体制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4

关键词:视觉;艺术网络;虚拟现实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9-0049-01

艺术活动反应时代的现象,且在各种意义上,艺术和时代革新或改造的根本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情的自发形成占了大部分,但在有些状态下理性的计划性成分亦占有相当的比例,尤其在新媒体、新美学观念、新素材及新的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以理性为诉求的创作灵感,已占有绝对的重要性及审美价值。

科技的革新,从计算机、网络到虚拟现实,在艺术创作上产生极大的变化,具有实验精神的先驱艺术家们热衷于新媒体和材料和新艺术形式的探求,从十九世纪末到今天,其中发生了难以计数的艺术运动,一部新媒体艺术史,几乎就是一部近代科技史,而我们仍然活在其中,变化日新月异,很难去归纳风格,或下任何定论。到目前为止,网络艺术、包括虚拟实境的交互式装置,似乎是互动艺术的主流。科学的发明和发现,大量地运用在改善人类生活上,不过是近五十年的事,却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便捷和刺激。改变的不仅是物质的层面,精神意义也相当深远。

当电子媒体和计算机科技开始普及之时,媒体深深影响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人们视野变宽了,世界变小了。当时,艺术、科技和科学间的关系常受争议。艺术和科技运动吸引许多艺术家、科学家、工程师以及业者参和,意图发展出跨领域的合作架构,然而时至今日,这种系统化的合作模式,仍然只是一个理想。因为科技、艺术都是文化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原本就不容分割。

运用科技的视觉艺术,一个明显的议题便是科技带来的艺术品复制性和真实性的新问题,一切展演都只是以复制品呈现,要观赏者破除原有的观赏习惯,在传统上的艺术价值包含了独创性、唯一性、和真实性,都将被重新思索。

数字化科技成熟后,讲求光和速度,去物质化的虚拟影像透过媒体四处传播,复制已经不再是模拟、替代真实或是真实的幻觉,数字世界已然成为另外一种真实。因为影像可被转换为数字语言,可被任意操弄,因而影像成为一种信息,于是艺术行为也大大不同于前,艺术家在庞杂的影像信息中,选择、过滤、重新组装,不只是利用技术来解决视觉新问题,开发新的视觉经验,更利用新媒体去呈现人们生活中的种种困境,作品意义的产生存在于事件的脉络还有和观赏者的互动中。观赏者从最早的被动接受,到目前已然成为参和者,甚而是展演内容的提供者。以往视觉艺术的形式,可大分为平面的绘画和立体的雕刻,而影像的领域今后将和前述二者并列为视觉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未来随着计算机图像处理,多媒体、高画质等新媒体技术的高度发展,传统的录像技术也将面临新的整合。

通常,计算机比传统铅笔的方式更简单、便宜、快速地生产,计算机让艺术家和音乐创作者更快速的生产,这也就是我为什们称之为“罐头艺术”的原因,然后,计算机也可提供一种艺术替代品更快速的方法,这也是我为什么称其为“麦当劳艺术”。当然,计算机艺术有它的隐忧。虽然计算机为艺术带来发展的新契机,却也有不少令人不安的地方。

即是计算机艺术虽然有决然不同于过去的表现方式和媒体,但本质上,仍脱离不了过去模拟、拼贴等创作风格,如何走出过去的艺术观念,找到属于计算机艺术的观念、想法和创作空间,将会是影响他是否能自成一派的重要关键,而非只是为艺术带来新的表现法。身处一个新世纪的黎明阶段,审阅当今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千变万化、无奇不有,可说是前所未有的新美学创作年代,传统的美学概念及体系,起了一些新的转机及变化,属于二十一世纪的新视觉美学体系,以包含瞬息万变的新美学思潮,是亟待建立的。

科技帮人类突破了心灵的藩篱,也改变了人们思索和创造的方式,但相对的,科技高度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危险和不安,因为人们几乎忘了所处的地球仍然有其极限性,而艺术心灵的可贵其实是在于透过限制的穿孔,呈现出无穷的创造力。艺术的价值不在艺术品本身,而是艺术的哲思,有非常多科技艺术家同时也是大自然的喜好者,不管用的是高科技或低科技,来自生活的智能和大自然的启发,才是艺术创作最好的素材。不论世界如何转变,也只有艺术家意志延伸的作品,才算是“高感度”的创作,也才有美学上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恬君.从艺术观点看科技和人文的对话[J].艺术观点,2000(04).

[2]郭茂来.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5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3结束语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6

论文摘要:综合性科技期刊作为组成大科技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应充分发挥杂志媒体的优势.走出狭义科技的范畴,积极渗透到与科技息息相关的经济领域,为企业、科研机构、科技人员等提供服务。以媒体的视野,发挥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等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论文关键词:综合性科技期刊;地方经济;舆论引导;信息传播;沟通协调

科技创造财富,科技引领未来。作为展现当地科技工作的窗口和知识传播的平台,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顺势而行,发挥自身特点,将杂志的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这要求期刊有一个明晰的办刊思路,将科技两字贯穿始终,做深、做透科技这个大文章,只有心系地方经济发展才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活力所在。

1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发展现状

一直以来,综合性科技期刊在传播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科技法律、法规,科技发展动态和科技管理工作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科技事业的日益繁荣,综合性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体制落后和思路狭窄等问题,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求,亟须走出“小科技”,融人“大科技”。

1.1地方综合陛科技期刊存在的问题

1)办刊意识不强。目前,多数有着政府背景的综合性科技期刊还依赖于靠上级管理部门给予一定的补助、收取微薄的论文版面费来维持生存,对于刊物的未来.办刊人缺乏统一、明晰的办刊思路,市场经营意识和杂志品牌意识淡薄,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发展。

2)内容与风格缺乏特色。许多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刊名大同小异,杂志的整体风格类似,基本以刊登职称论文为主,缺乏自身风格和亮点。此外,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还人为地将杂志采访、报道、活动策划等功能省略,取而代之刊登文件、领导讲话、过时消息等一些枯燥乏味的内容,严重影响着刊物的可读性。

3)脱离实际、视野狭隘。一方面,关系稿、人情稿、职称稿等充斥版面;另一方面,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和实践探讨,无法从更高的角度深层次挖掘和展现当前的科技发展成就。及时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热点、难点问题等。

1.2地方综合性科技期刊承担的责任

1)社会责任。综合性科技期刊既是党和政府重要信息的者,也应是社会公共信息的者,起着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既有公共产品的性质,也有产业的性质,因此,也必须要有社会公益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2)分析报道的责任。虽然杂志的特点决定了它不能像报纸那样及时报道瞬时新闻,但应借助于专业学科的背景知识,更深层次地挖掘内涵,详尽阐述所涉及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综合性科技期刊要在众多杂志中脱颖而出,更应牢牢把握与科技相关的各个领域,发挥杂志特点,确立自己的地位。

1.3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综合性科技期刊助力

1)在综合性科技期刊缺位的情况下,对地方经济发展研究较多的还是大众期刊,关注的焦点也只是集中在现象报道、宏观建设、观念改变等方面.缺乏专业背景的它们在遇到具体问题时仍无法深入解决。所以,综合性科技期刊应站在科技发展的前沿,从科技的角度担当起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要针对当地经济解决实际问题。

2)一批综合性科技期刊的探索已初现端倪。《华东科技》《今日科技》《太原科技》等杂志纷纷改版,引进大众期刊的成功经验,一改过去“论文期刊”的面貌,以各地指导科技工作窗口、企业科技顾问、科学生活向导为主要内容,使杂志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有了一定的指导性和权威性。用事实证明了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2综合性科技期刊在地方经济发展中大有可为

2.1宣传典型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环境

1)宣传区域科技经济发展焦点。把握区域经济命脉,结合科技发展动态,破解发展难题,积极探索符合地方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杂志内容,宣传报道各地推进自主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经济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举措,以及在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市场与资本紧密结合等方面的案例。

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作为浙江省科技厅主管的一本综合性科技期刊,该杂志自2005年改版以来,不断在科学技术厅、科学技术局、科技型企业和科学大众之间寻求平衡点。开辟了“资讯·观察、产业·财富、研究·创新、科普·时尚”四大栏目,一方面,报道全省科技动态,宣传各地科技局的重大科技举措;另一方面,广泛联系科研工作者,关注大众焦点。其中,每期的一大看点就是对县域科技经济发展亮点的宣传,这是编辑人员在结合当地区域特色和政府部门的汇报材料的基础上,经过策划、提炼而来的,如“景宁创业富民名茶科技强县”“鹿城:打造自主创新温州模式”“汽车科技涌动路桥”等一系列展现区域发展特色和风采的专题,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成为各地交流经验的平台。

2)宣传企业自主创新典型。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一旦选择好典型案例,大力宣传企业自主创新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就能引导企业从重视基本建设、技术改造的扩大再生产转移到重视技术创新上来,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为地方企业创新、创业营造良好的氛围。以《今日科技》杂志为例,《飞跃集团——核心技术创新战略》《海正集团——博士后创新战略》《“珠光”为世界刺绣无限光彩》等系列文章在“自主创新浙江行”栏目中的集中反映,展现了浙江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迅猛发展”的新风貌。同时,激励了更多的企业转变观念,积极投身到自主创新上来。

3)宣传科技相关部门的成功经验。重点宣传地方政府、科技部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构筑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成就和打造一流区域创新体系,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环境方面的新举措。这对新时期转变科技行政部门工作职能和工作方式,提高科技管理工作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扩大科技工作影响力有着特殊意义。《今日科技》杂志在2006年第6期,以较大篇幅刊登了位居“全国经济百强县(市)”第5位的慈溪市在开展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基本做法,即“政策引导、主体培育、平台打造、载体带动”,从科技工作的角度归纳和总结了近年来慈溪市委、市政府以自主创新推进慈溪率先实现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同时,与各地科技局密切联系,为当地的科技局长开辟了“创新大讲堂”栏目,使科技局长的工作思路和声音能在杂志上进行广泛地交流、引起争鸣,为其他地区开展科技工作提供了借鉴。

4)宣传科技创新人才。综合性科技期刊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加强对科技人才、科技先进集体、科技系统先进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在科技创新方面树立学习典型,为广大科技工作者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舆论环境。

2007年,《今日科技》杂志开辟了以反映科研人员的历程、风采、成就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栏目“科研人生”。宣传报道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结合”的中国计量学院院长林建忠,执著追求再造龙泉青瓷冰裂纹绝技的工艺美术大师叶小春等人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深入挖掘、真实再现”,科技杂志以其特有的角度宣传科技工作者,树立了科技创新人员的典型。

2.2传播信息为区域发展提供信息支持

1)政策信息。针对政府部门最新的方针政策、发展规划、调研统计等重大信息,深入解读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及时回答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综合性科技期刊背靠的就是“科技”,对政策解读的优势是其他刊物无法比拟的。

例如,《今日科技》开辟了“本期特稿”“权威推荐”等栏目。作为浙江省科学技术厅的舆论阵地,该杂志对浙江省科技发展新举措、科学技术厅政策法规、重大决策等都能够及时分析解读。

2)农业科技信息。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时期,农民对技术、管理、经营等知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为农民提供农业科技信息必将为我国传统农业注入新的活力。

《今日科技》杂志的“聚焦三农”栏目应运而生。《宁海“紫甘薯”种出“生命软黄金”》《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机制提升支农水平》《稻鱼共生:一号农业文化遗产》等文章深受农户欢迎。一方面,探索了农业科技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农民种养殖水平等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国内外发展动态。就浙江经济而言.虽然经济发展迅猛,但仍是资源小省,问题突出。众多企业缺乏长远目光,在日益激烈的市场中利润不断下降,缺乏竞争后劲。因此,作为杂志媒体就应关注、追踪前沿,甚至预测趋向,帮助企业在产业转换升级当中发挥导向作用。同时,还应以媒体的宽广视野为区域科技发展决策提供参考。

“科技要闻”“科技在线”“科技广角”等栏目就针对国内外最新技术、产品和动态予以报道.透视其中的关键。如《科技时代资讯前沿》综合反映了国外最近科技产品,让读者了解与掌握了最新国际化产品。

2.3策划活动积极发展版外经济

1)策划评选活动。2006年,《今日科技》杂志社承办“2006年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推选表彰活动,正式启动后,反响巨大。来自全省各地的科技部门、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都踊跃推荐,积极争取国内首次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的推选名额。

通过评选活动,《今日科技》杂志发挥了科技期刊整合不同资源的优势。一方面,极大地提高了杂志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推选、表彰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青年科技人才,展示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树立标兵和模范,引导更多的青年科技人才积极投身于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建设中。

2)举办论坛。目前,众多媒体都通过承办论坛来共同为社会经济发展献计献策。《今日科技》杂志通过承办“首届浙江省科技企业家论坛”,为浙江省的优秀科技企业和优秀科技企业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主创新成果、总结自主创新经验、交流自主创新思想、畅想自主创新未来的崭新舞台。通过杂志的影响力,邀请政府官员和企业家们做精彩演讲,多角度地讨论了浙江省企业如何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强省战略的实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科技下乡。综合性科技期刊可以借助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和集中的科技网络,为地方经济发展牵线搭桥。《今日科技》杂志在数次科技下乡中,不仅给广大农民带去了丰富多样的科普书籍.而且根据当地特色带去了一些实用技术。甚至.编辑部还组织人力,对口与地方政府创办试点性质的企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科技结对枫树湾”就是典型的例子。不仅给该村农民送去科技书籍、科教光盘等科技物品.还与村干部和广大农民进行面对面的座谈.心与心的沟通。特邀科技特派员到枫树湾村为该村杨梅种植户举办了一期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畅谈科技结对的3年计划和近期具体事宜,设计推出枫树湾村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杨梅礼品包装盒:提出“科技结对,产业创新.典型引路.跨越发展”的战略思路;商讨枫树湾村杨梅市场招商引资、申请省级绿色农副产品认证、开办杨梅技术培训班、举办杨梅大会等内容,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3结束语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7

1.1从分化到融合由于科学技术的广泛普及和社会的发展,当今社会正向着复杂而综合的时代所演变,复杂的社会生产和巨大社会需求告诉我们“知识分化”和“技术融合”已经在所难免,科学技术体系已经日渐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格局的巨大变换给我们带来了一系列高度综合的、复杂的、仅仅凭借一两门学科无法解决的问题,譬如人类正面临着技术、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的三重危机,人们在大力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同时,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空洞的出现等环境污染问题也接踵而至,从而也使得当今社会正陷入一个越来越严峻的技术危机中。人口迅速膨胀,给地球带来了严重的负荷,使地球上有限的环境和资源正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毁灭性的灾难等等。这些问题都是多学科、多层次、多要素的综合性问题,都是仅仅利用一两门学科无法解决的、又现实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对学科的综合性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融合学科交叉、相互渗透的教育方式,因为如果我们以单一学科的视角来看问题,很有可能永远都无法理解我们周围的世界。因此,在工业设计教学模式中应推陈出新,摒弃以往单轨式、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各式各样的学生社团、学生活动、学术讲座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融合起来,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团队精神、拓宽其知识面。当今工业设计学科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多高度综合的课题,大批量的问题越过学科边界相互联结起来,利用跨学科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可以利用各学科所学的不同方法,不同思维方式相互参证、协同攻关,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大学内开设的第二学历、学位教育,以及公共选修课的设置也为多学科、多领域的融合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也为学生获取知识开辟了一个新的通道。

1.2从专业研究到协同创新学校是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的教育的组织机构。而高等院校是培养专业型人才的地方,此处的“专业型人才”并不是指熟练掌握某一种技能的人才,而是指具有某一专业技能的,又了解专业相关交叉学科的,并在实践中灵活运用知识,不受学科界限限制的人才。高等院校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在宽的基础上求精,学生的专业研究才能精得有水平,高等院校作为衔接学校和社会的衔接点,高等院校有责任也必须承担起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责任。当今社会的重大特征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以及技术集成,高等院校需要培养出能适应社会发展,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某一或某些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于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专业划分过细现象,“复合型人才”、“通才”等词汇被不断重视起来,这些词汇代表着社会对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期望,意味着当今社会正在由重视专才到需求通才的转变。首先,设计和艺术是现阶段许多高校工业设计教学中较为注重的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历史学、审美学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设计活动。譬如明式家具是形成于明代的一项伟大的艺术成就,在世界家具体系中被誉为东方艺术的一颗明珠。制作精细、造型优美和考材讲究是明式家具的三大特点。在如此重视传统民族文化与传统的当今社会,传统设计观对现代设计意义非凡。21世纪具有文化趋同、文化危机等特点,在设计实践中融入中国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是当代设计中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在科学技术广泛普及、迅速发展的今天,工业设计学生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制造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机械设计专业的学生只局限于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功能,而工业设计的研究领域仅仅是产品的外观造型,这使得产品的造型与工程技术不能很好结合,机械设计与工业设计的学生在进行设计活动时往往各自为政,因此设计出来的产品往往与实际市场脱节,许多学生的工业设计作品只是理想化模型。如果在工业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加入一些机械设计元素或让工业设计的学生同机械设计的同学一起进行设计活动,今后就能更好地在实际的设计实践中设计出更成功、更成熟的产品。在产品设计中,商业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之一,市场是连接生产者、消费者同设计师的桥梁,它是检验一个产品是否有价值、是否被消费者接受的重要考量因素,因此,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只有进行市场调研及分析研究,并学习一定的金融学、市场营销知识,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需求,可以在复杂的市场竞争中长期立于不败之地的产品。其次,材料与工艺学也是决定产品造型的重要因素,许多高校的工业设计专业并没有开设这门课程或仅限于机械式理论的灌输,学生对不同材料特性及其成型工艺的了解还远远不足,可以通过建立材料加工型室或与相关专业进行接轨式教学,让学生亲手了解产品的加工生产过程,为今后的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工业设计学生在设计时还需要考虑资源、环境、文化等因素。工业设计在为人类提供便捷、创造舒适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加速了资源的消耗速度,并对地球的生态环境、生态平衡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靠拢,进行绿色设计、可回收设计。工业设计作为多种学科、技术和审美的交叉产物,其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考虑诸多方面的因素,教学模式亟待从以往的专业研究过渡到跨学科协同创新,使学生能够判断性的思考问题,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能够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如鱼得水,并不断拓宽知识面,持之以恒地学习新知识,见图1。

2跨学科协同创新教学模式的启示

在高校工业设计专业对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和实践,作为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其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协同创新已经成为当今时代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任何一个个体都无法脱离一个系统而独立发展,跨学科的工业设计学生具有综合性的知识框架,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用科学的视角思考问题,往往会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中坚力量。对学生进行跨学科协同创新培养,能够让他们在设计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积累了实践经验。在跨学科团队设计的过程中也充分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集体意识。一个新产品从研发、生产到问世绝不是由某一个环节所决定或由某一个环节起到了绝对性的主导作用,团队中的每个成员都必须互相协助、共同合作,最终达到目的。

3结语

总之,将工业设计专业视为一门跨学科、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来组织教学,是适应学科的新时展的要求,对于在国家工业发展中担负重任的工业设计学生,施行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工业设计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是工业设计发展的趋势所在,也是教育界理应遵循的发展方向。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篇8

【关键词】 经济 科技 主题 发展

当今社会,经济与科技成为时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决定一国影响力的重要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经济与科技领域,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竞争下自会产生矛盾,但为了可持续发展和和平的目标,需要更有威望的中国来肩负起责任,维护经济发展秩序、维护科技繁荣的新局面,更要促进国家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经济大国,更有很多的义不容辞需要承担的责任。

1 国际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新形势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只有实现世界各国共同的发展,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发展成果,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才有稳固的基础和有效的保障,世界各国发展才可以得到持续。由于经济发展的需要各国之间加强合作与交流,因此迎来了全球化的发展局势,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新的形势:既有各式各样的交流,也有各式各样的科技文化差异;既有形式多样的合作,也有科技文化的吸收,下面将从经济、文化、科技三个角度分别进行概括的论述:

1.1 经济方面

在经济文化不断发展的新时期,经济力量始终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众所周知经济基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大家都需要发展经济来增强国家的实力,但是,由于世界上的人力资源、科学技术资源以及自然资源的分布并不均衡,而科技实力强的国家并不一定拥有相应的人力和自然资源,比如像美国,虽然说科技力量雄厚,但是缺乏自然资源也缺乏人力资源;而像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它们的石油资源丰厚。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区域之间、国家之间就需要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各自所拥有的资源进行交流与合作,出现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大家也越来越清楚的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

1.2 文化方面

随着经济上的贸易往来与合作,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逐渐成为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这也促进了各个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多的人也开始重视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知识、领略不同领域的历史文化背景等等,当然我们也需要在各国文化上实行“礼尚往来”的原则,吸收各国有借鉴意义的文化内涵,实现对高水平的文化的吸收与借鉴。因此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注重开发旅游资源,在向世界展示本国文化的同时,也通过旅游业发展本国的经济。此外,由于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一个国家想要发展、想要强盛起来,就需要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各个国家在培养人才的形式上需要相互的借鉴,例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办了“孔子学院”,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发展。

1.3 科技方面

中国的新中国成立成为了科技事业的起点,大批的海外学子和学者毅然回国,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注入了新的力量,中国的科学技术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改革开放迎来了中国科技的春天,实现了中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1995年5月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使得出现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进程中第三个重要的里程碑。现阶段在推进国家创新体制建设的基础上,把技术开发体系的建设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全国开始推进应用型科研机构向企业的转制。本着“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原则,政府科技机构、产业研究部门以及高等院校之间明确的分工、良性互动的新型科技体制也逐渐的开始形成。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不断提高,由过去追求高速度逐步转向兼顾发展与稳定、兼顾速度与效益、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现如今,如何建立一个合理有效的国家新秩序已成为了当代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而身为经济发展中大国的中国,更是被寄予了厚望,身兼重任,中国的发展需要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给予相应的重视,使得中国的发展能够突飞猛进,再进历史上的一个新台阶。

2 我国在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的地位分析

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通过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的发展经济,综合国力也日渐强盛,在国际上肩负起更多的经济、科技发展重任,自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就提出“做负责任大国”的理念,以便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加强国际经济、文化、科技的合作与交流。

自从经历了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日渐强盛也令世界各国瞩目,中国以一个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参与到经济与科技的交流中;在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承担起了发展经济与科技的重任;以及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中国不再徘徊在国际社会的边缘,而是逐步走入了国际舞台的中心,发挥着一个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另外,中国不断深化的改革开放的策略,对中国本身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迁,中国适时地调整了发展策略,这不仅仅改变了原来的道德观念,也让中国开始了更多的参与国际活动,以一个积极开放的态度,在世界经济与科技发展的事业上承担着更重要的责任。

3 经济与科技对国家定位的重要作用

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提高,能够提高国内人民的物质及精神生活质量,更是对一个国家国际定位的重要影响因素,下面我们将对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程度,以及是如何作用于国际间合作的给予细致分析:

3.1 经济是决定国际地位的基础

在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中,只有内部固若金汤,才能免于外患的威胁。尽管经过改革开放的道路,中国的经济实力也迅速崛起,但中国本身还只是发展中国家,这就要求中国在承担国际责任的同时也要兼顾自身的持续发展。只有国内的一切处在稳定发展中,中国没有后顾之忧才能更好的去参与国际活动;也只有国内的局势处在和谐的状态下,国家的经济实力才能不断增强,国家要强大,就要首先稳定自身的发展,解决好国内的一系列问题:经济方面,中国经济总量虽然大,但是经济发展速度缓慢,经济结构的调整迫在眉睫;科技方面,中国的科技需要不断创新,本着“科技强国”的理念,巩固中国的科技事业;社会方面,先富起来的人越来越富,出现了贫富差距问题,如何解决目前这一现状,也成为了当今社会的焦点;生态环境方面,中国的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到了世界生态平衡,环境污染问题早已不容忽视。

面对中国的新形势、新要求,在创新引导、科学发展的思想的指导下,中国的经济逐渐的从小变大,由强变弱,朝着经济质量变优、发展模式变绿、产业结构变轻的方面发展。国家注重促进相关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治理废渣废气发面投入资金,实现循环的清洁生产,为友好型企业打造良好的环境,拓宽科技发展的新道路,推进企业的经济发展,打造经济新的增长极。

3.2 科技是国家发展的软实力

科技发展属于长远的探索性的工作,而为了促进科学技术发展制定了有关的政策体系即科技发展战略,它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为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而服务,科技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和好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能推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现代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并达到了向现代生产力迅速的转变过程,提高了人们对大自然、改进大自然以及保护大自然的认识能力。科技、生产、发展这三者的关系为:生产发展推动了科技进步,进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技术逐步的走在了社会生产的前沿,引导者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开辟了生产发展的新局面。为人类的发展与技术带来了极其重大的进步。

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并实现社会现代化的指针,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其本质和目的是以人为本,充分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把科学发展观看成是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过程,统筹兼顾并从实际情况出发,发展特色,突出重点。努力提高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的含量,促进整个经济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

4 结语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令世界瞩目,叹为观止,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更是在世界各国面前建立了发展中经济大国的伟大形象,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当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在国际间发挥的影响力日渐扩大,这其中不仅有外界寄予的期望,也有作为国际社会成员的自身要求,因此,中国不仅要明确身为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更要通过增强自身的综合实力来更好的肩负起在国际间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慧明.国际社会的负责任大国——当代中国的身份诉求与实践建构[D].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08(1).

[2]边永民.论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在国际环境法中的地位[J].济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

上一篇:传统经济学观点范文 下一篇:医学影像技术行业分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