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4-03-19 09:59:00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1

关键词:传统工艺;文化;发展;美术

前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信息之间的互通,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呈现出既有互融又有互斥的状态。基于国家改革发放的好政策,使得一些西方文化如浪潮般的向我国涌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冲击。使得我国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渐渐变了味道。其中的传统工艺美术也在潜移默化的发生改变。这这种情况下,传统文化的不断改变和以现代科技为主要的文化情境则成为了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一个现状。积极的应对现状制定相应对策,才能够使得传统工艺美术朝向良好的发展趋势。

1传统工艺美术形成的特点

在现如今社会中通过传统的方式进行手工作品的生产这就是传统工艺美术。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它需要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灵感,从人类出现的那一刻起,它就伴随我们周围。古时候人们为了满足饮食、住宿、出行等等一系列问题,就会设计出不同的传统用具,方便当时的生活。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从最开始为了满足生活的简陋设计到现在,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其中一种。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中国这个大家庭,不同民族因处在不同的地域,从生活、习俗等多方面都有着大大小小的差异。这种大大小小的差异反而成为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不同特色。传统工艺美术经过时间的沉淀,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健全的体系,同时也各具特色。

1.1民族、地域特色以及人文特性

古时候的人们为了日常生活、出行安全等,用现有身边能使用的东西,近而制作出方便生活的各种工具。人类这种最初因生活所产生的灵感则成了传统工艺美术的雏形。广阔的山川,川流不息的大河,勾勒出了我国不同民族的各个地域。经过时间、环境的催化使得各个民族之间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俗,近而成为了各民族的特色。以生活来源的传统工艺美术,在不断的创作过程中,就会将民族特色融入其中,近而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特性。通过对每一种传统工艺艺术作品所采用的的原材料、后期加工方式、独特的装饰等进行分析,则很容易就能区分该传统工艺艺术品所表现出来的人文特性。当然,这种人文特性会因环境的不同而改变。

1.2审美性与实用性的统一

古老的工艺品是古代人们智慧的结晶,是依据当时人们的审美同时外加实用的原则所形成的。这种工艺品是人们通过自然界的物品进行灵感设计从而服务与人类。在实际的生活当中,人们可以从日常使用中不仅能够对工艺作品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更好的反映出其实用性。传统工艺美术品是以生活为灵感进行设计。在最初的社会,更多是体现其实用性,满足日常生活的方便。但是现在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对美认知的提升,这种传统工艺美术品则在使用性的基础上加以美化,映照出当今时代人们的审美观。近而使得传统工艺美术达到实用和审美相统一。

2传统工艺美术发展出现的问题

起源于旧器时代的传统工艺美术,经过漫长时间的沉淀,外加创新与不断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经典的艺术作品,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传统工艺美术品遍布我们生活中的角角落落,每一种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涵,独特的艺术特色。但是现如今网络化的普及,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之间的互联互通,使得当今人们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日常的生活方式上都与以往有着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在潜移默化的混搅着我们东方文化,最为显著的则是审美观以及价值观的变化。这两者的变化使得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道路饱受挫折,传统的工艺美术的传承人在现如今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并不能做到乘风破浪,使得自己并不能自信的面对自己的手中的传统工艺美术的手艺,使得传统工艺手艺出现了无人继承,后人淡化的现象。

3扩大传统工艺美术的策略

通过对现如今我国传统工艺美术的综合性分析,其中资源、创新和经营的匮乏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发展中所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时代在变化,经济在发展,信息在高速流通,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益变好。紧接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以及对生活的需求就会相应的发生变化。在这种形势之下,传统的工艺美术需要及时作出相应的变革,以此来应对日益革新的社会发展。只有广罗人才,加强创新,积极吸取好的管理经验,加强开发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这样才能成为保证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国家及人们对文化方面热情日益增高,与文化创意相关的产业也呈日趋增多的状态,这传统文艺美术来说无疑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能够使传统工艺美术脱胎换骨,呈现出崭新的一面,达到与现如今社会的完美融合。

3.1融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文化创意是以文化为元素、融合多元文化、整理相关学科、利用不同载体而构建的再造与创新的文化现象。在智慧财产权的生产和利用下,近而达到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工艺美术产业刚好符合卫华创意文化所需要的种种特性。工艺美术产业是以手工为基础,制作出一些实用的产品,并将当代大众的审美观融入其中,使得传统工艺美术能够更好的在现代艺术中发展。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和现代文化创意完美的融合才能更好打破之前传统的发展思路,才能更好的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通过不断涌现的创新理念,才能成为经济发展催化剂。

3.2提升文化内涵

传统工艺美术经过长期的时间沉淀,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船务的其中之一,传统工艺美术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在现如今通过现代文化创意发展传统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格外的彰显传统工艺美术独特的优势,以此来顺应当今时代的发展潮流,更大程度的符合人们对文化创意设计的“口味”。不同民族所呈现的不同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变得丰富多彩。通过现代工艺同传统文化进行相互融合,呈现出互利共赢的状态。不但使得现代创新技术得以展现,同时也能够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在现如今的发展形势中,要具备开放、包容、创新的眼光看待问题。西方文化在中国的渗入,在一定程度上对国人的价值观、思想观念都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将现代技术同传统工艺美术之间完美结合,是一种更为明智的方法,是今后传统文化发展的促进剂。

4结语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2

关键词:陕西派浙江派传承现实朝向

音乐艺术的传统是一个在继承中发展的渐进过程,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每种艺术都有自己的个性、风格和流派,流派的形成是艺术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每个筝派的形成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筝乐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其流派的形成是其艺术特征的根基所在,也是在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而产生的富有地方特色的分支体系。

一、陕西派和浙江派形成的文化背景

1.筝派形成的地域风格特征

筝乐艺术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演变、创新,逐步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的产生由于地域环境不同,其文化背景亦存在差异,受地域文化、民风民俗的影响,在发展中逐渐形成地域艺术特征,在各自的传承发展中形成鲜明的流派印记。人类所创造的文化与其依赖的生态环境是互动互育的,因此,“秦地语言硬冲、憨直,饮食酸辣、刺激,着装鲜艳夺目”,①使得陕西筝曲既有秦腔音乐那沙哑而高亢、激昂而慷慨的悲壮气势,又有迷胡、碗碗腔音乐那如泣如诉、委婉酸楚的凄凉情感,如陕西派代表曲目《秦桑曲》;江南水乡则恬静、淡雅、平和,体现出一种“杨柳岸,晓风残月”的人文情调,如浙派筝代表作《高山流水》。因此,流传在我国的筝曲,由于地域环境、语言、生活、风俗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地区的地方风格和艺术特点。

2.筝派传统曲目的文化内涵在弹奏中的表现

任何一个流派的曲目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只有真正了解曲目的内涵,才能实现“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的表演境界。就筝乐而言,“音”是演奏者通过各种技巧手段表现出来的音响,而“乐”则是演奏者内心世界、精神状态通过技巧表现出来与听众进行交流的声响,是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的情感表达。

自古以来,人们演奏古筝都把表达“情感”放在首位,音响的后面是一定时代、一定现实生活的反映。演奏古筝的最终目的是演奏者把自己的某种精神状态下的情感通过音乐与人们交流,引起人们某种情感而产生共鸣。如果演奏者在演奏中只注重技巧而忽视了乐曲所依存的文化意境的表现,就很难达到与听众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因此对于演奏而言,“对乐章后面的人格把握,即是(表演者)自己人格向音乐中的沉淀、融合”,②探寻其艺术流派的文化背景,对乐曲进行寻根溯源,这种演奏才是“音”与“乐”完美的结合。

二、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代的传承语境

1.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代的传承

追寻筝乐的发展轨迹,我们可以看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筝乐在曹正、赵玉斋、曹东扶、郭鹰等老一辈艺人的努力下,其艺术从各地的民间逐渐引入到主流音乐教育中,为筝乐各派的传承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到60年代,通过在高校的正规学习,各派培养了具有代表的筝乐专业人员,他们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了所学筝派,传统曲目的特色在他们的演奏中得到印证。随着古筝热潮在现代的兴起,依托现代教育手段,习筝的人数在全国各地以普及之势快速发展,这是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能够得以发扬光大而可喜的一面,但是,现今各派的传承问题也不容我们忽视。

2.面临的现状问题

筝乐艺术中的传统,主要依存和植根于传统筝曲中,以浓郁的风韵和独特的演奏技巧表现出来。当然,现今也涌现出一批依托传统但又借鉴现代手法的作品。它们的出现,代表了新一代筝曲演奏家“纳古法于新意之中,生新法于古意之外,陶铸万象,隐括众长,卓然成派”③的审美追求。如《临安遗恨》《溟山》等,这些作品当然也成为我们新时代民族音乐之苑的亮丽风景。

但是,现今的筝乐专业教学和业余普及教学中,也出现了教师忽视传授传统筝曲的现象,仅把双手能否流利快速弹奏作为衡量演奏水平高低的唯一标准,一旦演奏右手职弹、左手司按的传统乐段或乐曲时,音乐的表现则缺少筝乐特有的韵味的支撑。从目前我国古筝的教育状况来看,普遍的习筝者,无论是专业的还是业余的,都是泛泛的接受,像这样发展下去,真正能够精通各派的传承者是否还将存在呢?如果这样下去,只是为了应付诸如考级、升学而只学现代曲目所追求的快速技巧外,我们的传统曲目的生存之地则越来越小,甚至会趋向“无”。

三、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今的朝向

在筝乐技法不断创新的今天,传统的演奏技法对继承和发扬不同风格流派显示了长久的适应优势。那么,筝乐传统流派在现今怎样才会有更好的朝向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1.重视筝乐艺术的“文化传承”

筝乐传统曲目只有依托于文化才能表现出来,这是作品赖以生存的价值。因此,这就要求教师从过去的技能传承的层面转换成具有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的传授者,只有以传承文化为首要目的的传统曲目才能较好地保持其乐音内涵的文化风貌。正是它决定了筝乐的风格和得以延续的基因,决定了筝乐的本质。若抽空了筝乐文化的内涵,则是一个“乐音的空壳”,在当今功利和浮华的社会,一些经过“时尚包装”后的筝乐艺术,则渐渐失去了它赖以存在的根基,这是现今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因此,重视筝乐艺术的“文化传承”就显得更加迫切和必要。

2.重视筝乐艺术的“情感回归”

“以韵补声”是传统筝的主要表现手段,而筝乐特有的韵味,正是各流派不同风格的标志,每个习筝艺术流派经过长期的实践形成了各自的旋法技巧和演奏特点。筝乐艺术必须以“韵”为神,作为其区别于其他乐器的特色,这种“韵味”的实现需要在“文化生态”的大背景中方能领悟,这更是传统曲目的精髓所在。“韵味”,是演奏者多年工夫的体现,更是“释迦拈花、迦叶微笑”,即一种“发自内心”的哲理悠然和禅机。

传统筝曲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历史写照。在信息发达的今天,艺术是可异化而被复制而成为商品的,而唯一复制不了的就是风格所赖以存在的情感表达。真正的艺术只有保持个性才有跨越古今的延续性和生命力,而不同流派艺术的价值就恰恰在于其个性——“韵味”的保存,也就是其情感的回归。

我们应该看到,筝乐艺术在长期的发展中,正是传统特色的保存和继承,才有了当今的蓬勃发展。归根究底,地域性与民族性是筝乐艺术的根源与皈依,在全球化的艺术交流中,汲取其他民族与其他艺术形态的艺术养分,又不丧失筝乐艺术的民族特色与艺术本质,才能保证筝乐传统流派有更好的朝向发展。“路漫漫其修远兮”,筝乐传统艺术理念与实践能达到怎样的结合与体现,其传统流派在未来将历经如何的传承之路,有待众多艺术同行的共同探索与努力。

注释:

①李宝杰.陕西二胡的文化基质.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②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4页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3

音乐教育哲学问题是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问题。继2009年11月在广州大学举办的首届音乐教育哲学学术研讨会之后,我国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本次会议除了延续关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讨论,还提出了“传统音乐教育”这一近年我国音乐教育学术界关注的重要论题;对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既是进行传统音乐教育研究的基础,也是探索传统音乐文化当代传承的路径。将音乐教育哲学与传统音乐教育结合进行探讨,是大会主办者探索本土音乐文化教育模式的有益尝试。

两天的会议议程包括:专家主旨发言、圆桌会议、博士论坛、研究生论坛四项内容。会议讨论的主题包括:

一、当今世界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为背景的多元社会环境下,中国的音乐教育者应该怎样看待音乐教育所具有的新的意义?美国密歇根大学音乐教育系主任玛丽・麦卡锡(Marie McCarthy)教授为与会者介绍了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趋势,在其主旨报告《变迁世界中的音乐教育哲学:新视野与未来发展的方向》中麦卡锡回顾了上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审美音乐教育哲学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的发展历程,指出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音乐教育哲学成为音乐教育的宣传、政策的主要知识来源。音乐教育哲学的研究基础已经得到扩展,一些学者开始从多元学科来寻找理论的支持,这些理论包括了心理学、女性主义、音乐人类学、社会学、文化研究以及流行音乐的研究。针对这种新的研究趋势,麦卡锡提出当今音乐教育哲学要研究的五个问题:(1)音乐教育者怎样理解音乐的意义?(2)“认知”音乐意味着什么?(3)今天学校中的音乐教育是如何被重视、被宣传、被倡导的?它们的基础是什么?(4)全球化背景下学校音乐教育中的音乐到底是“谁”的音乐?(5)从伦理的角度来思考,到底什么样的音乐教育才是“好的”音乐教育?以此提醒当代音乐教育者将他们听赏和看待音乐的方式重新概念化并考虑音乐存在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复杂性。麦卡锡所介绍的国外音乐教育哲学的新趋势对于发展中的中国音乐教育无疑具有启示的意义。

二、音乐教育哲学的理论研究与探索

音乐教育哲学作为本研讨会的主旨议题之一,是本次会议讨论的重点。参会代表们从音乐教育哲学的内涵和外延,对基于中国音乐教育实际情况的音乐教育哲学研究做了深刻的分析。

哲学是人类对世界理论化、系统化认识的总结,是特定社会和历史中的产物。西方的音乐教育哲学与中国传统的“乐教”哲学的关系何在?中国传统“乐教”哲学对于今天的音乐教育有何启示意义?如何在音乐教育实践中贯通中西?这些问题正是探索本土音乐教育模式的关键,也是本次会议的目的所在。管建华《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一文以社会文化哲学、民族文化哲学、历史文化哲学为基础来探讨音乐文化哲学与音乐教育哲学的关系;该文尝试汇通中西哲学,提出建立中国文化哲学为基础的中国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周凯模《中土“乐教”哲学与民间音乐传承》提出中国自古就有基于中土宇宙论的乐教哲学体制,在近代引进西方教育分科体制后,中土“通才式”的教育体制断裂,中土优秀的乐教思想被忘却。而在民间“乐教”思想中,却依然坚守着中土“天人合一”的哲学精髓,是对古代优秀乐教思想的延续,因此对于中国民间乐教传统的丰富资源的调查研究任重道远。代百生《音乐美育:中国音乐教育思想的发展主线》中认为以“美育”为发展主线的中国音乐教育思想既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审美”与“美育”观念的吸收,也体现了中国儒家礼乐思想的文化传统的影响。提出正确认识音乐美育的内涵,将有助于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

在该论题中,“审美”和“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与中国音乐教育实践的关系尤其受关注。覃江梅《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邓兰《实践还是审美――“二元对立”批判范式下中国音乐教育的困惑》、王州《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音乐课程基本理念》、刘倩男《“审美”与“实践”音乐教育哲学思想对我国音乐教育的现实指向》等文章,都以中国音乐教育实践为现实背景,对当代音乐教育哲学研究中“审美”和“实践”两种范式的基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此外,从哲学层面进行理论研究的还有张业茂《“音乐教育”的语形、语义与语用――对“音乐教育”的语言分析》、朱玉江《从交往理论看音乐教育实践哲学》、韩忠岭《两种哲学视阈下音乐教育的哲学诉求》、柳良《对美国当代音乐教育哲学观念的若干思考》、姬晨《兼容并蓄・相得益彰――从课标修订管窥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哲学观》等文,这些探讨对中国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无疑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三、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代表们对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分别从学校音乐教育和民间音乐传承两个层面展开,讨论了学校音乐教育中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以及传统音乐民间活态传承的方式等问题。

学校作为专门、系统的教育机构,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传统音乐教育是传承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认同的重要手段。当下学校中的传统音乐教育处于何种地位?如何推进传统音乐在当代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本次会议的代表们分别就不同层次学校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樊祖荫《音乐艺术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及思考》提出了当前音乐院校传统音乐教育的现状为重视与衰减并存。提出今后应重点加强本科阶段的传统音乐学习,同时各院校应展开与传统音乐教育相关的学术活动,营造浓郁的传统音乐教育氛围,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传统音乐的感情与学习兴趣,把传统音乐教育从技能、音乐理论的学习提升到文化的层面。谢嘉幸《传统音乐教育――从理论思考到实践探索》以自己亲身的实践与研究“教学生唱自己家乡的歌”为例,提出建立以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为基础的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既有助于全球化背景下音乐多样化的保护与开发,又有助于传统音乐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化为学校教学资源,同时有助于沟通多种类型的音乐教育。陈雅先《校园文化生态与岭南传统音乐的高校传承》提出营造良好的高校校园文化生态对于岭南传统音乐在高校传承的重要性在于:调节、维持高校音乐活动主体的群际关系,促进校园岭南传统音乐活动正常开展,并提出营造校园文化生态的具体途径。刘瑾《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民族性与国际性关系的梳理与思考》认为学校音乐教育中的民族性与国际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非此即彼、相互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互支撑、互为依存的关系;只有尊重民族和文化的个性与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交往,才能生成国际性。

另一方面,教育作为传承的手段,是延续地方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载体。如何推进传统音乐的活态传承?并在音乐教育中延续民族精神?围绕民间音乐传承主体在地方文化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以及民间音乐传承的方式对于当代音乐教育的启示,代表们各抒己见。马达《民间学术团体在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以广东省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为例》论述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在当地广东汉乐保护与传承中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实地田野工作考察资料的论证,指出在当今市场经济时期发挥民间学术团体的作用是保护和传承岭南传统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策略之一。郭大烈、黄琳娜《利用儿歌民谣教学传承纳西族语言文化》论述了面对纳西族语言和传统东巴文化面临消亡危机,自1999年以来,两位作者在家乡古城丽江创办东巴文化传习所的经历,他们用自己的租屋建盖传习所校舍,利用纳西族传统儿歌、民谣在小学里进行传承民族语言文化的教学,传承优秀东巴文化,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张天彤《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模式研究――以少数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传承为例》根据其多年来的田野工作实践,总结出5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渠道、两种民间传统音乐传承方式、4种民间音乐传承人。

此类的文章还有袁静静《文化转型下潮州大锣鼓的变迁与发展――潮州大锣鼓的田野考察与分析》、曾璐莹《大埔广东汉乐的活态存在与传承中的文化自觉》、焦皓华《广东汉乐声音景观评价与大埔汉乐文化区域的形成》、邹)姣《景观生态学视野下的潮州大锣鼓声音景观研究》等。

四、从不同视角关注中国音乐教育与

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

除以上论题,参会代表还从不同视角对中国音乐教育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现状与问题给予关注。如李岩《淬本而新――文化退潮现象研究》中,从近代史研究的视角,深入剖析了近代诸方家如康有为、梁启超、曾志、李叔同、沈心工、王光祈等人与此相关的音乐言行,提出这些人物的所谓“落后言行”对于我们认识历史的重要性。潘妍娜《建国初期至“”前(1949―1966)潮州大锣鼓的发展与变迁》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以潮州市民间乐团为个案,叙述了潮州大锣鼓在建国初期的发展与变迁。仲立斌《广州粤剧传承与现状调查――以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通过城市民族音乐学的视角,对生长在广州这一特殊社会文化语境城市中的传统乐种粤剧进行了考察。柳进军《在田野与乐谱间踱步》以一位作曲家的视角,讲述了其对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改编与创作的心路历程。

此次会议对于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问题的探讨,有益于我国音乐教育研究的健康发展。在音乐教育哲学研究方面,能够客观地关照我国学校音乐教育发展的历史和当今音乐教育的现状,批判性地思考西方各音乐教育哲学流派,同时对建立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哲学理论进行了思考。在传统音乐教育研究方面,对从社会渠道的传承到学校渠道的传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通过大量的田野工作,归纳总结出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方法,同时从理论层面对传统音乐教育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相信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将会促进我国音乐教育哲学和传统音乐教育及其相关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马 达 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的传承 儿童玩具的设计研究 中国特色的家庭交流式传统文化玩具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studies and surveys to explore the statu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oday's society. And for children to understand the degree of popularity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search and analysis related to children's products. In-depth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us of children's toys on the market, and specifically discuss how feasibility between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hildren's toys, reflecting the approach.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al heritage; design study of children's toys;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amily-style traditional cultural exchanges toys

一、引言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可是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很多传统民俗文化已经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变迁而慢慢遗落,停留在了历史的长河中。如果我们可以让孩子在年幼的学习阶段时就耳濡目染的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将鲜明的传统文化与生活娱乐紧紧联系可以提升新一代对传统的继承兴趣。

本文对儿童文化艺术的培养,文化传承与现代工业结合,特别是对传统文化与儿童玩具娱乐间关系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该研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分析,儿童玩具市场现状的调查,传统民俗文化与儿童玩具之间的关系,培养儿童的传统民俗文化兴趣、记忆、传承和儿童产品设计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儿童玩具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传统文化在当下的状态以及对儿童的影响

现如今在中国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有关于传统文化,一方面我们一直都在向世界宣传我们的文化是如何的博大精深;而另一方面,我们却也在渐渐遗弃,丢失或者因为各种原因而无法继承这些传统文化。甚至很多时候我们发现已经消失在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些文化或者传统会在其他国家很好的传承着,保留着。这一现象是很值得我们国人深思和反思的。为什么我们在渐渐丢失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

而现如今孩子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选择的余地也越来越大,但是他们生活的天地却越来越小了。在我们这样一个文化大国里,孩子们不仅对民族、民间文化感受越来越少,而且他们离真实的民间文化环境也越来越远。

三、儿童玩具市场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对孩子的各个方面都给予了极大地关注,他们也逐渐意识到玩具在孩子的一生中起的重要作用。玩具有传递社会文化,娱乐、审美和益智的功能。 孩子的玩具应该是按儿童成长阶段制作而成的,并且它应是适合儿童各个年龄阶段的东西。但如今,儿童玩具市场的玩具种类又是五花八门。就有很多的家长对这对此感到迷茫。对此,要了解市场上存在的各类玩具的基本种类以及价位;了解家长购买玩具的原则和标准;看看市场有没有符合这些家长消费者的需求。

(一)儿童玩具在市场上的主要种类分布:1、现有的儿童玩具品种很多,以国外进口玩具为主。2、现有的儿童玩具类型偏向于外来文化,有关于中国传统的玩具少之又少。3、现有的儿童手工类玩具也是以国外的文化为主,市场上缺少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玩具。

四、儿童玩具基于传统文化的设计构想

现在市场上出售的手工类的童玩具可以方便儿童在玩儿的时候了解制作的方法,从而了解饮食文化和关于食物起源的传统文化。既能提起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又能使孩子从中学到很多文化知识,且生动形象。如果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与儿童玩具相结合,让孩子从小了解民俗文化,以启发儿童对传统民俗文化兴趣为目标,人性化的设计一款为儿童考虑的寓教娱乐玩具设计。

(一)巧妙的将传统元素加入儿童玩具之中:1、运用儿童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心。2、运用积极健康有趣的传统文化元素,直白的显现出想要传达的文化要素。3、保留最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要素。4、谨慎选择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对象。

五、结论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通过对现有儿童玩具市场调查研究与问卷调查研究,辅以文献研究的方式,研究分析传统民俗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和娱乐学习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儿童在玩玩具过程中在传承传统民俗文化的帮助。基于以上调查分析结果运用于设计实践中。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讨,得出以下结论:

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不仅促进了儿童产品市场的繁荣,也为设计师们提供了更多的设计灵感和元素。如何巧妙的将传统元素与儿童玩具结合,关注儿童兴趣,将孩子们喜欢的元素巧妙的运用到儿童产品开发与设计中去,满足儿童的情感、文化和物质的需求,提升产品的品质,使我们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值得产品设计师和厂商不断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张应杭《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2]桑青松,王文婷.家长选择和购买儿童玩具的心理因素[J]. 学前教育研究. 2008(12)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5

关键词:传统音乐;高师音乐教育

随着世界音乐教育发展的多元化,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在不断地深化,高师音乐教育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而在当今众多的音乐学科中,不得不说传统音乐教学就目前来看,无论其地位还是影响力等各个方面尚面临着尴尬及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它是我国民族音乐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高师音乐教学中开展这门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所具有的深邃内涵和丰富底蕴。作为华夏儿女,尤其是音乐专业的学生,对其开设传统音乐课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当前高师传统音乐教学的现状,就该课程应如何因材施教及更好地改善其教学效果作现状分析并提出改进对策。

1高师传统音乐学科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对象参差不齐

1)学生专业不同。高师院校的学生来自各个不同专业,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以钢琴或声乐为主专业的、以某一西洋或民族器乐为主专业的、其他专业(舞蹈、作曲等)。可以想象,各专业的学生一定在其所学专业的特定领域内具有相当的技术知识,但对中国传统音乐这样一个基础又博大精深的学科知之甚少,某些专业的学生对此甚至是毫无概念。鉴于该况,在高师音乐教学中普及这门课程是极其必要的。2)各专业学生水平不一。即便是同一专业的学生,比如同是学某一民族器乐的学生,他们对该专业的技术知识掌握有高低,各人对传统音乐课程的理解有所不同。更不用说各专业学生在接受这门课程时会显现出的程度差异性。故传统音乐不仅是音乐专业学生应学习的基本课程,它也是各专业知识的铺垫,并可对其起到强化、升华作用。

1.2高师教育体制

纵观现今高师音乐课程的设置,是以西方音乐为主的一套教学体制。从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西方音乐史到和声、复调、音乐分析等,可以说整个是纯西洋技术理论为首的高师音乐教育。毋庸置疑,这些课程是必修的也是必须的,但这里要说的是我们如何为我国音乐专业的学生教授属于自家的音乐理论知识,传统音乐的开设一方面在众多西方音乐课程中不免显得带有“不正宗”之感,另一方面也将“民族音乐”在这“西乐”依旧“甚嚣尘上”的高师音乐教育中“打通一条出路”。它不仅是音乐专业师生应当作为自我学习的一门课程,从长远意义上来说,它也是一项我国音乐工作者应当肩负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

1.3学生自我意识薄弱

而今社会发展的多元化趋势及外来文化不断交融与渗透的现象使得当代高校学生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态度已经从忽视到漠然。并且我国音乐教学现在的特点就是从最初的乐理知识也好,钢琴基本功也好,等等,都是以西方音乐技术理论为主导的,正如前面所说,这些是必须学习的,但因为这些西乐的学习占据了我们音乐学习的大部分“江山”,则会给学生造成“西方音乐理论是‘纯正的’,我国传统音乐是‘落后的’”这样一种既狭隘又有失偏颇的思想。可以说,大部分学生都有这种错误的概念,他们对传统音乐中的民歌、传统调式音阶、曲式分析、本体论等的研究毫无兴趣,且认为那些知识古老、乏味。这样,在传统音乐课程教学中,就遇到一个首要的难题,学生无兴致又何谈教授学习呢!

2高师传统音乐学科教学问题的解决对策

2.1教学理念的转变

在分析传统音乐教学现状中有提到“高师教育体制”和“学生意识薄弱”这两点,显然这就涉及到教学理念的问题。中国高校教育体制的不完善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但却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传统音乐的教学不能仅为了“教而教”,“学而学”,学习这门课的意义不在于考试,最终目的性是要“学而知之”、“学以致用”。教师如何启发与引导学生用正确的观念来看待和学习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问题。

2.2教学课程的设置

中国传统音乐列为高师音乐专业的必修课是无可争议的。高师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应该对课程设置作相应调整。像传统音乐这样一门重要的课程,原来的2课时未免显得太少,学生还没掌握多少内容,又会被西乐知识淹没了,一周的传统音乐知识内容早已忘却。鉴于同西方技术理论课的比例相差悬殊,该课程每周至少要有4课时,对半分在不同时间教授。由此,传统音乐课程不仅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在众多的西方音乐理论学习中将我国传统音乐的理论加之以比较学习,这对各专业学生都大有裨益。

2.3教学形式丰富化

多媒体技术是高师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现代技术手段,如何将其运用地更加娴熟并做得趣味十足不仅是基本技术的问题,也是教师在备课中对该课程内容逻辑组织能力的体现。如在教授传统音乐课程时,能将传统民歌、戏曲等用生动的语言,不是古板的一成不变的教科书中的套话;用引人入胜的视频、丰富的PPT模式与学生进行双向交流,不是无谓地空听单调的音响;用多媒体做出能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形式新颖的教学课件,不是直搬文字刻板页面的话,会大大提高学生对传统音乐的兴趣并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结语

我国传统音乐历史悠久,是历史、民族、风土人情等的艺术化再现,也是各地特色文化的重要表现,民族音乐文化作为培养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引起各国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观念一直未能在音乐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实际教材中得到基础性和系统性的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在高师教学中将我国各族人民的优秀传统音乐和反映近现代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的优秀音乐作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尽管上述中说明了几点传统音乐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但只要教师打破授课观念、根据教学现状调整教学对策指导学生通过一种音乐去了解、感受一种文化,从多元音乐文化中吸收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丰富文化需求,便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咏北.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2] 郭慧颖.音乐教育现状下的中国传统音乐[J].大舞台(双月号),2009(06).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6

关键词:绵竹年画;室内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B48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20-2一、 绵竹年画的历史渊源

德阳绵竹年画历史悠久,目前均认为其起源于宋,据学者薄松年于《中国年画艺术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年)一书中考证绵竹年画在明代就具有一定规模,清乾隆与嘉庆年间达鼎盛。年画制作从业者众多,店铺林立其制作一直延续至今,并销往外地甚至域外。但随着当今机械化大生产的各种新式吉祥图像产品的冲击、以及人们对年画需求的减弱,许多传统手工艺均面临着各种危机。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成为了当前亟需面对的一个重大议题。要继承保护绵竹年画,就需思考其在当代生活中的生长土壤,以及如何使其在新时代中起到添新砖加新瓦的功能。传统内核披上现代外衣并融入到现代生活之中,是保护民间工艺美术的一种方式。一个社会中文化消费越多,则证明文化越繁荣,两者相辅相成且反之亦然。绵竹年画富有人文底蕴,扎根于民间,有着广阔的生长土壤。

二、 绵竹年画的人文内核

绵竹年画题材中有门神、民俗节日、戏曲、历史传说、辟邪迎祥等。年画扎根于底层社会,来自民间的画师与最终的销售对象均为普通民众,因而年画并非如同文人画一类欣赏需要一定的文化修养,它是不针对特殊群体的,人人睹其形则皆可明其意。题材中贴近生活、以百姓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等人文题材较多,丝毫无曲高和寡之感。如其门神题材包括将军、文官、童子、夫妻等。人物姿态各异,执物亦不尽相同。其中韩世忠与梁红玉颇具特色。梁红玉为南宋女将,韩世忠妻,封安国夫人,后改杨国夫人。建炎四年(1130年)与韩世忠在黄天荡阻击金兵,击鼓助战。她是古代女英雄的代表人物。人物手中分执各物,一如冠、如意、对联等。再如尉迟恭与秦琼组合的门神年画与双喜童子。冯骥才主编《中国木版年画集成・绵竹卷》(中华书局,2008年)一书中收录有丰富的作品。绵竹年画中各种纹饰主题蕴涵丰富的宗教与民间信仰内核。清代《迎春图》(现藏绵竹年画博物馆),纵48,横151cm,绘者黄瑞鹄,绵竹人,《迎春图》为其代表作。记录当时广为流传的民俗“打春牛”活动,此等岁时节日民俗在中原地区以及边地均有流行,富含农耕文化特色,陕西、河南、天津、辽宁、四川等地均有记录。黄瑞鹄《迎春图》画面中迎春队伍的执事手举“署调绵竹县正堂”执事牌,是绵竹当地在清代就有此活动的准确写照。可谓是清代绵竹年画的最高水品画作之一。除了画面上丰富的民俗遗存与生活写照之外,此面的绘画技巧,画面构成(散点透视)与主题分布强烈的叙事性、对人物特色的拿捏与明快色彩搭配等多方面较为精准,保持了浓厚的农耕特色与乡土气息。岁时节日的民俗表现前文已有叙述,以黄瑞鹄的《迎春图》最为精致,堪称四川的《清明上河图》,虽然在市井规模、表现内容等多个方面无法与《清明上河图》比肩,但却依然将节庆的喜悦与热闹,社会各个阶层人物的形态一一呈现。关注百姓的日常生活题材,是年画接地气的人文精神核心。除此之外“求吉”的心理在中国艺术传统中源远流长,作为民俗艺术品的绵竹年画自然不例外,在“招财进宝”、“加冠进爵”、“父子状元”( 北宋东平人梁灏、梁固父子)、“子孙满堂”、“寿比南山”、“鹿鹤同春”等追经济上丰裕,仕途上顺利、家族中人丁兴旺等观念上大作发挥。

三、 绵竹年画在室内设计中的价值空间

室内家具以及装饰陈设物对传统中式、民族风情室内设计风格的营造是极为关键的。当然,并不意味着传统工艺美术品与现代以及西式风格格格不入,真实的需求是继承年画的人文精神内核以及富有中国情趣的外在绘画技巧与表现形式,并将其植入富有现代感的室内陈设设计之中。Graham Fairclough与Rodney Harrison等人在《The Heritage Reader》一书中认为文化遗产保护通常有三个误区:一是过度强调恒定的审美价值,二是漫长的历史连续性,三是单纯的文化属性。如何避免?从绵竹年画这种传统物质本身谈起。材质为纸质。传统题材诸如岁时节日民俗、福禄寿、婴戏、门神等。其中“门神信仰”较为显著。现藏的清代绵竹年画主题以门神居多,有尉迟恭与秦叔宝、旗装门神、穆桂英等。在学者王子今的《门祭与门神崇拜――“门”的民俗文化透视》一书中围绕“门”的相关风俗及信仰进行了透彻的论述,对今人利用加工“门”以及“门神”相关的图像资源奠定了人文基础。门神的信仰从“武”到“文”,由“加官进禄”到“送子赐福”等观念的演变,体现出了普通民众的价值观念转向。在室内设计中,年画可以以其原本形态,即纸质绘画陈设品的形式进入家居装饰当中,因此需注意室内陈设的最佳展示视域。但更为广阔的应用开发空间是将其绘画特点融入居室的各种角落,以摆脱纸质等载体的物质性限制。现当代的审美居室观念转向更加丰富多元,在年画这一功能性图像制作中,新的时代因素植入传统的木板年画制作,可焕发新的魅力。诸如娱乐偶像、政治明星、文化名人、甚至是动物、植物、乃至抽象观念,贴于室内的新门神年画完全可以借鉴文化衫的思维模式,强化居者个人的品味、价值观,以及彰显其身份认同。绵竹年画的传统设色搭配特点是明度高、纯度高、对比度强烈。正如查理・博朗克于《艺术构图原理》(Paris 1870年)所言,形状与色彩对于绘画而言不可或缺,但形状必须保持对色彩的绝对控制。中国绘画自原始岩画乃至汉代帛画之发端就已有线描的传统,在造型的基础上赋色,以造型为主,色彩为辅。将其绘画的平面构成特点利用到室内装饰产品的纹样设计当中是一个极有潜力的发展路径。绵竹年画的传统制作工艺为木板刻印造型,手工上色。如今依然可保留此制作工艺与流程,可增加“工匠手工制作之美”。上述年画的特色可大大增强围绕宗教活动、祭祀仪式、喜庆节日等室内设计活动所需要的情感氛围。当代特点的改造可通过材质、题材、设色等多方面进行重构。材质的多种扩展,如布料可拓展棉麻等自然感强烈的载体。题材的延伸可从传统吉祥纹饰延伸至当今吉祥、潮流纹饰,但需注意不可贸然使用当今纹饰,需进行有条件的选择,以保留历史感、人文感为重,尤其是“门神”这一主题设计。设色的更新,需注意对比度强烈这是年画设色的一大特色,这一特点需强化并继承。作为传统文化需要被保护的对象,绵竹年画不宜进行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保留传统手工制作、进行多种档次、价位产品打造多方位行销的路线较为适宜。在当今人对居室装饰审美疲劳的时代,对富有民族传统意味的绵竹年画加之以现代化改造,融入室内设计中,必定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文化产业道路。

参考文献:

[1]王子今.门祭与门神崇拜――“门”的民俗文化透视[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6,4.

[2][美]诺曼著,梅琼译.设计心理学[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6.

[3]Graham Fairclough,Rodney Harrison,John H.Jameson Jr and John Schofield,The Heritage Reader,New York:Routledge,2008.

[4]宁志奇.绵竹文物选粹[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7

关键词:多元文化;德育;价值观

当今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人们生活在多元文化社会里。我国多民族共存的现实使我国具有多元文化共存的传统,而随着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经济成分的多元并存局面出现,社会各种利益主体的多样性也就随之出现了,这必然导致社会思想文化的多元化,出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融、冲突与并行发展的局面。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和全面加入WTO,西方各种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标准、道德准则等意识形态内容不断涌入中国,这又形成了当今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冲突与并行发展的局面。此外,当今中国社会还有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并存的现象。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现象借助于现代传媒手段突飞猛进的发展,不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影响加深,导致人们的各种思想观念发生许多碰撞,给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严峻挑战,迫使学校德育工作者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多元文化格局导致多元文化社会生活出现,过去的一元文化道德教育已不适应当今多元文化社会生活的大变迁,如何面对多元文化社会中道德教育的困难成为了时代的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分析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提出的严峻挑战出发,研究多元文化冲突对学校德育的内容、效果等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改进的对策思路。

一、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多元文化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是并存的。一方面,多元文化社会拓展了学校德育的发展空间,因为多元文化社会环境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学生对社会的理解能力大大增强,对社会各种思想道德现象的敏感程度提高了,接触的广度、深度也大大拓宽了,这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文化选择机会和价值取向,赋予了他们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多元文化社会便于学校德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特点的学生群体,使学生的创新精神、民主法纪意识、诚信意识等得到提升;便于学校德育传承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扬弃,创造新文化,从而促进多元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

但另一方面,多元文化社会给学校德育带来了许多的困难与考验,那就是:面对多元文化,学校德育到底以何种文化作为教育价值的标准?即如何在教育上取舍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在理论上简单地谈论是容易的,然而在实践上,大学生、学校教育工作者如何作出判断和选择则是极其困难的。

面对多元文化,学生的价值选择更加困难,因为多元文化给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树立了多种多样的文化价值标准,而每一种文化价值都有其特有的文明、历史积淀和许多内在的合理性和光彩照人的文化魅力,当然也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而当今社会因没有一个明显的文化权威和价值评判标准,于是当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各种道德言论、行为向学生走近时,青少年学生怀着对未来美好世界的憧憬和单纯的动机,要么采取全盘接受的态度,对各种道德言论、行为来者不拒;要么全盘否定、无所适从,因为青少年学生既缺乏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能力,又缺乏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辨别能力。

对于学校德育而言,多元文化加大了学校德育把握的难度,因为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人们在多元价值观面前难以选择统一的文化价值标准,从而引起价值观、文化信念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错位和迷失,给个体的心理及社会带来冲击,引起震荡,道德相对主义“泛滥”[1]。当今校园里大部分学生思想活跃,一部分学生价值观念混乱,思想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学校德育工作者经常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捉摸不透,工作中经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难于达到德育要求。所以多元文化使学校德育工作经常处于一种断裂、松散或多元的状态,难于集中统一实施。

二、多元文化冲突对学校德育工作的不良影响

虽然多元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赋予了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学校德育培养具有鲜明个性、鲜活特点的学生群体,但不可否认的是,多元文化冲突导致的价值观念混乱状况实在令人担忧。整个社会、学校里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文化冲突:其中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严重影响了当今学校的德育工作。多元文化冲突致使整个社会和学校德育都徘徊在价值取向的十字路口,学校德育工作面临空前困难。

1.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直接影响了学校德育的内容

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指的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以欧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这两种文化长期以来遵循着各自的发展道路和文化传统。儒家文化主要强调这样的价值观:注重权威和等级制度,强调个人权利和利益居次要地位,国家利益高于社会利益和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等。西方文化则强调这样的价值观:崇尚自由、平等、民主、个人主义,反对权威,赞成制衡,鼓励竞争,崇尚人权等[2]。文化是德育的基础,它不仅影响德育的核心、道德观念,也决定着德育的过程、形式;它既是德育的客观背景,又是德育的载体。在当今中国,学校德育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教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途径。它一般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三个方面,受社会经济政治和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所制约,同智育、体育、美育等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当今学校德育内容就是让学生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诚信、宽容等优良品德,既要对学生进行反映时代精神的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内容的教育,也要对学生进行西方文化中竞争、效率、民主、平等、法纪等内容的教育。当今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渗透、交融,影响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过程中人们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价值选择等,而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更容易使富有朝气而又缺少阅历的青少年学生对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信仰动摇,这样必然影响着当今学校的德育内容。如何取舍中西文化中的精髓、糟粕是当今学校德育面临的巨大困难之一。因为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规范、理想人格、审美情趣等大部分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形成的,所以当今社会学生的价值评判不可能仅由权威人士(专家、学者、教师等)或权威机构(学校等)施以简单的“正误裁判”就可决定取舍而达成所谓的“共识”,而应该由学生在综合考虑各种外部压力与自身情况下作出适时的“取舍选择”和“价值选择”。

2.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导致学校德育收效甚微

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指的是学校德育的传统主流文化内容、工作方法和评价等与当今社会非主流文化内容、评价等之间的冲突。学校德育传统的做法是在单一、封闭的环境下,教师运用讲授法、讨论法等讲解“正统而单一”的德育内容,通常采用典型示范、情感陶冶、社会实践、调查访问等方法来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结束后采用奖惩激励、评比选优等方法巩固德育效果。然而当今学生在接受学校德育主流文化教育时也接受了各种非主流文化,如宿舍文化、课桌文化、服饰文化、网络文化、短信文化、卡通文化等风靡校园。非主流文化的传播和盛行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给校园注入活力和激情,但消极作用更为明显。网络的匿名性、虚拟性、某些欺骗性,使学生经常出现有悖常识、常规和道德规范的行为,而且网络文化、影视文化中充斥的色情、消极颓废思想情绪,导致学生出现浮躁化、庸俗化的言行等,这些非主流文化极大地冲击和左右着学生主体的思想、价值观、行为方式[3]。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的冲突使学校德育经常陷入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课程与社会影响的巨大反差、矛盾中,学校教师经常感叹学校德育收效甚微就不足为怪了。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对策思路

当今学校德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考虑多元文化社会这一因素,必须改变观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以宽容态度应对当今学校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碰撞。学校德育工作的改进应从德育内容的取舍、德育方法的改进等方面着手。

1.德育内容的取舍[CDF2]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德育是为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服务的,因此学校德育内容改进应当是把社会发展、需求与人的发展、要求有机结合起来:即学校德育既要注意向学生灌输有关社会发展、国家利益、政治目标、民族价值观的内容,也要注意向学生传授有关人类优秀文化、文明成果等内容,还要进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容的教育,促进学生个体心理健康,完善其人格。

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多元文化社会发展使人类道德文明的相互融合程度加深,信息化浪潮使人类道德文明融合速度加快,人类社会道德文明的异质性淡化、单一性减弱,整合性则在加强。所以学校德育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把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合在现代学校德育内容里,使学校德育内容更具时代性内涵。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学校德育对人类道德文明不能进行简单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运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既吸收西方文化的积极合理内容,尊重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又反对西方的“文化霸权”。因此学校德育既要吸取西方文化中竞争、效率、民主、平等、开放等适合当今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发展所需的内容和精神,也要吸取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勤劳、勇敢、诚信、宽容等符合社会要求和学生发展所需的内容和精神,更要大力弘扬赋予中华民族时代精神的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精神、改革创新精神等,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而必须舍弃的是西方文化中极端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等思想倾向和传统文化中等级、权威、因循守旧等不利于学生成长和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观念、内容。而且,当今的学校德育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学校德育要把对学生的道德规范教育和道德人格塑造结合起来,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承受能力教育。

2.德育方法的改进[CDF2]宽容、对话、参与

很多学者认为,在多元文化社会里人们需要具有宽容的精神,对话的精神,相互理解的精神,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和互惠共享的精神[4]。传统的德育方法“我讲你听”、“简单的奖勤罚懒”、“单一典型示范”等已不适应当今的学校德育。当今学校德育方法的改进依然要用“和而不同”的思维方式,把我国“寓教于乐”、“教”与“导”的德育模式与欧美国家的“公开的演讲”、“平等的辩论”德育模式结合起来。可以看到现实中学校德育广泛采用的西方文化中张扬学生个性的演讲赛、辩论赛等“对话”德育形式已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所以面对多元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学校德育不可能再用封闭的方式,排除多元文化的影响,用对立的方式阻止多元文化的进入。一个国家只有用包容的态度吸收不同文化的更多营养,才能不断提升本土文化的成长力,增强民族的文化国力[5],依附于文化载体的德育同样如此。时展呼吁多元文化社会中学校德育摒弃“训导观”,运用“指导观”,指导学生在对各种文化、道德取向与道德规范的社会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与鉴别的基础上,结合个人道德认知状况,自主、合理地选择个人所应确立的真正符合时代要求的道德观念。“德”不是“教”出来的,而是“育”出来的,所以在多元文化社会里,学校德育应当更多地应用“情景创造”、“协商对话”等多种参与形式,让学生在处理现实的道德问题,体验道德冲突的过程中增加对规则、道德的认知和理解,促进个体道德的发展,而不是盲目地接受和无条件地服从。实践证明“参与”的形式经常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学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学校德育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2005(11):43-46.

[2]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刘绯,张立平,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250.

[3]彭进清.高校大学生道德现状与特点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3(1):98-100.

[4]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64.

当今传统文化的现状篇8

民族音乐就是产自于民间,流传在民间,表现民间生活、生产的歌曲或乐曲。中国国土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地区和不同民族都有自己风格的音乐,如粗犷的劳动号子、高亢的山歌、婉转的小调等。虽然种类繁多,然有其共同的共性,同时又各具有特殊性即个性。由于时代的变迁,如今,许多传统地方音乐由于无人继承,渐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造成此情况的原因有:当下的社会现实呈现出的对物欲的追求和重商(或日商业化),对传统音乐的影响十分巨大;与此同时又遭遇了西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流行音乐、商业电影电视的冲击等。于是人们渐渐淡漠了对传统民族音乐的审美兴趣;连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们,也成了弱势乃至稀有群体,造成民族音乐发展每况愈下的恶性循环。

只有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传统的民族音乐是流淌在中国人身体中的血脉,是中国五千年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当地的风俗、民情、习惯、语言、仪式活动等密不可分,岂能淡漠?然而,今人知道古曲《平沙落雁》《阳关三叠》《潇湘水云》《广陵散》者又有多少?今人张口能唱通俗歌者何止千千万万,而当下我国青少年亲近优秀传统音乐者又有多少?

笔者就以侗族大歌为例,谈谈其传承现状、面临危机,进而反思探寻危机背后的原因及未来的发展与保护。以下便是对侗族大歌的传承现状及其原因的记叙与分析。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民间音乐。民间音乐主要指:由广大人民群众在漫长历史过程中,通过口口相传而流传下来的音乐形式和音乐作品。它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无论是使用的乐器、乐谱还是演奏形式,都有着极强的民族性和地域性。大致可分为六大歌种:鼓楼大歌、声音大歌、叙事大歌、戏曲大歌、礼俗大歌、儿童大歌。而按其内容更可分为对歌、情歌、河歌、认祖歌、叙事歌。侗族大歌的传承分为亲子传承、师徒传承、自然传承、学校传承,而其中具有一个鲜明的特色――口传心授、有歌无谱。因此,歌师在传承环节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全中国部级侗族大歌的歌师也仅有156人。

侗族大歌是侗族的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与当地的民俗、民风和审美习惯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是有侗族人住的地方就一定有侗族大歌。传统的侗族大歌主要分布在黔、桂相邻地带,也就是柳江流域的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和贵州省从江、榕江和黎平县等。黎平县是侗族大歌发源地,黔桂毗连地方都是侗族大歌流传核心地带。现代文化的发展与交流以及交通的便利给侗乡带来了经济、思想上的发展,同时也提供人与人交流的空间,加快了侗乡人口的流动,一些传统侗歌流传区域的歌手外嫁到或主动将侗歌传播到非侗歌流传区域,也扩展了侗歌传承的外延。

侗族大歌所面临消亡的原因在笔者看来,也是许多民族音乐的通病。一是经济原因。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密切相关。许多少数民族地区位于偏远的山村,人们大多过的是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缺乏经济保障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以及西方文化的渗透,年轻的一代大多离家打工,留守家乡的多为老幼,使得民族音乐传承人青黄不接。二是意识原因。随着音乐商业化的发展,年轻一代的侗族人民,更喜爱当下的流行音乐,他们对于传统音乐的兴趣性不高,保护意识不够强烈,使得传承的现状不容乐观。三是文化水平。由于年轻一代的侗族人迫于生活压力外出打工,使得大多学歌的孩子们都是小学生,且只能学习一些相对简单的儿歌,对于古老的大歌(歌句更长,词义更深刻)无法精准掌握。等他们长大后依然迫于经济压力中断学习,使得大歌面临着一直无人传习的危机。其四:歌师记录习惯。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然而即使专攻相同,每个人的方式与境界也多少存在差异。每位歌师记忆大歌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擅长的曲种也有所不同,因而不同歌师之间的交流存在局限。看不懂彼此的记录方式,彼此之间缺乏沟通,因而缺失的大歌逐代增加。以上例举虽是针对侗族大歌,但由此及彼,这不也是许多传统音乐无法传承与发展的通病么?

传统音乐延续承袭千百年来的审美和血脉,在历史长河中形成自身特有的理念和规范,但渐渐地因为种种原因淘汰乃至消亡,最终成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历史名词。因此,传承与保护传统音乐就显得迫在眉睫。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情操。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反映近现代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优秀中国音乐作品,也应该纳入音乐课的教学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民族音乐的传承和弘扬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传统音乐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血液与灵魂,是流淌在血液中的记忆,具有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凝聚力,是任何别的东西所无法替代的。一个国家民族失去了它,那些必将沦为无根的浮萍,更何谈归属、凝聚?能将传统民族音乐引入义务教育课堂,在笔者看来,是十分迫切且有必要的。推广和普及优秀民族音乐,让年轻一代从小接触,以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民族音乐让学生渐渐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

如今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的接力棒,传交到今人手上,生活与21世纪的现代人,能不谌而思之,,锥行之?民族的振兴,富民强国的“中国梦”,论到底最终是民族文化的发展振兴;清代思想家龚自珍曾说:欲灭其国者,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者,必先灭其文。不能不三思?……

引用廖奔先生的一段话来结束本文:文化丧失了国家存在的根基就丧失了;文化守住了,民族兴盛的基础就巩固了。确保文化是为国家的政治安全、军事安全、领土安全提供文化支持,为之注入文化力量,在构筑我们军事的,政治的万里长城的同时,构筑我们的文化长城。文化因而不只是文化,它比一般意义上的政治,经济还要深刻的政治、经济。”

上一篇:何谓危机管理范文 下一篇:互联网危机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