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言连贯题应考解题方略

时间:2022-09-20 10:45:13

高考语言连贯题应考解题方略

语言表达是高考的必考内容,而连贯是语言表达的标准之一,是在规范的基础上对语言的运用提出的更高要求。从湖南卷今年的题型设置和赋分情况来看,如高考中对这一知识点进行直接考查,应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在“语言知识及运用”部分。题型有两种:一是排序,如例题2;一是语句复位,如例题1、3、4。

结合例题分类归纳解题规律,要做好语言连贯考题,是有规律可循的。弄清了规律,掌握了方法,再举一反三,可以事半功倍。

首先我们先看几道高考题

例1.都灵冬奥会的花样滑冰双人滑的比赛中,张丹、张昊在冲击世界上最高难度的后内接环四周抛跳时失误,张丹重重地摔在冰面上,膝盖严重受伤。――,――,――。他们勇敢的精神和精湛的技术征服了全场观众,也征服了现场裁判,最终赢得一枚银牌。

①所有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

②在所有的人都以为这对组合将退出比赛的时候

③简单包扎后的张丹与张昊双双重新回到冰上继续比赛

④冰上却出现了张昊和简单包扎后的张丹

⑤并顺利地完成了其他高难度动作

⑥其他高难度动作完成得很顺利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例2.将下列四句话填在下面的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某校师生野营训练来到村里,和村民们一道投入抢收战斗。

①就像勇猛的战士一样,②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③马上扔下背包,④听到大雨即将来临的广播

A.②④①③B.①④②③C④②③①D.④①②③

例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______,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以至于变化气质;______,譬如漫游“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眼花缭乱,空手而归。_______,如暴发户炫耀家产,以多为贵。这在治学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①多读如果彻底②少读如果彻底

③多读而不求甚解④少读而不求甚解

⑤世间许多人读书只为装点门面⑥世间许多读书人只为装点门面

A.②③⑤B.①③⑥C.②④⑤D.①④⑥

例4.依次填入下列两句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_____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______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点拨:

例1.解题对策:话题一致的原则

在一个长句或语段中,前后各句的话题和陈述角度应当保持一致。这样才能中心明确、语意连贯。如果在表述的过程中转换了话题,语言的连贯感就会随之减弱。这就是语言连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话题一致的原则。例1是一个叙述性语段。整个语段陈述的对象是张丹和张昊,且陈述的角度都是她或他们怎么样。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最终答案为C。

所以,看主语、明陈述角度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

例2:解题对策:合乎逻辑的原则

这也是一个叙述性语段。所述中心是师生帮助抢收的情况,有明显的起因和结果。原因是④,结果是①,②是听到消息后的心理活动,③是在心理活动指导下的行动。按照逻辑顺序,先因后果,先意识后行动,答案为C。这就是合乎逻辑的原则。如在表述的过程中违背了逻辑,就必然会影响到语句的连贯性。解题时,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判断句子或短语间的逻辑关系,然后就可以把握句子的顺序了。(理关系、抓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出题者往往不是采取单一的思路,有时,会综合采取几种出题思路。这时,我们可以一题多解,或是把几种方法综合起来解答一个题目。

例3:解题对策:前后呼应和话题一致的原则

第一处横线前面的内容围绕“读书”这一话题展开,通过对比,强调的内容――“少读”,横线后说的是“少读”的好处,故选②。

第二空后面是比喻句的喻体部分。“珍奇满目”――“多”,“空手而归”则是“不求甚解”的结果。横线后的四句强调的是盲目“多读”的结果,③、④句中强调“多读”的是③,所以③、④句中应选③。

这两处实际上涉及了一个共同的原则:前后呼应的原则。

最后一空,在⑤⑥中选择。它们的区别在于:⑤强调的是“读书”,⑥强调的是“读书人”,而整个语段的话题是“读书”,根据话题一致的原则,此处应选⑤。

所以,我们在解答这一题时,涉及了话题一致的原则和前后呼应的原则。其中,前后呼应的原则是语言连贯的又一重要条件。出题者经常利用这点设置问题考查我们,现在就请同学们完成练习的1-3题。

练习:

1.(2004年福建卷第6题)依次填入下面两句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C)

建筑是凝固的诗:_________;_________。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

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_________,_________。爱,特别是母爱,对他来说,就是这样一份沉甸甸的卵石。

①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的气息②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

③压迫着人们的心灵④改变着人生的轨迹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2.(1994全国)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B)

要使我国的四个现代化加速发展,我们要不要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呢?根据我国国情可不可以完全照般西方模式呢?________。

A. 不能,我们要有自己的创造和发展,走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

B. 我们必须作出正确的选择,否则就会犯政策上的错误。

C. 我们的回答只能是肯定的,否则就没有改革的出路。

D. 我们的回答只要深化改革,不能踌躇停滞,更不能知难而退。

3.(2001年北京、安徽春季高考)依次填入下而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A)

我独坐在书斋中,忘记了尘世间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广,宇宙之大,此时却仿佛只有我和我的书友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

①阳光照在玉兰花的肥大的绿叶子上

②连平常我喜欢听的鸟鸣声“光棍好过”,也听而不问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丝丝垂柳

④这都是我平常最喜爱的东西,现在也都视而不见了

A.③①④②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讲解:

练习1.根据第一句的后文“诗有古诗和现代诗,建筑也有古今之分,泾渭分明”,那么该句的横线处应该依次填入“或庄重沉稳,带着岁月的沧桑”(与“古”字照应),“或神采飞扬,透着现代气息”(与“今”字照应)。这就是前后呼应中的语序的照应。

根据第二句的横线处的上文“在缓缓流逝的时间长河中,总有一些记忆像卵石般沉淀下来”,紧扣“沉淀”这个词眼,那么首先与它接续的应是“压迫着人们的心灵”,然后才是“改变着人生的轨迹”。这里有着情理逻辑的制约,即“母爱”作用的轻重。

2.从上下文看,是根据所提问题作出恰当的回答,这就是问答照应。特别在设问句中,如例题,上下就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和照般西方模式一正一反提出两个设问。一是“要不要”,一是“可不可以”。备选项应与两个设问相互照应,不能顾此失彼像A。如果答非所问像D或一概肯定像C或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故选B。

3.照应的第三种形式是指代的照应。

第④句中有一个代词“这”,那么,此应前交代清楚指代的内容,不然,会犯指代落空的毛病。那①③又应该怎样排在④的前面呢?从内容来看,①③为写景。①为特写,③是粗线条整体勾勒。按一般的观察顺序,是由整体到局部。故顺序应为③①④。这样也体现了地点的变换:从书斋到窗外。这就把前后呼应中的指代照应和合乎逻辑的原则结合起来了。本题答案为A。

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照应,解答此类题的关键都是看联系、找对应。

例4:解题对策:音节和谐的原则

这一题的题干有一个特别说明“音节和谐”,其实,音节和谐也是语言连贯的重要原则。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就可以从这个角度来思考。所谓的音节和谐,一方面包括句式的整齐一致,另一方面还包括声调的抑扬顿挫,韵脚的押韵协调。也就是说,看押韵、品节奏是重点。

简析:首先,看第一空。若选第②句,则形成前面两个六字句相对,然后两个四字并列短语相对,最后两个四字短语相对。出句对句对称和谐;且“瞰”、“览”押韵。故,答案选②。

其次,看第二空。从押韵上看,若选第③句,韵脚为“抱”、“翠”、“茂”,不押韵,不能选。若选第④句,韵脚就为“抱”、“绕”、“茂”,这就押韵了。故答案该选④。本空还可从空间顺序上看,若选第③句,写作顺序就是“下面的山――上面的云――下面的林”,顺序混乱;若选④,写作顺序就是“下面的山林――上面的云”,顺序自然。

我们与语言的连贯这一知识点再次有了亲密接触。一般来说,语言连贯的原则有很多,但常见常考的就是今天讲的话题一致的原则、合乎逻辑的原则、前后呼应的原则、音节和谐的原则。总的说来,解答这类语言连贯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话题的一致、语气的贯通是一个首先要把握的问题。 其次,语句结构的统一、对应,音节和谐等,不可忽视。有时,可能涉及到描写方位的转换,内容层次的衔接,思维顺序及逻辑关系等。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试题的情景性很强,必须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来把握。希望同学们活学活用,扎实地实践,然后收获满满。

(刘洋,河北省沧州市第三中学高中语文教师。)

上一篇:让孩子的心灵开出生命之花 下一篇:对初中语文新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