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乡土课程资源

时间:2022-09-20 10:42:11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运用乡土课程资源

摘 要:每个地区都有着丰富的乡土课程资源,如果能够将一些优秀的乡土课程资源加以开发与利用,恰当地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将会对学生了解和发现家乡的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地方文化,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创新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美术;乡土课程资源;课堂教学;开发与利用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在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部分要求“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我们庄河乡土美术课程资源比较丰富,有传统的剪纸、面塑灯、皮影戏、放海灯……这些项目都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文景观和自然材料方面也是独具地方特色,形成了我市地方文化的、人文的、自然的历史。千百年来孕育着这片古老的土地,影响着世代的庄河人。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优秀的美术文化、人文景观和自然的材料作为教学资源运用到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将会对学生了解和发现家乡的美,继承和发展优秀的地方文化,提高审美素质,激发创造精神,形成创新意识,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起到积极的作用。

如何利用我们身边的自然资源,有效进行多种形式的乡土美术教学呢?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一、认识乡土美术课程资源

认识乡土美术课程资源,首先要了解地方的文化传统和历史、

地方人文景观、地方特产、自然风光和材料,如果我们能认真地将这些资源进行选择和加工,运用到美术教学中,不仅在内容上贴近学生的生活,更会提高美术教学活动的效率。

二、要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进行筛选和加工

我们通过搜集资料,调查研究之后,发现很多乡土资源可作为美术课程资源,这只是初级阶段,还需要筛选和加工,要研究哪些材料资源更适合于课堂教学。比如,立体造型系列的课程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自然或废旧材料,按照美的元素,进行造型活动探究。”海边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课余里捡些各种贝壳进行造型活动;山区的学生,可以准备卵石、植物秸秆等加工完成造型活动;城区的学生,可以积攒易拉罐、酸奶瓶、吸管等进行组合,以达到造型活动的教学目的。

三、延伸课堂教学,搞好业余辅导

业余美术辅导是课堂美术教学的延伸,是学校美术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和课堂教学统一,又独立存在。请一些农民艺术家为学生现场传授技法,能使学生深刻领会到劳动群众的智慧存在,产生拜访、学习的愿望。

合理地利用乡土资源,把《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我们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展开思路,探索实践,在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更好地运用地方资源,形成本地区、本学校的美术教学特色。

上一篇:幼儿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下一篇:趣味教学提高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