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硬盘试比高

时间:2022-09-20 09:57:59

超大容量的光盘备份,最终的主角可能并不是蓝光DVD和HD DVD。

数字内容的爆炸性增长,令用户的存储和备份日渐力不从心,而硬盘和光盘在容量上的每一次攀升,都会令他们眼前一亮。

日前,少有人知的以色列科技公司Mempile与日本最大的预制光盘生产商Memory Tech联手试制出了容量超过300GB的光盘。这一消息预示着,如同10多年前一样,光盘容量又和主流硬盘处在了同一水平线。尽管这种超大容量的光盘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一种“概念型”产品,然而它的问世表明,光盘技术仍有着充足的发展和提升空间。

多层存储的魅力

对于推动大容量光盘的发展,Mempile公司真的是不遗余力。成功试制出容量超过300GB的光盘后不久,该公司在近日的一次技术大会上,又向多家日本制造商展示了自己的独有技术。据悉,该技术可以在简单的DVD光碟上,刻录和读取100层虚拟数据。在技术大会的现场展示中,Mempile公司使用普通的透明塑料碟片就完成了500GB的存储,这也令到会的各大日本制造商惊叹不已。

当前,虽然面临蓝光DVD和HD DVD的冲击,但是市场主流仍是DVD,其容量仅有4.7GB(单面单层)和8.5GB(单面双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D5和D9。与之相比,蓝光DVD和HD DVD当前的最大容量则是达到了50GB和30GB,远远超出了DVD。不过,与Mempile公司的技术相比,蓝光和HD DVD却也相去甚远。即便是原定于2010年推出的蓝光技术,在存储容量上也“只有”200GB。据分析,这种200GB的蓝光DVD很有可能是采用了8个数据层、每层存储容量为25GB的做法,然而8个数据层仍是远远少于Mempile公司现有技术所能够做到的100层。

Mempile公司表示,该公司的TeraDisk技术可以将光存储设备的最高容量提高到1TB。据悉,TeraDisk技术的最突出之处,就在于它使用了一种非线性技术,通过3D的方式在整张碟片上存储信息。目前,TeraDisk技术已经被Mempile公司申请了专利。该公司首席执行官爱尔表示,由于数字高清等应用需求,消费者对于存储容量的要求可谓日新月异,然而由于当前的技术桎梏,用户不得不在每一款设备中整合存储装置,这也意味着电视中的数据不能被电脑直接读取。而凭借Mempile的最新技术,1TB的容量将足以完成家庭数字娱乐系统的组建,从而以仅相当于其他解决方案几分之一的成本,提供完美的整合存储。

根据Mempile公司的计划,未来平均每0.6毫米碟片中,将被存储超过300GB的数据。这也意味着一张厚度为1.2毫米的标准DVD,将可以存储超过500GB的数据。虽然目前的技术就已经能够达到100层的水平,但是Mempile公司仍表示,在未来几年中,将把这一数字提高到200层,从而提供单碟容量1TB的最高数字。该碟片的刻录速度为25MB/秒,读取速度为这个的两倍,即50MB/秒。按照这一数字,我们不难推算出,刻录1张500GB的光盘至少需要6.5小时,刻录1张1TB的光盘需要13小时以上。由此看来,未来TeraDisk技术还应在刻录速度方面多下些工夫。

从价格上来说,Mempile公司的产品不算离谱。该公司透露,其碟片的零售价格将不会超过40美元,而播放器价格为2000美元~3000美元。

昂贵的全息存储

进行类似努力的公司并不仅仅有Mempile一家。早在蓝光DVD和HD DVD开战之前,科学家们就在实验室探寻新的光存储技术了,已经上市的InPhase 300GB全息存储系统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一个月以前的CeBIT 2007展上,我们就曾经一睹InPhase和Maxell合作开发的全息存储了驱动器和光盘。

在存储领域,很多人认为全息存储系统将是蓝光技术的接班人,而美国InPhase技术公司就是目前两家主要的全息光存储技术开发厂商之一(另一家是日本的Optware)。全息存储技术是通过将一束单独的激光分为数据传输光束和参考基准光束两部分进行工作的,两道光束在光盘上的交叉点就是数据存储的地方。通过改变参考基准光束的角度,光盘上的同一个位置可以存储多个数据位,从而大大提高光盘的整体容量。在读取全息光盘数据的时候,参考基准光束需要调整到相应的角度,并辅以过滤器,确保在同一位置的多个数据中只读取所需要的那一个。

虽然现在市面上的InPhase 300GB全息存储系统看起来仍是光盘片的样子,但由于全息存储是立体的,换而言之,全息媒体有愈厚容量愈大的特色,其实根本就不用做成圆盘型的。现在之所以做成这个样子,完全是考虑到用户的习惯和接受程度。

不过,全息光存储目前300GB的容量与现有的硬盘相比,并不具备优势,180美元/片的价格也超出普通用户的接受程度。不过,50年的预期盘片寿命、20MBps的数据传输率,以及预计将达到1.6TB的容量,还是让它会在未来大有用武之地。现在看来,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还主要集中在企业级备份领域,不过在2008年推出可复写式盘片后,全息存储系统就有可能进军中小企业,甚至家庭用户也会采纳。

全息存储系统目前最大的推广障碍是其驱动器价格太过昂贵。抛开180美元的盘片不讲,系统中型号为Tapestry HDS-300R的“光盘驱动器”的价格是18000美元,接近国内一款中档轿车的售价,这可不是谁都消费得起的。另外,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全息存储系统和以前的分层式盘片相差太多,在向后兼容性上可能会出现问题,因此一些业内人士都认为Mempile公司的TeraDisc技术更有优势。

硬盘业的革新

在融入了垂直记录技术后,硬盘业成功迈入了TB时代,希捷、日立相继在市场上投放了容量为1TB的新产品。不过,在这些消息后,人们却很难更进一步获得TB级硬盘的更多信息和新的技术进步。那么,是不是硬盘技术进入了瓶颈阶段,已经难以为继了呢?

当然不是这样。融入了垂直记录技术的硬盘就像一匹脱缰野马,它的前景是极为广阔的,在容量上再次进行提升也并非难事。问题是,硬盘容量的增加是一回事,用户的应用需求又是另一回事。对于超大容量的硬盘,市场似乎并不买单。一些市场研究机构指出,目前主流PC硬盘的平均容量160GB~320GB。他们认为,即便在未来的5年~7年内,1TB硬盘在传统桌面PC领域的普及率也只会在3%~5%之间。对于硬盘业来说,其未来的主战场不在台式机领域,而是消费电子领域和高端游戏PC等产品。

同时,硬盘业也正在进行着一场变革。多年以来,硬盘行业一直在尝试寻找传统硬盘的替代方案,试图用低成本、高容量存储的复合产品来大幅提高硬盘的价值。由于近年来闪存成本的不断下降,在硬盘上加入非易失性的闪存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厂商的共识。厂商们认为,通过在闪存而不是硬盘上存储某些系统功能,可以把硬盘的大容量和高性价比与闪存的快速响应、省电和持久等优点集合起来,帮助传统的台式机、笔记本电脑以及新型移动和消费电子产品提高性能和易用性。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混合硬盘”,得益于Windows Vista的支持,它的前景也被广为看好,预计在2008年的硬盘市场上,混合硬盘将占据5%~10%的份额。

现在,一部高清电影往往需要占据几十个GB的空间,无论是用硬盘来存储,抑或用DVD

来备份,都显得有些奢侈。而对于那些拥有大量数据的企业级用户,现有的存储和备份介质也稍嫌促狭了些,蓝光DVD和HD DVD可能会是办法。不过如果有更好的选择,谁会不愿意“一步到位”呢?

上一篇:软件向西挺进 下一篇:“裁员15万”传闻更应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