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时间:2022-09-20 09:13:31

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美国具有许多世界一流的大学,又有大量的各具特色的应用型高等院校,其对培养各种各样的应用型人才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及经验,提出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建议。

【关键词】美国;人才培养模式;启示

一、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1.培养模式的多样化

美国培养模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整体培养模式、高年级分流培养模式和合作培养模式。这三种培养模式的共同之处就是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实践经验是学生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2.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实用为特征

美国是以实用主义哲学思想统治的国家,杜威的教育思想对美国的影响深远,其专业和课程设置也以实用为特征。基础理论课程较少,所占学分也较少,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开设较多,所占学分较多。既合理地设置基础理论的课程,也开设了实践应用型课程。强调实验课程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3.教学方式灵活多样

美国的教学方式非常灵活,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美国应用型本科教育除了传统的讲课、实验、实习、设计之外,还运用了案例、讨论、互动交流等丰富的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现场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团队教学法等。这些教学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合作的精神。

4.产学研合作教育

美国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产学研合作教育来实现的。美国是世界上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最早的国家,辛辛那提大学在1906年制定了第一个合作教育计划。1906年,辛辛那提大学工程学院的教授(Herman Schneider)首创了带薪合作实习教学,即Co-op,随后Co-op逐渐发展成为该校的一大办学特色。Co-op教学是Co-operative Education的简称,字面翻译为“合作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工学结合”,它是基于学校、用人单位与学生三方之间的一种合作关系。Co-op的基本特征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迄今为止,美国开办不同层次、类型、形式合作教育的高校达1100多所,参与全美高教合作教育的企事业单位达到5万多家。

5.政府和企业支持的力度大

美国政府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在政策上和经济上给以很大的支持,美国政府制定相关的法律来支持应用型本科教育。政府设立了专项基金对应用型人才的合作教育给以资金上的支持。另外还有低息贷款、减免税收、创办科技园等,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强大的后盾。

二、美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为本

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知识的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地方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输送的具有专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这种规格的人才既能达到本科层次人才的基本要求,也具有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殊性,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专业和课程设置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专业和课程设置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市场的需求设置专业和课程,坚持为当地和区域经济建设服务,培养急需的人才。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及时调整和补充相应的专业和课程,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3.培养方式和方法趋向多样化

对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重视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打破了单一的课堂讲授的方式,采用了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现场教学、团队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4.注重有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聘任时不仅要求较高的专业素质,还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学校一般具有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专职教师还可以申请假期到企业了解最新发展情况,兼职教师很多是从企事业单位的高级技术人员中去选聘。教师能力和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有实践经验的教师能够把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了解企业的最近发展情况。

5.加强高校和企业各界的合作

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企业各界的大力支持,专业和课程的设置都要考虑社会的需求,美国的“合作教育”是学校和企业合作的典型形式。

三、我国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1.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

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即培养各行各业中应用科学理论从事高技术专业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熟练地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规格:以行业需求为本位,以专业能力为核心,注重知识的复合性、现实性和应用型,加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相应的素质结构,以便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2.调整专业设置

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要根据经济和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调整专业设置。首先,近年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兴的产业,应及时设置新的专业,开展新兴学科的研究,把科研的成果应用到经济产业项目中去。其次,重点建设地区优势专业,设置面向地方支柱产业和服务业的应用型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各种应用型的人才。发达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管是美国还是英国都善于依据地区经济特色设置相关的专业,这样不仅为地区培养对口的应用型人才,也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

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应以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主线,按照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进行设计,从而确定所开设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基础理论、专业理论、专业技术;实践课程——基本技能实训、专项实训、岗位综合实训。加强专业课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例,其中又以实训为重,要求实践教学学时应占教学总学时的40%以上,以使学生有针对性地获得较为系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业技术训练。教学方法和手段多样化。吸收和借鉴国外的教学方法,如现场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研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

4.应用型、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一是要加大引进力度,解决好办学规模与教师数量的矛盾。二是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创造条件让教师在实践中锻炼,解决好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与办学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推动师资队伍转型。三是要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满足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多样化的要求,并以此为纽带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当扩大兼职教师比例,兼职教师队伍主要包括两类人才:教授与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

5.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学校应与企业建立互惠互利的协作关系: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应用项目开发,保证师生技术应用能力的持续提高和教学内容的应用性、新颖性;开发实训基地,保证教育教学的实践性;进行学生就业指导和聘用工作,保证毕业生就业渠道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3).

[2]王嫒.当代美国本科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探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4).

作者简介:程静(1968—),女,四川成都人,西安外事学院商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高等职业教育。

上一篇:浅谈摄影作品的艺术美 下一篇:浅析青藏铁路旅游项目的运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