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农业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时间:2022-09-20 03:17:20

发展低碳农业推进农村节能减排

一、前言

低碳经济伴随着生物质能、风能、太阳能、水能、化石能、核能等的使用,人类逐步从原始文明走向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而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将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摒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理论,低碳经济其实没有约定俗成的定义,其涉及广泛的产业领域和管理领域。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

二、低碳农业的意义

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生态恶化的首要原因,二氧化碳过量排放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200多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大量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受伤”的地球出,导致全球气温升高、气候发生变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与相互影响,农业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重要来源,排放量介于电热生产和尾气之间。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一个重要的温室气体来源,同时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在过去的25年,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导致世界上一些地方的粮食作物减产。据农业气象站的观测资料研究表明:1981~2008年间,温度升高趋势增加了我国东北水稻及华北和东北的大豆生产,然而区域气候变化导致辽宁、天津、山西、甘肃、陕西、安徽和江苏等省市玉米显著减产,辽宁、湖北和湖南等省小麦减产。

全球的升温导致很多极端气候灾害的出现,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给农业生产造成了很大困难。由于气候变暖会使农业需水量加大,而供水的地方差异也会加大,水资源短缺将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

建立在依靠化石能源基础上的高碳经济是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根本原因;高碳经济是以依靠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煤炭为主要能源,以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是能源主要依靠石油的石油农业模式越来越难以走通。这种模式是世界经济发达国家以廉价石油为基础的高度工业化的农业的总称。是在昂贵的生产因素即人力、畜力和土地等,可由廉价的生产因素如石油、机械、农药、化肥、技术等,代替的理论指导下,把农业发展建立在以石油、煤和天然气等能源和原料为基础,以高投资、高能耗方式经营的大型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世界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曾一度因出现全球性的石油危机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而暴露出它在经济、技术、生态上均存在一定弊端或潜在威胁。

三、发展低碳农业经济路径探讨

什么是低碳农业呢?低碳农业是“三低”农业: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低碳农业是节约型农业,尽可能节约各种资源的消耗,尽可能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低碳农业是效益型农业,以最少的物质投入,获取全社会最大的产出收益;低碳农业是安全型农业,采取多种措施,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中可能对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在低碳经济时代,我们必须转变现有的农业发展方式,逐步减少对高碳农业的依赖,鼓励发展低碳农业,以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基本有以下六大途径:

1、合理且更有效率地利用化肥:无需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百分之一的石油能源。农业施肥通过影响植被的生物量来影响土壤碳的供应量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引起土壤碳库的变化。通过对土壤增施有机肥,减缓土壤有机质腐烂,缩短有机粪肥的田问暴露时问,减少土地耕作活动,改善土壤水分管理,可以减少CO2向大气的排放量。此外,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根据作物需求施肥,减少化肥的使用数量,避免农田土壤中氮肥过剩;增加有机肥使用数量,改善农田土壤的通气条件和酸碱度;尽量减少农田土壤耕作,大力栽培地面覆盖植物;使用氮肥硝化还原抑制剂等,可以减少碳排放量。

2、节水灌溉:使用滴灌和微喷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是节水的最好方式,可采用以下方式:一是进行土地平整和条田建设,平整度较好的土地比较差的土地平均节水10%~20%,这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的基本条件;二是高度重视农艺节水技术,根据作物生长周期,需求饱和度进行适时、适量供水,实现节水、增产和增效。此外,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较大限度的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可大大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3、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 未来新品种的发展,如培育抗高温、耐干旱、作物生长发育期长的品种,应对全球变化。推广高产作物品种,增加多年生牧草种植,大力栽培木本植物,改进牲畜放牧管理等,以提高耕作土地中的碳素储备水平。培育新型氮素高效利用农作物的农业新品种,是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开发培育氮素高效利用水稻品种,减少碳排放对环境的破坏,有助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

4、畜禽健康养殖技术: 畜禽养殖是的温室气体的重要要来源。由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清洁养殖转变,建设畜禽养殖场,对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等措施,为适应气候变化及降低气候变化影响做出贡献。建设固体粪便有机肥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采用好氧发酵技术处理固体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制成有机肥。建设液体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根据生态学“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原则,对未采用干清粪方式的畜禽养殖场采取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治理办法,建设液体粪污大中型沼气工程。

5、沼气工程节能减排: 沼气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来自两个方面。首先,使用沼气可以减少对薪柴及化石燃料和电能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另外,发酵产生的沼渣可以代替常规化肥,农村利用沼气除了省柴、省煤、省电、省时之外,还能减少烟雾和粪便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6、秸秆资源综合利用: 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7亿吨。在农村,多数秸秆仍是被“付之一炬”,既污染环境,又浪费资源。焚烧秸秆不仅直接释放碳,还加快土壤有机碳的分解损失;而秸秆还田则可以缓解土壤有机碳的下降。减少农田碳排放的最直接有效措施是提高地面秸秆还田的比例?美国秸秆还田率近90%,中国秸秆还田率仅约15%。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秸秆饲用、秸秆发电、秸秆碳化等是继秸秆还田处理后,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用秸秆做各种类型的纤维板、木塑型材,如以麦秸为原料经过挤压成型为定向结构麦秸板,可广泛用作于墙体、屋面和地板的底衬板,是框架结构建筑中使用量最大的材料之一,既隔热保温隔音防潮,又增加房屋的空间体积,可大大减少高耗能的钢材、水泥、砖瓦的运用,还可减少对森林的砍伐。

四、结语

我国农业发展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这些变化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只有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才能妥善解决,应该建立适应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优化能源结构,推进产业升级,发展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从根本上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迄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是建立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上的,中国正在走出一条低碳农业的发展之路,这将是国家农业发展方式的重大创新。

参考文献:

[1] 万宝瑞:提高农业竞争力,积极应对新挑战 人民日报2005年1月7日

[2] 王B:美国蒙大拿州农民通过碳交易增收人民网2007年8月6日

[3] 金攀:低碳农机发展路径探讨农产品加工业杂志 2010年11月

上一篇:美国太阳能利用现状 下一篇: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关于推荐沼肥生产企业参加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