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时间:2022-09-20 02:56:40

如何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语文就应该突出阅读.教学实践表明,单纯以课堂教学,以课本为唯一对象的语文教学,是不可能真正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切实抓好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愈加强烈,仅凭课内知识,很难满足他们的需求,课外阅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在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首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孩子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兴趣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一旦培养起来不仅眼前受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激发学生兴趣方法很多:如讲名人故事,引发他们的崇敬心理;选择有精彩画面的书给学生看,让学生猜猜里面写什么等。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旦被激发,阅读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二、选定阅读书籍

课外阅读书籍的种类不同,且题材丰富,文章的内容深浅不一,如果教师不加以选择,学生就会盲目选择,不能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因此选定阅读书籍尤为重要。我为学生选定新课程标准要求必读书目,还有学生自己推荐的他们感兴趣的书籍作为阅读内容。这样学生目标明确,收获渐丰。

三、指导学生阅读

1、做读书笔记。要求学生不动笔不看书。根据不同年级,提出不同要求。阅读时摘抄词语、佳句、精彩片段、名人名言等;这样学生夯实了基础,提高了能力。

2、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读”法。

曾国藩曾指出“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根据不同体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阅读。

(1)精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来,做上记号,以便查工具书或向人请教,弄懂了再继续读;

(2)略读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意在了解大概内容;

(3)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常常只看看标题。

阅读初期,一般以精读为主,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一般内容略读或浏览精彩的部分精读。

四、检验阅读效果

学生阅读之后要及时检验效果,巩固所读内容,不然,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效果。我常用的检验方法有:

(1)讲。每个星期五最后二节课,我都会要求学生上讲台说说自己本周阅读的内容及收获。实践证明:通过讲,学生不仅巩固了所看内容,而且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对内容的概括能力。

(2)写。把读书中的感受及收获表达出来。

可仿写句子;可用新学到的词语造句;可模仿文章构思写作;可写读后感。形式不限,有效果,有收获就行。有一个学生读了《童年》之后写到:“在这一部《童年》中,故事的情节就是作者生活的真实写照,书中慈祥的外祖母那丰富,生动,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使作者听了大为神往,就激发了他对正义事业的美好希望。当我读到这样一段话的时候,深有感触:‘我们的生活是令人惊奇的,这不仅因为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层充满种种畜生般的坏事的土壤是如此富饶和肥沃,而且还因为从这层土壤里仍然胜利地生长出鲜明,健康,富有创造性的东西,生长着善良的人所固有的善良,这些东西唤起我们一种难以摧毁的希望,希望光明的,人道的生活终将苏生。’读了这样一段话,开始我还不太理解,后来我才渐渐明白:它是想要告诉我们新的一代是如何坚忍不拔地顽强生长,并且对美好的生活充满向往,把正在沉睡的民众唤醒。我想这也是高尔基创作这本书的另一个用意吧。“学生有如此深刻理解令我诧异。

(3)抄。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内容及收获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这种办法,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让他们收获自信,收获成功。

(4)赛。每学期对本期所阅读内容用竞赛方式加以巩固提高。形式有:知识竞赛;辩论会;故事会等形式,对本期阅读进行小结,进行表彰。对于成绩突出者,除奖励本人所爱的书籍,还送他一个大鸡腿,有力地推动了阅读活动的开展,收到了预期效果。例如我为学生举行一次关于“探险”的辩论会,由于平时积累较多,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辩激烈。

由于我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导策略,使中学生的阅读目的、阅读书目和阅读量更明确,阅读方法更加合理和多样化,力图避免以往对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雷同,使本文更具时代性和指导性。通过指导力求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培养课外阅读的能力,最终提高语文鉴赏能力,使得语文阅读在课堂内外比翼双飞。课外阅读是对课内内容的延伸,它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阅读能力。坚持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将受益终生。

上一篇:初中语文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下一篇: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