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服务业的上升分布特征

时间:2022-09-20 11:04:53

城市服务业的上升分布特征

引言

城市经济布局一直是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日益成为城市经济的主体,其空间布局及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西方学术界关注大都市区服务业区位研究尤其是对生产业的研究。西方国家大都市区生产业具有集聚在CBD的特征,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办公活动尤其是后台办公开始向郊区转移[1],并推动了郊区次中心的发展[2],但CBD并没有衰弱而是在扩展[3],而且CBD和郊区次中心之间已经出现功能分工[4]。学者普遍认为服务业区位模式是复杂的,每个部门表现不同,其空间布局存在多样化的模式[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服务业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主导产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和在城市的集中分布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国内对于大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主要围绕服务业的空间分布、区位变化、影响机制[6-7]等方面展开。基于不同行业空间分布的差异性,重点开展了对特定服务业行业尤其是生产业的空间研究[8-10]。服务业空间集聚研究是其中的研究重点,既有对于服务业整体集聚状况的研究[11-13],也有较多涉及生产业[14-16]、文化产业[17]、商业[18]等特定行业的研究,研究表明服务业总体上呈现空间集聚,但不同行业区位选择因素不同。目前国内开展的有关大城市服务业空间布局的研究偏重于对特定服务业行业的静态研究。本文利用北京市统计年鉴和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回顾北京市服务业发展变化历程,并主要从“乡镇/街道”空间层次分析服务业整体及分行业的空间布局特征。1研究的空间单元和数据

1.1空间分析单元选择本文选用街道办事处、镇、乡一级的行政地域作为分析的基本空间单元。对无明确地域范围的“乡镇/街道”进行合并处理,2008年北京市域包括308个空间单元,北京都市区包括237个空间单元。北京都市区,是指北京市域内除了平谷、怀柔、延庆和密云以外的14个区县[19],土地面积为9116km2。在地域划分上,采用学术界常用的划分,原东城、原西城、原崇文和原宣武4区作为城市中心区,朝阳、丰台、石景山和海淀4区作为近郊区,通州、顺义、昌平、门头沟、房山和大兴6区为远郊区[20]。

1.2数据来源本文使用的服务业增加值数据来自北京市统计年鉴,使用的分街道就业数据来自2008年的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根据经济普查统计口径,服务业共涉及14个行业门类,分别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2008年,北京市、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口分别为615.59万人,595.86万人,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口占到北京市服务业就业人口的96.8%。

2北京市服务业的增长及特征

2.1北京市服务业快速增长,在城市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城市发展战略发生根本性改变,城市经济内涵由单纯以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向内涵更为丰富的“首都经济”转变。在此背景下,北京市服务业快速发展,增加值从1978年的25.8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600.8亿元(当年价格),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是1978年的48.5倍(可比价),远高于同期第二产业17.4倍的增长水平。具体来看,除1989年外,北京市服务业均呈现增长态势,增长率也基本保持在10%左右,增长率变动呈现波动趋势(见图1)。图1北京市服务业增长(1978~2010年)(可比价)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服务业在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从1978年的23.7%增长到2010年的75.1%(图2)。在1994年,北京市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48.9%,首度超过第二产业相应的比重,北京市产业结构从此也由“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2000年以后,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一直是第二产业比重的两倍多;2008年以后,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经是第二产业比重的三倍多。图2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1978~2010年)自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服务业成为北京市第一大产业部门后,服务业在北京城市经济中占据越来越主导的地位,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从产业贡献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来看,服务业的贡献率基本在65%以上,是第二产业的2倍以上,尤其是在2008年,服务业的贡献率高达97.5%;从对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GDP增长速度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来看,服务业的拉动基本为8个百分点,也是第二产业的2倍以上,2008年,服务业的产业贡献率是第二产业的44倍之多(表1)。

2.2北京市服务业内部构成发生变化,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在服务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服务业内部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与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发展迅速,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基本呈现上升的趋势;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基本呈现下降的态势;批发与零售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先下降后上升;房地产业,教育,住宿和餐饮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存在波动;而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则比较稳定(图3)。整体而言,生产业增长最快,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占据主导地位。2010年,生产业增加值已占到服务业总量的63.2%,其中金融业占到17.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与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行业占服务业的比重也基本在10%左右。图3北京市服务业结构变化(2000~2010年)

3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及各行业空间分布特征

3.1北京都市区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总体上呈“多中心”集聚分布根据2008年北京市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在区县层次上,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原西城区、丰台区、原东城区,这五个区合计占到都市区总量的78%。其中,海淀区、朝阳区、丰台区三个近郊区占到59%,原西城区、原东城区两个中心区占到19%。可见,北京都市区服务业主要分布在近郊区和中心区。进一步分街道来看,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大的地区包括①:海淀区的羊坊店、海淀、中关村、北下关、上地、花园路、甘家口、紫竹院、学院路、北太平庄街道,原西城区的金融街、展览路、月坛、德胜门外街道,丰台区的卢沟桥乡、花乡乡、东铁匠营、大红门街道,朝阳区的建国门外、朝阳门外、呼家楼、望京、麦子店街道,原东城区的东华门、建国门街道等(图4)。此外,远郊区的部分地区服务业规模也较大,分别是顺义区的天竺地区、大兴区的亦庄地区。总的来看,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员最集聚的地区分别是海淀区东南部羊坊店及周边地区、原西城区的金融街附近地区、朝阳区CBD附近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高度集中”的空间结构特点。而且这些集聚区基本是连在一起的,位于长安街沿线以北和四环以内,形成“L”型产业集聚带,呈现明显的向中心区及周边地区集聚态势。图4北京市服务业就业人员点密度分布图

3.2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区县差异明显,地域分工已经形成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原西城区、丰台区,尤其是前两个行业海淀区的比例分别高达65.5%、42.7%;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主要分布在朝阳区和海淀区;金融业,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主要分布在原西城区、朝阳区和原东城区,尤其是金融业原西城区的比例高达56.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则主要分布在海淀区、丰台区和顺义区。进一步利用就业人数区位商考察各服务业行业在区县层次上的相对发展水平。海淀区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朝阳区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原西城区的优势突出体现在金融业方面;丰台区的优势表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原东城区在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具有优势;原宣武区在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具有优势;顺义区的优势明显体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大兴区的优势体现在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与教育方面;昌平区则在教育、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方面具有优势。

3.3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布局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各行业依据空间布局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相对集聚的,第二类是相对分散的。第一类行业包括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这五个行业基本属于生产业,空间布局不仅比较集中而且具有明确的区位指向,比如金融业高度集中在金融街街道附近地区和CBD周边地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集中在海淀区东南部中关村及周边地区。第二类行业包括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和餐饮业,教育,房地产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九个行业主要是公共管理服务业和消费业,这些行业的空间布局比较分散。

3.3.1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生产业高度集聚在中心区周边,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金融业空间分布呈现出极强的城市中心区集聚特点,在五环路以外地区分布很少。城市中心区内有两个明显的高度集聚区,呈现双中心空间结构,分别是原西城区金融街附近地区(金融街、月坛、展览路街道)和朝阳区CBD区域,尤其是金融街街道几乎占到就业总量的半壁江山。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就业人员规模大的地区有丰台的东铁匠营、卢沟桥乡和大红门街道,朝阳区的CBD周边地区(朝阳门外、呼家楼、建国门外、三里屯、酒仙桥、左家庄、八里庄、麦子店街道),原西城区的西长安街附近地区(西长安街、展览路、月坛、金融街街道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在CBD周边地区、西长安街附近地区、东铁匠营附近地区形成“三足鼎立”的空间结构特点。

3.3.2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密集型服务业高度集聚在海淀区东南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高度集中在海淀区东南部中关村及周边的地区(上地、中关村、海淀、花园路、北下关、学院路、紫竹院、甘家口、北太平庄、清华园街道占到该行业就业总人口的55.9%),原西城区的金融街街道,朝阳区的建国门外、望京街道,大兴区的亦庄地区,丰台区的花乡乡规模也较大。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主要集中在海淀区东南部(海淀、北下关、上地、中关村、甘家口、学院路、紫竹院、八里庄、花园路、羊坊店、万寿路、永定路、北太平庄街道),丰台区部分地区(花乡乡、卢沟桥乡、东高地街道、云岗街道),原西城区西北部地区(展览路、德胜门外、月坛街道),朝阳区西北部地区(和平街、酒仙桥、大屯街道)就业人员规模也较大。

3.3.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分布在郊区,具有分散组团布局特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具有分散组团的布局特点,主要分布在郊区。规模最高的地区为海淀区的羊坊店街道,丰台区的卢沟桥乡、花乡乡、大红门街道,顺义区机场周边的天竺地区,原东城区的建国门街道,原西城区的展览路街道,这7个街道占到北京都市区该行业就业人口总量的68%,尤其是羊坊店街道、卢沟桥乡、天竺地区分别占到28.8%、12.9%、9.0%。3.3.4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服务业空间分布较均衡,中心区相对多些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的空间分布比较均衡,城市中心区相对多些,尤其是原西城区西南部(展览路、月坛、金融街、新街口、西长安街道)、原东城区西部(东华门、和平里)和原宣武区西南部(白纸坊、广安门外街道)。近郊区的海淀区(海淀街道、万柳地区、羊坊店、花园路、甘家口街道)、朝阳区(六里屯、朝阳门外街道)部分地区就业人员规模也较大,区主要集中在各区县的行政中心(大兴区的兴丰街道、房山区的良乡地区、丰台区的丰台街道、昌平区的城北街道、门头沟区的龙泉镇、石景山区的八角街道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在五环路以内的地区,尤其是城市中心区分布相对多些。原西城区西南部和东北部(金融街、月坛、展览路、德胜门外、什刹海街道),原东城区南部和北部(东华门、和平里、建国门、东直门、北新桥街道),原崇文区东部(龙潭、体育馆路街道),原宣武区白纸坊街道就业人员均比较大。此外,海淀区南部(羊坊店、紫竹院、北太平庄、花园路、北下关、万寿路、甘家口、海淀街道),朝阳区西北部(呼家楼、建国门外、小关道、大屯、麦子店、和平街街道)规模也比较大。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在城市中心区分布相对多些,就业人员规模大的地区有原东城区的东华门周边地区(东华门、建国门、和平里、景山街道),原西城区的什刹海附近地区(什刹海、展览路、月坛街道),原宣武区的广安门内、天桥街道和原崇文区的天坛街道。近郊区,海淀区(花园路、羊坊店、海淀等街道)和朝阳区(呼家楼、和平街、安贞等街道)部分地区规模较大。在远郊区,主要集中在各区县的中心区(大兴区的兴丰街道、昌平区的城北街道、门头沟区的龙泉镇、顺义区的胜利街道、房山区的城关街道和良乡地区)。此外,在一些大型社区集中的地区也有明显的集聚,比如昌平区的回龙观地区。

3.3.5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空间分布比较分散,中心区的北部和朝阳、海淀部分地区相对多些住宿和餐饮业在城市中心的北部和朝阳区、海淀区部分地区分布相对多些。规模大的地区有原东城区南部的东华门、建国门街道和北部的东直门、和平里街道,朝阳区西北部麦子店街道周边地区(建国门外、麦子店、望京、呼家楼、左家庄、大屯、三里屯街道),原西城区北部的什刹海、德胜门外街道和西部的展览路、月坛街道,海淀区中南部地区(紫竹院、甘家口、万寿路、北下关、八里庄、中关村、羊坊店、海淀、花园路、曙光街道)。房地产业在朝阳区、海淀区和城市中心区北部分布相对多些,呈现由城市中心向郊区扩展的态势。规模大的地区有朝阳区CBD周边地区(建国门外、朝阳门外、呼家楼、麦子店、双井街道)、亚运村附近(亚运村、大屯、望京街道),海淀区东南部海淀街道周边地区(海淀、北太平庄、甘家口、曙光、中关村、八里庄、北下关、紫竹院街道),原西城区金融街街道周边地区(金融街、展览路、月坛、新街口街道),原东城区南部的建国门、东华门街道和东北部的和平里、东直门、东四街道。此外,丰台的花乡乡、卢沟桥乡、大红门街道,原宣武区的牛街、广安门外街道,大兴区的亦庄地区规模也较大。

3.3.6以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代表的一些服务业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郊区相对多些批发和零售业在近郊区分布相对多些。规模大的地区是海淀区东南部中关村周边地区(海淀、中关村、花园路、北下关、甘家口、上地、羊坊店、北太平庄、曙光街道),朝阳区西北部CBD和望京附近地区(建国门外、望京、朝阳门外、麦子店、左家庄、八里庄、亚运村、大屯、小关街道),原西城区西北部展览路街道附近(展览路、金融街、德胜门外、新街口街道),丰台区东北部花乡乡和方庄地区附近(卢沟桥乡、花乡乡、大红门街道、方庄地区)以及原东城区南部东华门街道和北部和平里街道附近地区。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空间布局相对分散,朝阳区西北部的亚运村、八里庄周边地区(八里庄、亚运村、小关、建国门外、麦子店、望京街道),丰台区的卢沟桥乡、花乡乡等,海淀区的北下关等东南部地区(北下关、万寿路、海淀、八里庄、四季青镇、花园路、甘家口、曙光街道)该行业就业人员规模比较大。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在郊区分布相对多些,规模大的地区有丰台区的花乡乡、卢沟桥乡、大红门街道,朝阳区的平房地区、麦子店街道,海淀区的青龙桥街道、八里庄、紫竹院街道、香山街道、甘家口街道、海淀街道,大兴区的亦庄地区、兴丰街道,石景山的古城街道,昌平区的城北街道。教育主要在郊区分布相对多些,尤其是在海淀区东南部(学院路、清华园、紫竹院、燕园、海淀、花园路、北下关、北太平庄、八里庄、中关村、马连洼、甘家口街道),朝阳区的部分地区(和平街街道、南磨房地区、望京街道、三间房地区),昌平区的城北街道和回龙观地区,原西城区的展览路和金融街街道,大兴区的清源街道和黄村地区规模也较大。

4小结

(1)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服务业快速增长,在城市经济中占据越来越主导的地位,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成为第一大产业部门,2010年服务业在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超过70%,生产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也超过60%,北京市已逐步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国际大都市经济形态的服务型城市。

(2)北京都市区服务业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总体上呈“多中心”集聚分布。从区县层次上,仅能总结出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就业人员主要分布在海淀区、朝阳区、原西城区、丰台区和原东城区。进一步到街道层次,能明确北京都市区服务业集中在海淀区东南部羊坊店及周边地区、原西城区的金融街附近地区、朝阳区CBD及附近地区,形成了“三足鼎立、高度集中”的空间结构特点,而且这些集聚区基本是连在一起的,位于长安街沿线以北和四环以内,在城市中心区及周边地区形成“L”型产业集聚带,呈现明显的向中心区及周边地区集聚态势。

(3)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分布区县差异明显,地域分工已经形成。海淀区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朝阳区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方面具有优势;原西城区的优势突出体现在金融业方面;丰台区的优势表现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方面;原东城区在住宿和餐饮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方面具有优势。

(4)北京都市区服务业各行业空间布局形态呈现多样化特征:以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生产业高度集聚在中心区周边,呈现多中心空间结构;以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为代表的信息密集型服务业高度集聚在海淀区东南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主要分布在郊区,具有分散组团布局特点;以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为代表的公共管理服务业空间分布较均衡,中心区相对多些;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空间分布比较分散,中心区的北部和朝阳、海淀部分地区相对多些;以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为代表的一些服务业空间分布比较分散,郊区相对多些。正是因为不同行业具有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多种模式的相互结合构成了服务业整体地域结构,从根本上造就了多中心空间结构的产生,并且在大都市内部形成了服务业的地域分工。

上一篇:税收增收因素与管理建议 下一篇:测井深度校正软件应用